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柳
摘要:時代科技不斷發展,教育改革推進,對小學籃球合作意識的研究是現階段體育籃球教師的重要任務。現階段,各個小學校園逐漸開展小學籃球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但現階段,在建立教學結構上,還存在一定問題。文章將從各小學籃球課程及課外運動現狀出發,探究籃球課程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案,為之后在小學籃球運動中培養合作意識提供方法基礎。
關鍵詞:小學籃球;合作意識;課外運動
一、激發學生合作的需要
學生在小學階段是建立基本認知的階段,對于個體的成長有著重要的作用。體育在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將活動跟精神需求結合在一起。籃球運動作為體育各個項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學校和教師逐漸正視籃球對學生合作意識的培養作用[1]。
合作意識是學生在成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因此,學校教師在組織課外活動的時候,需要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和信息資源,采取各種方式引導學生形成競爭合作意識。在現階段,學校和體育教師需要重視籃球設施的建設,落實學生對籃球運動的需求,定期進行實戰訓練,幫助學生在活動中增強對籃球運動的認識,同時還能發展自身的合作能力。
二、建立合作學習的組織
1. 轉變體育教學觀念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體育一向以競技類為主,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更多的集中在學生的體能訓練和力量訓練上。長時間下,就會耗費學生的經歷,讓學生認為體育只是包含競技項目。因此為了轉變學生對籃球的慣有看法,教師需要先轉變教學觀念,可以在課程導入部分加入學生對體育的理解,利用競爭的方式優化體育競爭意識。其次,教師需要按照學生的認知實際情況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利用合適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合作意識的培養。
2.合作學習模式
首先,教師在開展籃球課程之前,需要了解清楚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個性化差異、對籃球的認知程度以及身體狀況,在劃分小組練習時,能夠保證每一個小組的實力情況大致相當。其次,在選擇學習方式的時候需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比如在投籃時,需要根據不同的表現形式,劃分出差異大小的學生,從而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2]。
3.明確目標,培養合作意識
選擇良好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之后,需要強化學生的籃球課堂學習導向思維,明確每節課籃球學習的教學目標。只有明確好教學目標之后,學生才能通過相關的內容對課堂上的知識點做有效管理,便于學習側重。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可以幫助學生確立思維框架,避免注意力過于發散,無法消化課堂知識,增強學生對籃球學習的興趣[3]。
4.多元評價,增強合作動力
在過去的教學評價過程中,體育課堂教學評價單純的用公開課的方式進行,一是存在教學結果片面,二是教學結果不合理,三是教學改進意見不能夠有效的運用。所以在素質教育改革的要求下,教學評價方式不僅要涵蓋課程的整個過程,還需要進行存檔記錄,這樣不僅能夠保證小學籃球課堂教學評價結果的客觀性,還能夠讓教師能夠在每一次的教學評價中找到存在的問題,進行改進。尤其針對學生合作意識的發展上,教師要做好小組記錄,通過學生相互評價的方式以及教師對學生課堂表現評價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小組活動中不斷完善自己的角色,增強合作意識。
5.組織競賽,體驗合作成果
競爭與合作一向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籃球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舉行相應的籃球友誼賽,不僅能夠為課堂增添活力,同時還能夠樹立學生的合作意識。比如在練習投籃項目中,可以利用小組形式,以接力賽的方式讓小組之間進行比較,組內可以相互商量哪幾個同學上場進行投籃,這樣分工合作,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籃球技巧,還能夠在這個過程中,幫助學生找到合作共贏的樂趣,能夠讓學生將合作意識放在體育學習的首位,讓籃球走出學校,對學生日常生活以及成長都能發揮出極大作用[4]。
三、結論
總的來說,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籃球是必不可少的一項體育活動,教師需要利用籃球運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這一個活動需要教師根據體育精神的內涵,結合當地學校的教學特色進行改正,建立活動小組,引導學生對合作意識有一定的認知,定期組織籃球活動,建立籃球活動檔案,幫助學生加強籃球技巧,引導學生在籃球活動中提升合作意識,不僅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同時還能夠發展體育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孫美寧.在小學籃球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意識的研究[J].啟迪與智慧(中),2020(11):28.
[2]陳金玲.淺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J].中國校外教育,2020(22):10+15.
[3]王振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競爭合作意識[J].新課程(小學),2019(12):197.
[4]邱貴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J].新課程(小學),2017(06):24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