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內部控制工作作為企業日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在規避企業經營風險、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保障會計信息真實性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存在諸多企業對內控認識不足,缺乏內部控制體系,或已有的內部控制體系存在諸多問題,缺乏有效的監督和專業的內審人員,對于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產生嚴重阻礙。所以本文闡述當前企業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探討相關的解決措施,拋磚引玉,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
[關鍵詞]企業;內部控制;風險應對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2
1 ?企業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問題
1.1 ?控制環境存在的問題
1.1.1 ?企業文化建設浮于表面
企業文化是企業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文化氛圍可以幫助企業上下形成共同的思想認識,促進規章制度的有效落實,并提升企業的凝聚力、提升員工素養及核心競爭力。但當前部分企業存在文化建設模式落后的情況,不注重創新、經營模式落后,導致企業員工思想行為散漫,未能充分激發員工的潛能及工作熱情,存在績效考核一刀切情況;此外部分企業文化建設存在形式化問題,過度注重文化形式,對于文化內涵則予以忽略,未能深入挖掘其中的核心價值與文化底蘊,局限于文藝活動顯示,未能深入推廣綠色節能、安全生產及行穩致遠等文化,對于企業員工團隊的向心力培養和積極性提升產生嚴重阻礙,難以促進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1.1.2 ?人力資源管理存在不足
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能夠促進企業人才合理配置,充分調動員工工作積極性。但當前部分企業存在工資薪金派發不合理的問題,存在管理人員工資遠高于生產工作人員工資,相同崗位工資基本相同,不考慮員工自身能力,導致難以吸引和固化人才,培養員工的創新精神;此外,存在績效考核管理需改進的情況,現有的考核辦法未能落實到具體細則,未能將員工的業績與薪酬相掛鉤;獎勵機制不健全也是重要問題之一。大部分企業對于員工的獎勵側重精神形式,忽略物質層面,但實際上物質獎勵更適合低工資員工,只有高工資員工才更傾向于精神獎勵;員工水平的參差不齊難以發揮人力資源的競爭優勢,再者未能定期開展必要的再教育培訓活動,且招聘時存在任人唯親、走后門等情況,導致企業員工個人能力高低不一,阻礙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及穩定、持續的發展。
1.2 ?風險評估存在的問題
風險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同步存在,一般情況下,政策、戰略及市場風險組成外部風險,運營、財務與法律風險組成內部風險。當前存在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在識別、應對與評價風險方面缺乏系統化的操作手冊,并且缺乏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未能從企業整體制定相關風險預警機制,難以從戰略角度落實風險管理。
1.3 ?企業內控活動存在的問題
財務活動是企業活動中最容易爆發問題的環節之一,同時財務風險管控也是企業內部控制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企業經營管理中相關財務風險的精準分析與評估,能夠針對性采取相關措施,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但當前存在部分企業過度重視財務內部管理工作,而且將此項工作與企業其他部門的日常經營管理活動完全獨立,企業對于財務活動中風險的管理規定過于籠統和簡單,導致內控工作難以從整體覆蓋,出現企業活動管控盲點,存在內控風險。
1.4 ?企業信息與溝通存在的問題
有效的信息與溝通,能夠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讓控制環境、風險評估、信息與溝通、控制活動及內部監督等方面要素有效聯動。當前存在部分企業與自身內部各部門及分公司之間的信息溝通尚存在一定的阻礙,盡管已經構建ERP信息管理系統,用于促進互相之間的信息流動,但由于內部部門多、人員雜,且與下屬企業間的交流系統尚未完善,難以保證信息傳遞的及時與準確,嚴重降低企業內部信息溝通效率,對于企業自身未來的發展產生嚴重阻礙。而且不順暢的信息溝通,會導致一線生產人員只能夠無條件服從管理層命令,而且對于企業經營發展的建議難以及時傳遞到管理層,如此對于員工工作積極性的提升存在阻礙,而且也會阻礙企業了解生產一線的實際情況。
1.5 ?企業內部監督存在的問題
1.5.1 ?缺乏有效的內部審計監督
內部審計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監督機制,在促進內部控制實施以改善經營方面意義重大。但當前部分企業存在內部審計執行力不足的情況,盡管相關審計制度已經制定,且擁有完整的審計內容,但由于企業管理層未能主動帶頭遵循規章制度,導致審計無法有效落實形同虛設;此外內部審計存在不夠獨立的情況,企業直接決定內部審計人員的聘任、績效考核與審計費用,其一般都是受制于財務等管理部門,所以很容易受到企業管理層制約,對自身獨立性產生影響。
1.5.2 ?缺乏強烈的紀律檢查與內部控制意識
部分企業內部控制想法落后,企業管理層思想意識與當前時代發展存在脫節,導致檢查與激勵內部控制工作措施在思想及形式上都較為落后,難以有效應對當前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存在的新問題;此外對于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夠認識。紀檢監察工作本身屬于軟性指標,能夠對企業經濟發展產生的作用相對有限,所以導致部分管理層直接忽略此項工作。
2 ?企業內部控制相關問題的應對措施
2.1 ?控制環境方面
2.1.1 ?建設高質量企業文化
