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萍 ,羅書珍 ,余 軍,田 苗 ,朱俊麗
(1.湖北醫藥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湖北 十堰 442000;2.湖北醫藥學院附屬東風醫院,湖北 十堰 442000)
大學生是高等教育活動的主體,教學質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線。在深化教學改革的終身學習型社會和倡導過程性評價的今天,學習投入已引起教育者和研究者的廣泛關注。學習自我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學習方面的應用[1-2],又稱為學業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認為學習自我效能感是對個人是否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使用所學的技能和具備的知識去達到某一特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評價和判斷[3]。它是指個人能否成功完成既定學習任務的一種信念[4],而不是行為或能力本身。學習投入是指個人對待學習所呈現出的一種積極飽滿的情感態度和良好心理韌性的一種心理狀態[5]。根據相關研究報道,一般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投入兩者之間存在必然聯系,而學習自我效能感又是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推測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投入之間存在正相關。本研究旨在了解二者之間的關系,為護理教育者加強本科護生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和提高學習投入度提供理論依據。
采取便利抽樣法對某高校護理學院156名護理本科生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1)自愿參與調查;(2)全日制本科生。排除標準:(1)非全日制本科生;(2)有精神心理問題;(3)不愿接受調查。
1.2.1 研究工具(1)一般資料調查表:根據研究目的由調查者本人設計,包括年齡、性別、性格、是否擔任班干部、是否獨生子女、家庭經濟狀況、生源地、是否擁有私人電腦等。(2)學習投入量表:由Schaufeli編制,采用方來壇等[6]引進和修訂的中文版量表。該量表分為活力、奉獻和專注3個維度,共17個條目,1~6個條目為活力維度,7~11個條目為奉獻維度,12~17個條目為專注維度。每個條目采用Likert 7級計分法,1分表示“無”,7分表示“總是”,分數越高表示學習投入水平越高。該量表具有較高的信度,量表總 Cronbach’s α系數為 0.878,3個維度的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 0.77、0.80、0.78。(3)學習自我效能感問卷:由梁宇頌[7]編制,該問卷是在Pintrich和De Groot兩者基礎上改編而成,目前在國內使用較多。包括學習能力和學習行為兩個維度,總共有22個條目,其中1~11個條目屬于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維度,12~22個條目屬于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維度。問卷采用Likert 5級計分,從“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評分1~5分,分數越高表示學習自我效能感越高。量表總Cronbach’s α 系數為 0.829,兩個維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0.78、0.71。該量表已被廣泛用于大學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測評。
1.2.2 調查方法 采取便利抽樣法,在征得護生同意后,由研究者以班級為單位對被調查護生集中發放問卷,采用統一指導語,說明問卷填寫注意事項、研究的意義,以不記名方式獨立填寫,問卷發放后當場回收。共發放170份問卷,回收156份有效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為91.76%。
1.2.3 統計學方法 將所收集到的數據錄入EpiData 3.1軟件,采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描述性統計、Spearman相關分析、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護生平均年齡(21.45±0.84)歲,男生16名,女生140名。
表1 本科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投入情況(±s,分)

表1 本科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投入情況(±s,分)
?學習投入各維度 得分 學習自我效能感各維度 得分活力奉獻專注學習投入總分24.47±3.90 22.47±4.07 25.57±5.14 72.52±11.17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學習自我效能感總分39.03±5.51 36.08±4.49 75.11±8.41
本研究中,本科護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總分為(75.11±8.41)分,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護生的學習投入總分為(72.52±11.17)分,處于中等水平。

表2 本科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投入的相關性分析(r)
除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與活力不相關外(P>0.05),本科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各維度與學習投入各維度呈一定正相關(r=0.223~0.651,P<0.01)。

