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昕
【摘要】農業科研單位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創新驅動戰略,堅持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雙輪驅動”,在促進我國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有效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和精準脫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還存在一定差距,除科研投入機制、績效評價導向等因素影響以外,成果轉化稅收優惠政策激勵不足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文章梳理了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轉化涉及的主要稅種以及能夠享受的優惠政策,分析制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財稅問題,并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政策建議,以期通過完善成果轉化稅收激勵政策,激發農業科研單位科研人員科研創新積極性,加快農業科技創新發展進程。
【關鍵詞】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轉化;稅收優惠政策
【中圖分類號】F810.42
一、農業科技成果相關概念
(一)農業科技成果
顧名思義,農業科技成果是對面向農業發展、應用于農業方向所進行的技術研發或相關科學研究,進行最終應用和實施的勞動成果。其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農業科技成果的出現,以技術代替勞動力,有力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產生更高的經濟價值。
農業科技成果具有出成果的周期較長、成果應用的區域有限、成果的易擴散性、公益性廣、轉化過程復雜性等特點。
(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在農業中的作用
農業科研單位通過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等環節形成動植物新品種、養殖或栽培新技術、動植物疾病防控新產品等科技成果,結合行業和市場需求,以轉讓、開發、服務、咨詢等方式實現成果轉化,確保糧食安全,促進農業發展。
二、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轉化的稅收優惠政策梳理
(一)企業所得稅
1.免征或減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18)相關條例規定,企業單位轉讓技術所得可以享受減征或免征企業所得稅的優惠,具體優惠內容為:如企業在一個納稅年度內轉讓技術獲得的收益未超過500萬元時,這部分收入不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而超過500萬元時,對超過的部分進行減半征收。實踐中,國家出臺了《關于許可使用權技術轉讓所得企業所得稅有關問題的公告》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對享受該政策的居民企業進行了限定,即企業要想合法使用該政策,需要滿足以下條件:第一,企業技術轉讓滿足稅務總局、財政部規定的要求;第二,向我國境內的技術轉讓獲得了國內省級以上科技部門的認定;第三,向我國境外進行技術轉讓時獲得了省級以上商務部門的認定。
2.遞延納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等政策規定,投資入股參與經營活動時,當期可以不向投資者征稅,等到后期轉讓股權時再征收所得稅,具體征稅額度按照股權轉讓收入和技術成果價值以及相關稅費的差值來計征。政策中明確規定,享受該項政策的主體應是以技術成果入股的個人或單位,其中的技術成果是指各類獲得專利的技術、醫藥新品種、植物新品種以及其他國家認定的技術成果。
(二)增值稅
1.免征
免征是指在技術成果轉化過程中,符合相關政策規定的技術轉讓或開發等取得的收入不需要繳納增值稅。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相關規定,納稅人提供技術開發、轉讓以及相關的技術服務、咨詢等所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稅。其中,技術開發、轉讓是指《銷售服務、無形資產、不動產注釋》中所規定的內容;與之相關的技術服務、技術咨詢也必須是轉讓方根據相關合同規定為使得受讓方盡快熟悉和掌握轉讓技術所提供的技術服務和咨詢業務。而且相關的技術服務、咨詢業務收費金額必須和技術轉讓、開發收費金額開具在同一張發票上,才能享受免征優惠。另外,納稅人還必須將技術轉讓、技術開發等合同以書面形式到當地省級科技部門進行認定,并到當地稅務機關進行備查,才能保證其合理享受到免征增值稅的稅收優惠。
2.簡易計稅
簡易征稅是指根據國家規定的特殊增值稅稅率等優惠來計征增值稅?!盃I改增”后,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出臺的《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明確金融、房地產開發、教育輔助服務等增值稅政策的通知》《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等相關政策文件,非企業單位提供技術服務、研發服務、鑒證咨詢服務、銷售技術等無形資產時,可以選擇采用增值稅稅率為3%的簡易征稅方法。非企業單位納稅人提供技術開發、轉讓以及與之相關的咨詢服務等時,滿足簡易征稅要求,可以選擇3%的增值稅稅率來計繳增值稅。
(三)個人所得稅
1.減半征收
根據《財政部 稅務總局 科技部關于科技人員取得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有關個人所得稅政策的通知》規定,對于批準進行非營利性科研的機構,在職務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相關科技人員獲得的現金獎勵,可以減半計入科技人員工資中計繳個人所得稅。
2.遞延納稅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等政策規定,科研機構或高校在職務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向相關科技人員發放股份或股權獎勵時,該科技人員當期可以不進行個稅征收,等到后期該科技人員轉讓股份或股權時,對取得的收入征收個人所得稅。
三、成果轉化稅收優惠政策落地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覆蓋業務面較窄
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只針對技術轉讓收入,而“四技”收入中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和技術咨詢收入沒有相應的優惠,尤其是技術開發收入在增值稅優惠政策中和技術轉讓收入享受同等優惠政策。但是在農業科研單位中技術交易合同中技術開發和技術服務合同也占有很大比例。
(二)增值稅征收方式需進一步優化
農業科研單位對于研發和技術服務等收入,選擇簡易計稅方法按照3%征收率計算繳納增值稅,一經確定36個月內不能變更,即使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購買方也只能按3%進行抵扣,但是該項目對應的進項稅款不能進行抵扣。
