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秀玲
一、解放思想,啟發創新
走進英語新課程,我們一線老師共同關注的焦點是——如何改變我們的教學方式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興趣,從而培養他們自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社會在進步,如果不及時創新,就跟不上世界的發展,人的思想也是這樣,如果不解放思想,長期停留在當前的形式之下,就很難獲得新的發展。
作為教師,我們在教學上要取得更好的成績,就不能停留在現有教材、現行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而必須要解放思想,啟發創新,激發思維,激勵喚醒,根據任教的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因材施教、各施其輔。學生只有在愉悅的心情中學習,建立學習自信心,才會自覺自主地去學習,并在學習中不斷提升學習能力。教師也能使英語教學達到“輕負擔,高質量”的理想狀態。
二、啟發創新,激發思維
在英語教學中,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我們可以運用生動的教學語言,借助思維導圖、通過任務教學法,激發孩子們想象的小宇宙。
如:在教學顏色red,white, black, yellow,blue,green,brown等單詞時,我利用幾個透明的瓶子,通過變魔術的形式,讓學生先分別變出red,yellow,blue三種顏色,然后想象把其中的兩種顏色混在一起會有什么變化,最后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和小組合作活動方式,讓學生自行去調色,讓學生通過配色實驗后,給顏色貼上正確的英語名稱,通過動手、動腦、動口來引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又如教授廣東版開心學英語Book7 U4 Keeping Clean,涉及形容詞clean,tidy,messy,dirty等單詞的學習時,我設計任務讓學生通過視頻看圖觀察,猜猜小佩奇媽媽說了什么,進而呈現句子“The room is _______ and _______”,讓孩子們發揮想象的翅膀。同時我通過思維導圖,給出一些形容詞的首字母,喚醒孩子們原有的知識儲備,聯系舊知引出新知,從而使孩子們達到靈活運用語言的目的。
三、激勵喚醒,培養信心
陶行知先生說:“教是為了不教。”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教師更重要的是喚醒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知道老師只是他們學習知識的引導者和助學者。在英語教學中,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我常常鼓勵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開展小組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如:通過合作動手制作色彩鮮艷、內容有趣的英語繪本小故事書,同時指導孩子們給故事配音等形式多樣的方法讓學生開展合作活動,大膽放手把課堂和時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小主人。
孩子們常以“小組合作、自學成才”為榮。當孩子們表現出色時,我及時給他們送上贊美和表揚。如:“Wow! That’s a great idea! You did a wonderful job. We are proud of you. Excellent!Big hands for you. ”“That’s fantastic. I really enjoy it. Well done!That’s a fantastic answer.”這些贊美語言,使孩子們收獲成功的喜悅。當學生回答有困難時,我微笑地說:“Don’t be afraid. Please try it again. Come on. I’m sur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這些鼓勵性語言有助于培養孩子們的自信心。在老師的表揚和鼓勵中,學生發現了自己學習的優點和不足,也獲得了成功感和自信心。
教育家第斯多慧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英語學習同樣不外乎此,教師必須將教學重點從知識灌輸轉化到啟發、激勵、喚醒。需要強調的是,學生一旦對英語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自主、認真地開展探究學習。因此,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要利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并通過訓練使知識向能力轉化。
責任編輯 ?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