王勤勤
摘要: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將是伴隨孩子一生的“終生教師”、“永久教師”。科學、合理、及時的專家引領,是家長們迅速、健康成長起來的一條有效捷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整個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效果,更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發(fā)展。“雙減”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顯得更加突出。雙減政策落地之后,家長很容易進入到一個誤區(qū),那就是家長覺得自己的責任減少了,學校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其實這是錯的。雙減之后同時孩子們還在面臨新高考,在這樣的歷史環(huán)境下,家庭教育和家長意識的提高尤為重要。“雙減”政策下新時代家庭教育將面臨三個轉變。從偏重知識技能轉向加強經驗建構、鍛造品質;從才藝興趣培養(yǎng)的功利傾向轉向審美愉悅發(fā)展;從密集型育兒以學業(yè)監(jiān)督為主轉向民主平等、共情交流。家長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家庭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家長必須審查孩子學習情況,并相應改變陪伴孩子學習的行為。
關鍵詞:雙減·政策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將是伴隨孩子一生的“終生教師”、“永久教師”。科學、合理、及時的專家引領,是家長們迅速、健康成長起來的一條有效捷徑,會潛移默化地影響整個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效果,更會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發(fā)展。“雙減”背景下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顯得更加突出。雙減政策落地之后,家長很容易進入到一個誤區(qū),那就是家長覺得自己的責任減少了,學校要承擔更多的責任,其實這是錯的。雙減之后同時孩子們還在面臨新高考,在這樣的歷史環(huán)境下,家庭教育和家長意識的提高尤為重要。“雙減”政策下新時代家庭教育將面臨三個轉變。從偏重知識技能轉向加強經驗建構、鍛造品質;從才藝興趣培養(yǎng)的功利傾向轉向審美愉悅發(fā)展;從密集型育兒以學業(yè)監(jiān)督為主轉向民主平等、共情交流。家長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家庭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家長必須審查孩子學習情況,并相應改變陪伴孩子學習的行為。
1、學什么?
應從學科知識向綜合思維轉變。學校實行分科教學,學生面對接踵而至的各科知識、要點、難點,容易陷入被“填鴨”的困境。長此以往,學生疲于應付,堆積的學科知識“消化不良”,往往事倍功半。但如果學生能從學科知識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出發(fā),將它們不斷融合,從中分析、總結出發(fā)展規(guī)律與本質形成綜合思維,他們的高階思維將得到提升,學習也將事半功倍。因此,家長應該注重引導孩子關注學科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進行合并或對比學習,培養(yǎng)定期總結和歸納的學習習慣,從而幫助他們發(fā)展單學科甚至跨學科的綜合性思維。
2、怎樣學?
從單一書本到學以致用。“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可見想要深入理解書中的道理,必須要親自實踐才行。死盯著書本知識去學習、去應試,這樣的學習往往是淺層的,學完就忘,更遑論學以致用。在“雙減”的契機下,家長應該為孩子創(chuàng)設將所學書本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并解決實際問題的機會,比如在旅游時鼓勵孩子多與人交流、多考察當地地貌風情及人文文化,查找與規(guī)劃路線;帶孩子參與家庭事務中,比如計算水電費、銀行存款利息等等。
3、怎么有效學?
注重從學習技巧到學習策略的掌握。過度培訓、重復操練、機械刷題,既違背基本教育規(guī)律,也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部分校外培訓機構鼓吹的“套路化”學習,讓學生不斷刷題,把知識學習變成“肌肉記憶”,像是在“練手藝”而不是真的學習,學習需要有良好的學習策略。有用的學習策略可以是用畫線的方式強調重要內容,也可以是有效記筆記,形成筆記框架;家長還可以鼓勵孩子用總結和自我提問的方式自我檢測學習過程和進展程度。
4、怎么輔導孩子學習?
在輔導內容上,要激發(fā)思考、鼓勵探究和促進反思。具體來說,家長應當在日常生活中培養(yǎng)孩子主動思考的意識,鼓勵孩子多問幾個為什么;當孩子提出問題時,要認真對待、悉心解答。鼓勵孩子主動探究答案,在探究過程中遇到困難時,適時幫助。問題解決后,帶孩子一起總結與反思。如此以往,孩子思考、探究和反思能力都將得到提高。
在輔導形式上,要寓教于樂,如合作、陪伴、游玩。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的身心特點和成長節(jié)律,不可揠苗助長。周末和寒暑假孩子不能上輔導班,家長有更多時間陪伴孩子,可以一起閱讀、運動、郊游、交流。尊重孩子一點的閑暇時光,因為“閑暇出智慧”。長期三更眠、五更起,頭懸梁、錐刺骨,沒時間讀喜愛的書、做感興趣的事,也沒時間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如何能觀照生活、累積思想、生發(fā)靈感?
5、怎么給孩子做好學習榜樣?
沒有了校外培訓,學校的考試成績也實行等級制,有些家長開始為自己不能掌控孩子的分數,不了解孩子的具體成績而感到擔憂。那么孩子的成績如何才能提升呢?這就要求家長從自身做起,做學習型的父母,只要父母本身是熱愛學習的,相信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也會從心里熱愛學習。
如果想了解孩子每天的學習情況,家長可以事先讓孩子在家里進行預習,孩子每天放學后,記得問一問孩子:“今天在學校學習了什么?有哪些做的好的,有哪些是需要改進的?”通過與孩子的交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以此來促進孩子的學習能力的提升。
總之,雙減政策下,家長不要以為真的是減輕了負擔。相反,要在家庭教育上更加下功夫,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多想些解決方法,多保持家校常互動,切實讓孩子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下學習的更好更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