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少烽,虎曉鋒,黃秀芬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東 廣州 510120)
專業認同是指對專業的自我認同以及自我發展情況[1]。護理本科生的專業認同是影響其畢業后是否走上臨床護理崗位的重要因素,在臨床護理隊伍持續發展和優化中起重要作用[2]。離職意愿是指個體意欲變換當前工作的主觀可能性,是離職行為的前因變量,能預測員工的離職行為[3]。而部分護理本科生在其畢業后,可能不會選擇從事臨床護理工作,當護生對護理專業的認知和情感持消極態度時,護生將失去對護理專業的興趣,最終選擇放棄從事護理工作[4]。國外研究顯示,專業認同感低、思想穩定性差是護理人員離職的重要原因[5]。可見,在影響護理人員離職的眾多原因中,專業認同占重要地位。護理人員流失已成為一個世界范圍內普遍存在的問題。目前,有關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與離職意愿的相關性研究比較少,本研究擬對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和離職意愿進行調查,探討二者的相關性,為實習醫院及院校護理教育者人才管理提供參考依據。
本研究選取廣州市某“三甲”醫院2017級本科護理專業實習學生75人為研究對象,學制4年。研究調查時護生均在醫院實習,且已進入臨床實習5個月。年齡21~25歲,平均年齡(22.01±1.15)歲;男生 3人,女生 72人。納入標準:(1)全日制護理本科實習生;(2)知情同意且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1)正在休假的本科實習護生;(2)有精神疾病且無法正確表達思想或無法理解問卷內容者。
1.2.1 調查工具(1)一般資料問卷。由研究者自行設計,主要內容包括調查對象的年齡、性別、是否獨生子女、就讀原因、家庭收入水平等。(2)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感調查問卷。采用目前在我國被廣泛使用,由胡忠華[6]編制的護理本科生專業認同感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效度指數(CVI)為0.856,Cronbach's α系數為0.876。問卷共有45個條目,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共9個條目;第二部分為專業認同以及影響專業認同的相關因素,共6個維度,即專業認識、專業情感、專業意識、專業價值觀、專業技能、專業期望,每個維度包括6個條目。第二部分采取Likert 5級評分法進行評分,在條目當中所顯示的非常正性的回答計5分,依照這樣的順序依次計4分、3分和2分,而對于非常負性的回答計1分,得分越高,說明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度越高;相反,得分越低說明專業認同度越低。(3)離職意愿量表(Turnover Intention Questionnaire,TIQ),由李經遠等[7]翻譯及修訂。量表共3個維度,6個條目,離職意愿Ⅰ表示辭去目前工作的可能性(條目1、6);離職意愿Ⅱ表示尋找其他工作的動機(條目2、3);離職意愿Ⅲ表示獲得其他工作的可能性(條目4、5)。各條目按Likert 4級評分,從“從不”至“經常”分別計1~4分,總分為6~24分,得分越高表示離職意愿越強,反之離職意愿就越弱。總均分≤1分表示離職意愿很弱、>1分且≤2分表示離職意愿較弱、>2分且≤3分表示離職意愿較強、>3分表示離職意愿很強[8]。離職意愿量表的內容效度為0.68,Cronbach's α 系數為 0.77[7]。
1.2.2 資料收集 選取廣州市某“三甲”醫院2017級本科護理專業實習生為調查對象,借助問卷星發放調查問卷,由研究者闡明本次研究的目的及意義,調查對象知情同意。調查問卷采取不記名形式填寫,如有疑問,可向調查者提出,共回收有效問卷75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100%。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進行Pearson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總分為(108.95±9.48)分,見表1。
表1 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得分情況(±s,分)

表1 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得分情況(±s,分)
維度 得分 條目均分專業認識專業情感專業意識專業價值觀專業技能專業期望總分22.23±2.78 16.92±2.50 21.16±2.33 12.91±1.34 15.20±2.14 20.53±2.47 108.95±9.48 3.70±0.46 3.38±0.50 3.52±0.39 3.23±0.33 3.80±0.54 4.11±0.50-
本科實習護生離職意愿總分為(15.57±2.76)分,見表2。
表2 本科實習護生離職意愿得分情況(±s,分)

