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菁菁,毛春芳
(江蘇省南通衛生高等職業技術學校,江蘇 南通 226000)
“專業群”就是由一個或多個重點建設專業作為核心專業,若干個對象相同、技術領域相近或專業學科基礎相近的相關專業組成的一個集合。它是在產業轉型升級和學校專業設置不匹配的矛盾中產生的,對優化高職學校專業資源有積極作用[1]。專業群建設能夠促進資源整合集聚,使辦學資源效益更大化,也是推動高職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2019年4月,教育部提出“雙高計劃”,即《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提出要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由此可見,國家政策也著重推動高職專業群建設與發展。
在高職專業群建設過程中,職業教育要不斷調整,及時滿足與產業的對接需求,才能取得教育與產業的共贏。我校畢業生就業區域主要為南通及其周邊地區。通過前期研究得出結論:應以當地醫藥產業需求為導向,進行高職藥學專業群建設,與區域醫藥產業形成共同發展的良好氛圍[2]。因此,專業群建設應基于對區域進行合理調查分析,參考區域特征、產業需求、就業形勢、畢業生需求等因素,進行課程、師資力量、實訓建設等方面的調整和重構。在各方面協同調整和改革過程中,課程建設是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處于核心地位,課程改革更是重要步驟。在進行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制訂的基礎上,課程標準的制訂決定了需要匹配的課程資源、師資力量和實訓設置。藥理學作為藥學專業群中重要的平臺專業課,其課程標準的制訂既需要與前期基礎課做好銜接,又是制訂后期各專業方向課課程標準的基礎。此外,該課程所涵蓋的知識也是各層次藥學專業人才必備的知識,是進行專業發展的理論知識基礎。因此,作為高職藥學專業群的平臺課程,藥理學課程標準改革與修訂是專業群建設的重要環節,其專業性、匹配性、創新性對高職藥學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根據我校專業設置,藥學專業群將藥學、藥品經營與管理、中藥學3個高職專業有機融合于一體。專業群課程設置主要包含通識教育課程、專業平臺課程和專業方向課程3個層次,其中通識教育課程主要包含文化基礎課,如語文、英語、化學等文化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平臺課程包含生物化學、生理學、藥理學、中藥學、藥事管理與法規等重要專業課程;專業方向課程為各專業所需的、針對各自方向的專業技能課程,如藥學專業的藥學綜合技能訓練、醫療機構藥事管理等課程,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醫藥代表實務、GSP實務等課程,中藥學專業的中藥藥膳、中藥提取與分離技術等課程。在3個專業中,藥理學屬于專業平臺課程,且在平臺課程中具有核心地位,它必須建立在已有的生理學、生物化學、病理生理學、病原免疫與微生物學等課程的基礎知識上才能夠進行有效學習,其理論知識體系和技能知識都為后期專業方向課的學習打下理論與技能基礎,可將其定為專業平臺課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
通過對南通地區醫藥企業等的調研,大專學歷藥學相關專業技能人才的主要工作崗位為:醫藥物流企業的各級物流管理人員與操作人員,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衛生防疫與保健站等單位的藥房、藥庫、制劑室工作人員,醫藥商品制造企業生產一線操作工、醫藥代表、市場專員、銷售內勤和采購員,藥品銷售企業的醫藥商品購銷員、醫藥商品儲運管理員、質量管理員、倉庫管理員和采購員。以上不同崗位人員對藥理學知識與技能的需求各不相同。首先,以患者為主要服務對象的是醫療保健單位的藥房工作人員,在工作中需要具有藥學服務能力,包括能夠正確選擇、取用藥品,幫助患者選購非處方藥,指導患者對選購藥品進行正確用藥,提醒患者用藥注意事項。這些能力都需要工作人員具有完善的藥理學知識體系,掌握藥物對人體的藥物效應動力學以及人體對藥物的藥物代謝動力學,并且對常用藥物的各類臨床應用、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等都有深入了解。此類工作對學生藥理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要求較高。其次,以銷售藥品為主要目的的崗位主要為藥品生產與銷售企業中負責推廣與銷售的醫藥代表與市場專員。此類崗位要能夠與客戶進行有效的藥品功效溝通,因此需要對藥理學知識體系有完整的認知,在此基礎上對所銷售的藥品及其同類藥品的作用機制有深入了解,能夠熟練掌握不同藥物的區別、產品間的優勢與劣勢,以保證更好地完成產品推廣與營銷工作。此外,負責藥品的倉儲、物流、采購等崗位人員,應能夠了解各藥物的作用,以此為基礎熟悉其儲存目的、流通環節、銷售方向,便于更好地完成工作并取得工作能力的提升。其中越高級的工作崗位,對知識的要求越全面與深入。具體見表1。

