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 黃丹 吳蓉
[關鍵詞] 產婦;盆底功能;盆底康復治療;盆底肌訓練;肌電壓;盆底肌張力;尿失禁
[中圖分類號] R496?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1)27-0066-04
Effect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on pelvic floor function of parturients
WU Li? ?HUANG Dan? ?WU Rong
Department of Women′s Health, Jiangx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Nanchang? ?33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PFR) and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PFME) on pelvic floor function of partur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0 partur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8 to June 2020 were select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treatment method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PFR group (single treatment group, n=20) and the PFR and PFME group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n=20). The duration of lochia, starting time of lactation, persistent systolic pressure of pelvic floor muscle fiber, duration of sustained contraction, muscle voltage, pelvic floor muscle tension, and urinary incontinence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The duration of lochia and the starting time of lact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P<0.05). The persistent systolic pressure of type Ⅰ, type Ⅱ A and type Ⅱ B pelvic floor muscle fib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P<0.05). The duration of sustained contr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nger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than that i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crease of muscle voltage, the score of pelvic floor muscle tension and the decrease of urinary incontinence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single treatment group (P<0.05). Conclusion PFR combined with PFME can more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elvic floor function of parturients than PFR alone.
[Key words] Parturient; Pelvic floor function; Pelvic floor rehabilitation; Pelvic floor muscle exercise; Muscle voltage; Pelvic floor muscle tension; Urinary incontinence
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在婦科臨床極為常見,發病機制為盆底臟器脫垂及壓力性尿失禁在盆底結構受損、有功能障礙發生等情況下出現。產后女性是高發人群,嚴重干擾了產婦的生活質量[1]。隨著年齡的增長,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發病率逐漸提升,一方面對產婦的身心健康、生活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另一方面還會引發炎癥等并發癥,因此近年來受到了婦產科醫師的日益廣泛關注[2]。現階段,臨床采用了很多方法治療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其中最為常見的兩種方法為盆底肌訓練、盆底康復治療,二者各具優勢,但是單獨治療無法獲得理想的效果,同時需要較長的療程,建議聯合治療,但仍然需要相關醫學學者進一步研究證實產婦盆底功能受到盆底肌訓練及盆底康復治療對產婦盆底功能的影響[3]。