表2 本科實習護生離職意愿得分情況(±s,分)
維度 得分 條目均分離職意愿Ⅰ離職意愿Ⅱ離職意愿Ⅲ離職意愿總分4.45±1.33 5.09±1.42 6.03±1.00 15.57±2.76 2.23±0.66 2.55±0.71 3.01±0.50-

表3 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與離職意愿的相關性
3.1.1 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較常模偏高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本科實習護生的專業認同感各維度和總分均高于國內胡忠華[6]的研究結果,處于較高水平,分析原因可能為本科實習護生多數第一志愿選擇護理專業,也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并且均在“三甲”醫院實習,臨床帶教教師也比較重視對本科實習護生的培養,使護生在實習階段擁有良好的就業心態,勇于面對挫折和失敗,提升了自身專業認同感。本研究表1結果顯示,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各維度中得分最低的為專業價值觀,分析原因可能為本科實習護生在臨床實習中感受到目前護士的社會地位及薪資報酬比較低,進修學習機會少,缺乏發展空間,護士工作任務多、責任大,從而影響其專業價值觀。
3.1.2 本科實習護生對護理專業的喜愛和認同,有助于提高其專業認同感 本研究表1結果顯示,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偏高,說明護生就讀護理專業的原因是自己感興趣,由此建議教育者盡可能尊重護生自己的志愿及專業興趣,并從入學開始進行專業認同感培養,采取積極的措施引導護生,幫助護生形成積極的專業認同態度。孟杰等[9]也認為積極的專業認同有助于護理隊伍的穩定和護理事業的發展。因此,護理教育者要積極引導本科實習護生對護理專業的喜愛和認同,重視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的培養。
3.2.1 本科實習護生的離職意愿較強烈 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科實習護生的離職意愿總分為(15.57±2.76)分,離職意愿較強烈,這與國內學者田靖等[10]的研究結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為本科實習護生中相當多為城市學生,且多數為獨生子女,認為護理工作煩瑣并辛苦,社會地位不高,在臨床實習中感覺其付出得不到患者及患者家屬的認可,自身價值體現不出來,從而產生離職意愿。部分臨床教師帶教態度不端正,在帶教過程中只做業務指導,不明確學習要求,沒有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并給出清晰的解釋和指導等,從而使護生不能將理論知識應用于臨床實踐,多數是重復簡單基礎的護理工作,使其學習熱情和收獲感下降,從而產生離職意愿。
3.2.2 正面引導和合理干預有利于護生樹立從事護理職業的信心 本科實習護生作為未來護理事業的主力軍,其離職意愿會直接影響將來護理隊伍的穩定性。因此,實習醫院應注重帶教教師的選拔及培訓,通過帶教教師榜樣作用對本科實習護生產生積極影響[11],還可根據本科實習護生的特點,尤其是獨生子女護生,加強護生專業思想、專業價值觀等方面的教育,維護護生自尊,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實習指導,發展其自身優勢,對其價值取向給予正面引導和合理干預,增強其學習熱情及獲得感,同時提高對專業的認同感,樹立從事護理事業的信心。
3.3.1 專業認同感低的本科實習護生離職意愿越強烈 本研究表3顯示,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和離職意愿呈負相關(P<0.05或P<0.01)。本科實習護生在實習期間逐漸體會到護理工作風險高、壓力大,經常上夜班使其生活作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且很多學生認為自身價值無法體現,從而產生離職意愿。另外,部分臨床帶教教師在臨床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只注重業務指導,沒有注意護生專業認識和專業態度的培養。
3.3.2 加強本科實習護生的專業認同感培養,有助于護理學科的發展 本科實習護生對專業認識清晰,就會積極投身護理事業,只有本科實習護生從內心認同自己所學的專業,才能全身心投入專業學習中,才能主動對未來護理職業進行規劃。梁燕等[11]的研究指出,臨床導師通過提供資源、布置有挑戰性的任務,使學生潛能得到激發,會增強其專業認同感。因此,教育者應通過各種方式加強護生的專業認同感培養,促使其形成穩定積極的職業態度,從而控制護理人員的流動,有助于護理學科的發展。
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處于較高水平,專業認同感與離職意愿呈負相關。護理教育者需要重視本科實習護生專業認同感的培養,正確引導本科實習護生對護理專業的喜愛和認同,使本科實習護生形成較強的專業認同感,為其畢業后順利走上護理工作崗位奠定基礎。本研究樣本量小并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議在今后研究中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進行橫斷面及縱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