表3 本科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對學習投入的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以護生學習投入總分為因變量,以一般資料和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兩個維度為自變量,對護生學習投入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果顯示,一般資料與護生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均未進入回歸方程,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與學習投入的回歸方程成立,且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對護生學習投入的解釋量為42.60%。
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科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總分為(75.11±8.41)分,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總分為(39.03±5.51)分,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總分為(36.08±4.49)分,說明本科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處于中等偏上水平,與董靜靜等[8-9]的文獻報道相似。分析原因如下:首先,學生從上學到現在經歷了各種嚴峻挑戰,參加了無數次考試,所以他們相信自己可以順利完成學業。其次,本校為國家示范性高等醫學院校,具備雄厚的教學師資力量和廣泛的就業渠道。學習自我效能感強的學生對學習充滿激情和高度的自信,他們認為自己只要足夠努力,就能獲得成功。本研究結果顯示,本科護生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總分略高于學習行為,與周麗云等[10-11]的研究結果一致,與陳秋珠[12]的研究結果相異,可能與選取的研究對象學歷有關。本科護生相信自己有能力取得好成績,即使沒有取得優異成績,他們也能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分析失敗原因,找出對策,為下一次考試奠定成功的基礎。而初中生由于學歷低、年齡小等各方面因素,使他們在獲得成功及分析失敗原因方面不如本科護生。本組本科護生的學習投入總分為(72.52±11.17)分,其中專注維度得分(25.57±5.14)分,活力維度得分(24.47±3.90)分,高于奉獻維度得分(22.47±4.07)分。與年慶婷等[13]研究結果相似,與國內大量研究結果一致。本科護生學習投入處于中等水平,說明護生對學習的投入度還不夠,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均不高。主要原因可能是護生對專業自我概念認識不足、認同度偏低,且社會醫療環境差,頻繁出現醫療事件,如醫護人員被患者毆打等。同時,社會大眾對護理行業缺乏正確認識,護士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理解,社會地位相對較低,自身發展空間有限,大眾媒體的負面輿論報道[14]等都會讓護生對自我產生消極評價,從而產生職業倦怠感。有研究表明,積極的學習態度和情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業績效和促進良好學風的形成。黃敏等[15]研究顯示,Seminar教學法可使高職護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在學習中獲得快樂和滿足感,情緒投入水平提高。學習投入可以反映學習質量,能夠預測護生的專業技能水平和學習成績,對整個護生群體的學習氛圍和自身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是提高教育質量的關鍵因素[16]。因此,護理教育者應繼續探討不同形式的教學,如PBL教學、TBL教學、模擬教學、案例教學等,不斷激發護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應該在護生學習的不同階段對其進行積極引導,使其對自己的學習和生命負責,制訂合理的學習目標,從而提高學習投入度。
表2顯示,本科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各維度與學習投入呈顯著正相關(r=0.223~0.651,P<0.01),這與當今大學生現狀基本相符。已有研究[11]發現,學習自我效能感水平與學習倦怠呈顯著負相關,邢佳林等[17]的研究顯示,學習倦怠與學習投入呈顯著負相關,因此可以推測學習自我效能感水平影響護生學習投入度。杜玉改等[18]研究表明,學習自我效能感對學習投入有顯著的正向預測作用,本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學習自我效能感強的學生,首先,他們更加相信自己的能力,對完成學業充滿激情,學習投入度相對較高,因而也就能取得優異成績。其次,他們對學習很自覺,能夠順利完成學習任務,不僅開闊了視野,也使能力得到了鍛煉。由學習所產生的積極回報會激發學生更加努力學習,投入也就更高。建議學校注重大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參加大學生科研創新活動,提高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學習自我效能感培養,增強學習自信心,進而提高學習成績。教師不僅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教給學生一些提高自身學習效能感的方法,從而提高其學習成績。
表3顯示,學習自我效能感對本科護生的學習投入有正向預測作用,與廖友國[19]的研究報道類似。學習自我效能感決定著護生在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是迎難而上還是選擇逃避,也決定著護生對待學習是持有積極還是消極態度等。因此,學習自我效能感是影響大學生學習投入的一個重要變量。不論是學習能力自我效能感還是學習行為自我效能感,對學習成績都有直接影響。因此,護理教育者要加強對本科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培養,從而提高其學習投入度。
通過有效的干預措施培養護生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可以提高本科護生的學習投入水平,從而提高學習成績。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只探討了本科護生學習自我效能感對學習投入的影響,而學生學習投入水平受多方面因素制約,后續將進一步探討其他方面對本科護生學習投入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