(三)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激勵不足
對于農業科研人員取得的股權轉讓收入,雖然取得時不繳稅款,但是股權轉讓所得屬于財產轉讓所得,按20%的稅率征稅,只享受了“遞延稅款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優惠,優惠僅僅是時間上的推遲和延后。而且在2019年的新個稅出臺后,個人特權使用費需要和個人薪酬一并進行個稅核算,實行3%~45%的5級超額累進稅率。合并計稅方式下,個人所得稅計稅金額有所增加,可能會導致個人按照高一級的稅率來計算個人所得稅,削弱個稅優惠力度。另外,根據相關政策規定,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獎勵給個人的現金收益,可以減半計征個稅,但由于科技轉化獎勵金額通常偏大,導致總體收入大幅增加,以致整體稅負較高,全年適用高階稅率(35%~45%),使得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四)備案手續繁瑣,增加優惠政策落實難度
農業科研單位在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時需要向稅務部門提交相關材料進行備案,否則后續難以有效應用各類稅收優惠政策。但目前辦理享受科研成果轉化稅收優惠的申報流程較復雜,比如需要將技術轉讓合同的紙質版等認定資料交由省級以上科技部門進行認定,再準備備查資料交由當地稅務機關進行備查,整體過程繁瑣、手續眾多,耗時較長,往往會影響到農業科研單位對稅收政策的應用效益。部分文件規定屬于農業科研單位科研人員在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工作中開展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等活動的,項目承擔單位可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技術合同認定登記管理辦法》規定到當地科技主管部門進行技術合同登記,認定登記為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服務合同的,才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減免稅備案工作。由于申請免稅認定的過程較長,科研人員不熟悉相關制度,需要往返幾次才能辦理完成,在此期間企業也無法及時獲得發票,給農業科研單位和企業的科研轉化工作開展帶來不便。
四、完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稅收政策的相關建議
(一)擴大科技成果轉化稅收口徑,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持續發展
科學研究、技術研發以及后期的試驗、試用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農業科研單位承擔著巨大的投資成本,同時也要承擔投資風險的不確定性。因此需要擴大企業所得稅中科技成果轉化企業的稅收優惠口徑,進一步提高科技進步對社會的貢獻率。
在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有部分技術轉讓合同單筆成交數額已達數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因此技術轉讓收入在現行的稅收優惠制度中調高500萬元免征額度上限或降低500萬元以上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的稅率。同時技術開發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是技術轉讓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將技術開發收入也納入企業所得稅的稅收優惠范疇,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
(二)優化免征方式,完善增值稅優惠政策
建議降低科技服務業的增值稅率。“營改增”完成后,增值稅作為中國稅收體系中的第一大稅種,從2016年全面推進“營改增”后,先后進行了多次改革,增值稅稅率不斷降低,以更好地解決企業稅負過重問題,但針對科技服務相關行業的增值稅稅率一直未變。
技術轉讓和技術開發合同在交易執行過程中的免征增值稅優惠制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優勢,尤其是農業科研單位與企業進行技術研發,如果企業能進行進項稅抵扣,不但可以降低企業的成本,也能增強企業參與和開展產學研合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只有積極推進先征后返或即征即退稅收優惠政策,使得技術轉讓方可以享受增值稅稅額退返、受讓方享受進項稅額抵扣時,才能使得技術轉讓和技術開發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免稅或零負擔。
(三)完善個人所得稅減稅政策,鼓勵科研人員創新
現有的支持和鼓勵農業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轉化的稅收優惠政策主要體現在個人所得稅方面,采用多樣化的稅收優惠方式更能激發科技人員轉化科技成果的積極性。為了促進創新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激勵科技人員長期持有公司股權,建議稅收優惠政策向長期持有股權的持有者傾斜,如按持有年限的不同設計不同的優惠稅率,這樣能給予長期股權持有者更低的稅率等。
進一步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后對科研人員進行現金獎勵的稅收優惠,比如在一定時期內,對成果轉化現金獎勵單獨計稅,或者全部免稅,通過稅收激勵政策最大程度激發科研人員的創新活力和成果轉化積極性,推動科技成果及時高效轉化為實際生產力。
(四)加強溝通與業務指導,優化備案手續
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是激發廣大科技人員投身于創新的源動力,也是兼顧國家、單位和個人三方利益的重要途徑。優化稅收優惠納稅服務,解決優惠政策落實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尤為重要。一是農業科研單位成果轉化部門和財務部門加強政策講解與培訓,提供專業指導。二是推進無紙化辦公,加快財務共享,構建共享系統平臺,使得科技部門可以和稅務部門實現數據共享,實現相關資料認定、備查流程的電子化,更好地優化納稅人備案流程,減少資料重復報送。
主要參考文獻:
[1]毛蘭.促進科技創新的稅收激勵政策評估與完善[J].地方財政研究,2018(12):48-53.
[2]吳壽仁,吳靜以.科技成果轉化若干熱點問題解析(二十一):以科技成果投資入股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解讀[J].科技中國,2019(2):67-75.
[3]高志勇.促進我國高??萍汲晒D化的財稅激勵政策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9(21):65-66.
[4]王曉琳,周詠梅.激勵企業創新的稅收優惠政策的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貿工業,2020,41(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