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瑞英
一、用愛心喚醒學生心靈
小錢剛開學不久就在班里與同學打了好幾回架,學習成績也不太理想。我勸導或批評,他都不當回事。有一次與同學打架,他竟差點弄傷對方的眼睛。我不禁想,這學生怎么會這么暴力?原來他父母離異,可能是家庭環境造成他頑固、倔強、暴躁的性格。但如果教師也不正確地引導他,那么他長大后就很有可能會危害社會。我認為一定不能放棄他,于是我利用課余時間探聽他的情況,并留意他的思想、言行及習慣,積極尋找進入他內心的機會。
一天體育課,他竟然趴在桌子上一動不動,這完全不像平常的他。我想,機會終于來了。我走近他,坐下來,輕聲地問:“你最喜歡的體育課都不去上,是身體不舒服還是發生了什么事?”他不搭理,我便坐在他身邊,靜靜地等待。快下課了,他感覺我還在身邊,抬起頭,無可奈何地說:“老師,你可以幫幫我嗎?”經了解,原來他在上學路上與其他班的學生發生口角并打架了,把對方的頭部弄傷了。對方家長把孩子送去醫院縫針了,要求他賠錢。他的淚水在眼眶里打轉,小聲地說:“千萬不能告訴我爸,他會打死我的。”我先安撫他的情緒,然后跟他說:“這事由老師幫你搞定,你別擔心。”
經過幾番努力,終于順利把事情解決了。他爸沒有打他,還按我的建議更加關心他了。小錢跑到辦公室找我,激動地說:“梁老師,十分感謝你,我再也不打架了,不然就太不夠朋友了。”我立刻順勢而為,輕聲跟他說:“既然你把我當朋友了,那除了不與同學打架外,你也要努力學習,積極為班級和同學做事,不能丟朋友的面子哦。”他做了個敬禮的動作,并鏗鏘有力地回答:“我會努力的!”
經過一段時間,他果真有了很大的變化,思想行為端正了,學習成績也逐步提高,同學們開始接納他,并肯與他交朋友了。他也慢慢融入集體,積極為班級做事。有段時間,班長請假了,他竟然最早一個回到教室、最后一個離開,為的是幫同學們開門、關門。下課后,他也經常主動擦黑板、收拾教壇。我準備上課時,他常常會主動到我辦公室,幫我把教具、作業本拿到課室。我向他微微笑,心里暖暖的,說不出的感動。
這位學生轉變的案例,讓我明白轉變后進生的工作不能靠機械的、簡單的說教和批評,而要把愛心投射到學生身上,想方設法地引起他們心靈深處的感觸、共振。
二、用耐心樹立學生自信
我班的楊某,是個羞怯而又內向的女孩,課堂上經常發呆,回答問題時聲音很小,原本中等成績的她竟慢慢落到最后幾名了。強烈的自卑感使她常常低著頭,厚厚的劉海遮著眼睛,不與同學交流。
“我的理想”主題班會課上,同學們在小組里積極暢談時,只有她靜悄悄地坐在座位上一動不動。輪流分享時,她被邀請了幾次才慢慢地走到講臺,在講臺上站了很久,一聲不吭,在同學們的壓力下,她竟低下頭,號啕大哭。如果是其他學生這樣,我會說:“這都是小事情,有什么好哭的,趕快擦干眼淚。”但她這一哭,我聽到她在自責、在羞愧。我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背,摸了摸她的頭,小聲地說:“沒事的,我們下課再談。”
課后聊天時,我得知到她的廚藝相當好,于是特意為她開展了“我的廚藝展風采”活動。班上所有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最擅長的菜色,然后拿回班級展示,由同學們試菜并評獎。我留意著她,她小聲地跟組員說:“主菜由我負責吧。”最終,她沒有令組員們失望,用心地準備了與眾不同的菜色,獲得了一致好評。同學們贊許的目光投到她身上,熱烈的掌聲響起來了,她微微笑了。
借此機會,我讓她介紹做菜的過程,她竟然能滔滔不絕地說出來,雖然聲音小了一點,但起碼愿意表達,對她來說,這可是邁開了一大步。我及時進行表揚,并讓對下廚有興趣的同學們積極請教她。
過后找她談心,我說:“下廚你比老師和同學們都出色,這就證明你并不比其他同學差。在學習上,你也要像下廚一樣,肯努力、下功夫,相信你也會慢慢進步的。”她慢吞吞地說:“老師,我能行嗎?”我馬上豎起大拇指,說:“老師相信你能做得很好的,只要你下定決心,堅持不懈。”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她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也得到了許多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同,她的臉上開始露出了笑臉。
這位學生的蛻變說明后進生身上也有閃光點,教師要成為學生的伯樂,積極尋找契機,借助各平臺、活動,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引導他們走出自卑,走向成功。
三、用恒心助力學生成長
家庭生活條件好,家長也管教嚴格,卻成了后進生的何某,令我感到十分可惜。如何幫助這個學生往正確的方向成長呢?首先,我從家長入手,了解孩子成長的經歷,得知他本身是個乖孩子,但沉迷游戲,還認識了不良的朋友,為了打游戲竟偷家人的錢。這件事引起家長的不滿,經常打罵他。
了解原因后,我開始觀察他,發現他的字寫得很棒,我便積極表揚他,并請他指導同學。接著,安排合適的時間與他聊天,開始時什么都聊,我倆各自分享開心的事,絕不提他做的“壞事”。聊了幾個星期后,我就開始聊起我小時候曾經做過的“壞事”,以及現在想起的感受。他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我說:“人無完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只要肯改正,仍然是個好孩子。”
過了幾天,他約我跟他聊聊天,我同意了。他跟我談打游戲的事、偷家人錢的事……最后,他小聲說:“我盡量改吧。”慢慢地,他的壞習慣改掉了,學習成績也進步了。
這個學生的轉化,讓我清楚地感悟到,幫助學生糾正缺點,教師必須耐心引導,及時調控,引導其養成堅定的意志,才能標本兼治,促其健康成長。
責任編輯 ?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