本研究探討了產婦盆底功能受到盆底康復治療與盆底肌訓練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產婦40例,依據治療方法分為單獨盆底康復治療組(單獨治療組,n=20)、盆底康復治療與盆底肌訓練聯合治療組(聯合治療組,n=20)兩組。聯合治療組產婦年齡22~34歲,平均(29.6±1.6)歲;孕齡38~41周,平均(39.6±0.4)周;新生兒體重2.4~4.6 kg,平均(3.1±1.0)kg。分娩方式:剖宮產15例(75.0%),自然分娩5例(25.0%)。單獨治療組產婦年齡23~35歲,平均(30.2±1.5)歲;孕齡37~41周,平均(39.2±0.2)周;新生兒體重2.5~4.6 kg,平均(3.3±1.0)kg。分娩方式:剖宮產16例(80.0%),自然分娩4例(20.0%)。兩組產婦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均為初產婦;②均具有正常的認知、交流能力;③均具有完整的臨床數據。排除標準:①合并咽喉抑郁癥者;②有盆底功能原發性疾病者;③研究中失訪。
1.3 方法
1.3.1 單獨治療組? 從產婦分娩后第1天開始給予產婦盆底康復治療,采用北京海龍馬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盆底康復治療儀(SRL800),操作前為使產婦有效配合,將盆底康復治療儀的原理、效果、配合要點等詳細講解給產婦。然后對產婦進行指導,使其事先將膀胱排空,取仰臥位,對局部皮膚進行清潔,消毒后將工作程序設計出來,在此過程中嚴格依據產婦的實際情況,將適量耦合劑涂抹在皮膚電極部位,在傳輸體穴能量中應用,同時在產婦乳房貼2個乳房專用貼片進行催乳,在產婦骶尾部貼2個腹部專用貼片進行子宮復舊保健。之后將刺激強度逐漸提高,在對刺激強度進行變換前與產婦溝通,明確耐受程度下,而有效避免其他不良反應的發生。提前告知產婦盆底康復治療儀引發的刺激、麻木等感覺是正常現象。治療期間對產婦進行指導,降低其呼吸幅度,保持安靜狀態。每天2次,每次20 min。
1.3.2 聯合治療組? 同時讓產婦進行盆底肌訓練,為了促進其認同感的增強,首先告知產婦相關注意事項,將盆底肌訓練的目的、意義等介紹給產婦,進而在訓練過程中對錯誤動作進行自覺規避,從而獲取良好的盆底肌訓練效果。對產婦進行指導,使其將下肢分開,對平臥位、屈曲位進行保持,對肛門、尿道進行收縮8~10 s,將盆底肌上提后放松,每組30次,每天5組,每兩組之間間隔30 min。
1.3.3 療程? 兩組均3 d為1個療程,共治療4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隨訪2周,觀察①惡露持續時間、泌乳始動時間,運用觀察計算法;②盆底Ⅰ類、ⅡA類、ⅡB類(指盆底肌肉的快慢肌,其是爆發力和持久性的指標,用于評估密封性)肌纖維持續收縮壓、持續收縮時間。運用觀察計算法;③肌電壓。運用觀察計算法;④盆底肌張力。采用盆底康復治療儀,分為0~5級,無收縮、有微弱收縮、普通完全收縮、正常收縮、強力收縮分別評定為0分、1分、2分、3分、4分、5分[4];⑤尿失禁評分。依據每周漏尿次數,無漏尿、1次、2~3次、4~6次、7次、一直漏尿分別評定為0分、1分、2分、3分、4分、5分[5]。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產婦的惡露持續時間、泌乳始動時間比較
聯合治療組產婦的惡露持續時間、泌乳始動時間均顯著短于單獨治療組(P<0.05)。見表1。
2.2 兩組產婦的盆底肌纖維持續收縮壓、持續收縮時間比較
聯合治療組產婦的盆底Ⅰ類、ⅡA類、ⅡB類肌纖維持續收縮壓均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持續收縮時間均顯著長于單獨治療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產婦治療前后的肌電壓、盆底肌張力、尿失禁評分比較
組內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較治療前的肌電壓、盆底肌張力評分均顯著高于治療前(P<0.05),尿失禁評分均顯著低于治療前(P<0.05);組內比較,治療前兩組患者的肌電壓、盆底肌張力評分、尿失禁評分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治療組患者的肌電壓、盆底肌張力評分均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尿失禁評分顯著低于單獨治療組。即聯合治療組產婦治療后較治療前的肌電壓、盆底肌張力評分升高幅度、尿失禁評分降低幅度均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P<0.05)。見表3。
3 討論
相關醫學研究[6-7]表明,產婦發生盆底功能障礙,妊娠、分娩是獨立危險因素,但是二者對盆底功能造成的是可逆性損傷,因此臨床很有必要對治療方法與治療時機進行探討,從而對產婦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目前,臨床采用了很多方法治療產婦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如盆底康復治療、盆底肌訓練、陰道啞鈴等,其中具有較高應用頻率的為盆底康復治療,其采用的盆底康復治療儀有生物反饋、電刺激的功能,能夠將盆底神經喚醒,將盆底肌激活[8]。但是,臨床實踐證實[9-10],單獨盆底康復治療并無法在極大程度上恢復產婦的盆底功能。一些相關醫學學者建議給予患者聯合治療,從而促進療程的縮短,對治療效果進行改善,幫助產婦將良好的治療體驗獲取過來[11]。盆底肌訓練中將專業醫師安排給產婦,使其對產婦進行指導,使產婦準確進行盆底肌訓練,并與盆底康復治療有機結合,幫助產婦對訓練方法和強度進行熟練掌握,為產婦出院后持續進行盆底肌訓練提供有力條件,最終在較短療程內獲取最佳的治療效果[12]。