表1 藥學專業群相關崗位對藥理學知識與技能的需求分析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在課程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實施建議等方面應闡述得詳細、明確,提出面向全體學生的學習基本要求。藥理學課程標準的改革應把握這一內涵,并結合地區產業調查情況,依據崗位需求進行調整,發揮高職藥學專業群平臺課程的關鍵作用。首先,應突出產教融合模式。根據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學生要能適應南通及周邊地區醫藥衛生事業發展要求,掌握藥學專業必備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崗位必須技能,具有從事本專業所面向職業崗位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成為能在藥品生產、經營、使用、管理及服務第一線工作的高素質復合型藥學人才。這樣的要求決定了產教融合的重要性,即對課程學習所應達到的基礎標準應滿足崗位工作要求,課程目標應來源于崗位工作的具體工作任務,課程實施應盡量貼近工作實際,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有效、明確的課程標準制訂。在改革過程中,應聘請行業專家成立學校藥學專業指導委員會,向專家征求對學?,F有教學內容的改革意見,然后組建由教學專家、行業專家和藥理學骨干教師參加的教改分析小組,按照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所需的知識點、能力項目以及職業素質目標和要求,制訂五年制高職藥學專業群藥理學課程標準。其次,恰當融合課程思政。藥理學教學全程也是藥學人才培育的過程,恰當地融入安全用藥、嚴謹用藥、愛傷精神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藥學人才培育中的職業道德培養作用,深入發掘藥理學教學資源的育人功能,落實藥理學教師的育人職責。
2.2.1 課程性質 基于藥理學學科特點和以上的崗位需求分析,首先應確定藥理學在專業群中不同專業的課程體系中所屬的性質。在藥學專業中,藥理學的理論知識為學生學習后續技能課程(如藥學綜合知識與技能、常見病用藥指導等)和學科前沿知識(如臨床藥理學知識等)奠定堅實基礎,是藥學專業的重要專業理論與技能課。在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中,藥理學中所學技能可適當融入銷售策略和市場定位,藥理學理論可直接轉化為銷售推廣所需的知識儲備,也是藥品生產、倉儲、養護、物流中工作人員所需的知識結構的基礎,因此,它也是藥品經營與管理專業的重要專業理論與技能課。在中藥學專業中,由于當前醫藥形勢以中西醫結合治療為主要趨勢,學生既要重點學習中醫藥理論和技能,又要同時了解西醫藥理論體系,學會辯證學習兩者的異同。藥理學不僅為中藥學專業學生提供了西藥理論體系,其中藥效學與藥動學知識還是后期學習中藥藥理學等課程的重要理論基礎,是中藥學專業的專業理論課。
2.2.2 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 教學內容選取和教學方法依據崗位需求、課程特點制訂。所采用的教學方法應盡量滿足人才培養要求,如藥學專業中,利用項目教學法將藥理學技能應用制訂為具體的教學項目,以項目為單位改革教學標準要求;應用翻轉課堂等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有助于藥學、中藥學專業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深入發掘;以信息化教學平臺為媒介,開展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目前各類教育的主流模式,藥理學課程標準改革過程中也應合理利用信息化資源,發揮互聯網優勢,據此調整教學目標?;窘虒W標準見表2。

表2 藥理學課程在專業群中各專業中的基本教學標準
筆者所在課題組前期進行問卷調查,對藥學專業三至五年級及近兩年畢業的學生隨機抽樣,發放調查問卷255份,回收有效問卷252份。調查后統計分析顯示,在所學過的學科專業平臺課程中,學生認為印象比較深刻的課程前5門依次為:人體解剖組織學、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理學、生理學;認為對今后工作有幫助的專業平臺課程前5門依次為:病理學基礎、藥理學、生理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調查結果顯示藥理學課程內容在工作崗位上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讓學生印象深刻且認為非常有用,這也印證了藥理學在藥學專業群平臺課中的核心地位。因此,對藥理學課程標準進行改革探索可在專業群課程建設中起到引領與模范作用??梢姡怀霎a教融合,對接地區產業需求,為當地主要醫藥衛生企事業單位提供能夠勝任崗位工作的高水平綜合性人才是高職人才培養的重要目標。高職藥學專業群的課程建設是目前醫藥衛生相關專業高職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其中課程標準的改革與修訂是課程建設的重要環節。以藥理學為核心探索課程標準改革的理念和方法,有助于為專業群中其他平臺專業課的課程標準建構提供方向,為后期不同專業方向課程課程標準的合理建構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