首先,需要從整體建立文化體系。要在企業管理全過程貫徹落實價值與文化認同,構建能夠與市場經濟環境相匹配的經營理念與模式。并建立超越自我的創新文化,要引導員工客觀看待自我,積極接受新的理念和思想,學習新的方法,迎接新的挑戰。并建立能夠凝聚人心的群眾文化,提升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其次,要規范行為標準。必須統一思想認識,制定科學標準,將其真正落實到基層,促進企業文化的滲透;第三,企業管理程序發揮帶頭作用,以身作則,深入關注基層,有效吸引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為企業文化建立牢固的群眾基礎,并在此基礎上逐漸構建終身學習良好氛圍,在保證員工凝聚力的同時,持續提升員工自身的專業素養。
2.1.2 ?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首先,合理調整工資分配,結合自身情況構建能夠促進人才成長與發展的分配制度,以職業技能為核心標準替代職務定規定標準的薪酬分配;其次,要構建完善的人力資源激勵機制,確保公平、公正的落實績效考核評估,并將其與員工工資相掛鉤;第三,充分結合員工實際需求落實獎懲工作,促進員工自我價值的最大化實現。對貢獻突出的員工及時予以獎勵,對不符合條件的員工安排其再培訓或調整工作,若依然無法要求符合要求,則按規定解除其勞務合同。
2.2 ?風險評估與能力提升方面
2.2.1 ?加強戰略風險評估
企業需積極引進國外先進同行經驗,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有效的監督管理,將所面臨的挑戰轉化為機遇,盡可能規避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所帶來的危機。并且可以設置專用于研究與跟蹤國家相關政策方向的智囊團,確定企業自身未來的改革發展方向及應對措施。
2.2.2 ?加強市場風險的評估與應對
企業在建立風險評估體系時,需要按照確定風險評估小組、確定風險度量標準和落實風險評估工作三步驟進行。考慮到設置獨立的風險評估部門對大部分企業都是巨大負擔,所以可以設置臨時風險評估小組,由企業管理層共同組成臨時風險評估小組,并且每一次小組的成員構成都不應相同,通過此形式,確保更加客觀準確的評估市場風險,幫助部門充分認識到風險的危害性,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應對。
2.3 ?內部控制方面
財務管理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關鍵之一,對于財務風險的管理主要在全面預算和資金管理兩方面。
2.3.1 ?全面預算
企業需要構建全面預算的領導及運行機制,并確定相關的崗位與職責,落實崗位制衡。要合理編制財務預算,有效節約成本,并提升經營的效率與質量。要落實預算執行的監督工作,確保預算目標順利實現。要設立規范的全面預算管理機構,通過設立預算部門,負責擬定預算的目標與政策及具體的辦法,并協助解決預算編制與執行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督促預算目標的盡快實現。預算管理部門需要按照企業當年的發展戰略及經營目標,結合業務發展實際情況,對預算內經濟形勢等各方面因素綜合考慮的前提下,確定全年的預算目標,并制定預算編制要求。
2.3.2 ?資金管理
企業需要構建完善的資金安全管理規章制度,強化資金業務的審計監督工作。并且要深入對資金及資金運作可行性進行研究,充分評估投資成本收益與潛在風險,有效規避投資風險,并且要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構建內部資金歸集機制,對內部市場資金進行統一的運作和調度,切實保障資金的使用效率。
2.4 ?信息溝通與優化方面
針對部分企業管理層級多、業務廣、存在下屬單位、下屬單位缺乏有效交流機制的情況。企業需要對信息與溝通的功能高度重視,從管理層開始強化全體員工的信息溝通意識,明確其在企業管理和內控體系中的作用,落實信息的收集、加工、整理、傳遞、報告與內外溝通機制,動態、立體的構建信息共享平臺;此外,需要保持信息與溝通渠道暢通,管理層在安排任務的同時,也需要及時了解基層員工的意見和建議。并且對信息與溝通的層級進行精簡,對管理層級的精簡與壓縮,提升信息傳遞的效率,有效規避信息不對稱問題。
2.5 ?內部監督方面
2.5.1 ?強化內部審計監督職能
首先需要保障內部審計的權威性。由企業總經理或董事長牽頭,通過發布審計報告等形式讓全體員工明確內部審計的重要性,通過此形式提升審計的工作效率;其次,需要單獨設置審計部門,確保其獨立于其他部門之外,并確保審計員工不再擔任會計等職務。
2.5.2 ?重視紀檢監察作用
首先,需強化紀檢監察隊伍建設,企業管理層對此要高度重視,通過吸引專業人才、建立專業隊伍的形式,建設紀檢監察隊伍,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其次,需要創新紀檢監察形式,要及時結合社會經濟形勢與外部環境變化,對自身的紀檢監察工作進行調整,公開、透明的展示紀檢監察過程,可以將企業違規違紀內部公開,起到警示作用,杜絕腐敗。
3 ?總結
在當前的新時代下,內部控制管理工作已經成為企業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企業管理層必須高度重視內部控制相關工作,面對內部控制所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全面分析,結合企業發展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合理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解決,促進企業內部管理的完善,保障企業在新時期背景下能夠實現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若昕,馮均科,許瑜.“互聯網+”戰略下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制度創新芻議[J].人文雜志,2018(3):44-50.
[2]楊穎.民營企業內部控制模型構建及模糊綜合評價[J].統計與決策,2018, 34(5):180-183.
[3]林鐘高,邱悅旻.審計約談有效嗎?——基于企業內部控制質量的實證檢驗[J].財經理論與實踐, 2019,40(2).
[基金項目]寧教職成辦﹝2018﹞102號。
[作者簡介]劉小玲(1971—),漢族,女,陜西佳縣人,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本科學歷,副教授,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