相關醫學研究表明[13-14],在產婦盆底功能的恢復過程中,盆底肌訓練與盆底康復治療聯合能夠將正性作用發揮出來,為產婦早期泌乳、將惡露排出提供有利條件,對產婦尿失禁癥狀進行有效改善。本研究結果表明,聯合治療組產婦的盆底Ⅰ類、ⅡA類、ⅡB類肌纖維持續收縮壓均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持續收縮時間均顯著長于單獨治療組。聯合治療組產婦治療后較治療前的肌電壓、盆底肌張力評分升高幅度、尿失禁評分降低幅度均顯著高于單獨治療組,與上述研究結果一致,說明盆底肌訓練與盆底康復治療聯合能夠在短期內使產婦的尿失禁癥狀減輕,途徑為對產婦盆底肌張力恢復效果進行進一步改善,從而對產婦的生活質量進行改善。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為盆底康復治療儀的生物反饋功能能夠用視覺信號的形式向產婦反饋壓力波形,直觀反映訓練效果,同時對產婦進行指導,使其準確、自主進行盆底肌訓練;電刺激能夠有效收縮陰道、尿道口、肛門周圍肌肉等,途徑為促進盆底神經肌肉興奮性的提升,進而恢復受損神經細胞及肌肉功能,從而對產婦神經肌肉反射進行修復與改善。聯合盆底肌訓練能夠優勢互補,從而將最佳效果獲取過來[15]。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產婦的惡露持續時間顯著短于單獨治療組,泌乳始動時間顯著短于單獨治療組,說明聯合治療還能夠為產婦早期泌乳、將惡露排盡及子宮復舊提供有利條件。
綜上所述,盆底康復治療與盆底肌訓練聯合治療較單獨盆底康復治療更能有效改善產婦盆底功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貴霞.盆底康復治療聯合盆底肌訓練對產婦盆底功能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20,27(13):61-63.
[2] 王青,夏波,唐妍妍,等.盆底肌康復訓練配合護理干預治療產后盆底肌功能障礙的效果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9,23(13):120-122.
[3] 李珊珊.盆底肌功能訓練聯合康復治療儀干預在產后產婦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20,33(9):186-188.
[4] 饒云霞,陳新生.陰道啞鈴盆底肌康復訓練對初產婦盆底功能障礙及性功能的影響[J].中國性科學,2019,28(7):109-112.
[5] 華彬.補中益氣湯聯合盆底康復治療儀在產婦盆底肌功能康復中的應用[J].醫藥導報,2016,35(1):41-42.
[6] 林月梅.生物反饋電刺激結合盆底肌訓練治療對初產婦產后盆底肌功能康復的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8, 8(20):107-110.
[7] 王淑貞,洪淑蓉,周秀明,等.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婦盆底組織功能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10):79-81.
[8] 李超,李淵,李芷茹,等.早期盆底肌肉訓練及電刺激治療對產后盆底康復影響的研究[J].中國康復,2019,34(1):22-25.
[9] 李軍莉,張亞紅,孫欣.產后盆底肌綜合康復治療對盆底神經肌電生理及盆底肌功能康復分析[J].貴州醫藥,2019,43(5):738-739.
[10] 蔡麗梅,虞如芬,趙慧燕,等.高齡產婦產后盆底功能障礙綜合性康復治療的療效分析[J].現代實用醫學,2019, 31(7):923-925.
[11] 余彩茶,水旭娟,焦巖,等.經會陰盆底超聲在評價產后盆底康復療效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醫生,2020, 58(18):124-127,封3.
[12] 周林菊,馮桂華,胡艷梅,等.產后盆底康復時間選擇對尿失禁及盆底肌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20,58(21):89-91,95.
[13] 孫自琴,李海英,常榕.生物刺激反饋儀與盆底肌康復訓練對產后盆底肌功能康復效果分析[J].貴州醫藥,2020,44(3):444-445.
[14] Anna Szumilewicz,Agnieszka Kuchta,Monika Kranich,et al.Prenatal high-low impact exercise program supported by pelvic floor muscl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decreases the life impact of postnatal urinary incontinence:a quasiexperimental trial[J].Medicine(Baltimore),2020,99(6):188.
[15] 胡青,李文娟,張祖娟,等.不同電刺激方案對弱肌力相關女性松弛型盆底功能障礙的短期療效研究[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20,35(9):1117-1120.
(收稿日期:2021-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