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國棟
(南昌航空大學科技學院 江西九江 332020)
網球比賽中的“關鍵分”是直接決定或影響一局、一盤或整場比賽勝負的分數。網球比賽獨特的記分體系,決定了無論比賽過程如何精彩,“關鍵分”得失才是決定比賽勝負的最主要因素;同時,“關鍵分”的得失也直接影響運動員接下來比賽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如果拿下“關鍵分”可能會使運動員信心百倍,反之也可能使運動員求勝信念產生動搖,甚至是一落千丈、潰不成軍。
該文以德約科維奇2021年法網決賽發球階段技戰術特征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期刊網等互聯網電子資源,以“網球、關鍵分”等關鍵詞進行查詢,獲得大量學術文章;通過登錄法國網球公開賽官網等獲得更多官方數據夯實研究基礎;通過閱讀有關體育統計的專著為該研究的數據分析提供支持。
1.2.2 問卷調查法
借助國內現有網球賽平臺獲得12~16歲年輕網球運動員(20人)、網球專項大學生(50人)和普通網球愛好者(50人)的問卷調查;然后,從眾多比分中篩選出6個公認的“關鍵分”:AD∶40、40∶AD、40∶30、30∶40、DEUCE、30∶30
1.2.3 專家訪談法(1)專家團隊組成教授2 名;副教授2 名;中級教練3 名;初級教練3名;科長2名。
(2)專家意見
“關鍵分”應該具備2 個特征:直接或者間接影響一局、盤、場比賽的勝負;面臨“關鍵分”時,運動員有比較大的心理壓力。
AD∶40 和40∶30;40∶AD 和30∶40 以 及30∶30 和DEUCE,無論是運動員的心理壓力還是結果,效果等同,因此,后期統一歸類為:局點、破發點和平分(不包括40∶0、0∶40、15∶15等)。
“搶七局”,由于規則的特殊性,無法在問卷調查表中一一羅列,但也應該根據具體情況(局點、破發點和平分等)列入后期統計數據中。下文所有涉及局點、破發點和平分相關數據,皆根據以上“關鍵分”統計產生。
1.2.4 數理統計法
(1)統計指標的定義
發球階段:每基本單元競技過程中前四拍戰術運用過程。
比賽態勢:包括主動、被動和相持3種情形。主要說明在某一次擊球后的實際比賽狀況。
擊球態勢:包括進攻、防守和相持3種情形。主要是根據選手的擊球動作和身體動作來表示選手在回擊來球時的心理狀態。
擊球線路:直線、斜線和反斜線。
擊球效果:一名選手完成一次擊球后產生效果。根據效果不同分為:得分、下網、出底線、出邊線、出發球中線、出發球線或產生主動、被動、相持等3種比賽態勢。
(2)統計過程
為了更好地完成研究,在正式數據收集之前經過3次修改和完善統計指標,形成最終統計指標。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該研究所有數據均來自法網官方和筆者采集、統計。
為了更好地說明德約科維奇在發球環節的戰術意圖,經過對原始數據的整理并引用法國網球公開賽官方網站部分數據匯總形成表1。分析得出:德約科維奇在面臨局點時,通過適當降低一發球速,借此提高一發成功率;適當提高二發球速,力爭通過更高質量的二發獲得比賽優勢。由于他的對手——西西帕斯為單手反手球員,所以,德約科維奇一發落點以外角為主、兼顧內角、偷襲中路;二發落點全部選擇外角,借此把對手拉出場外,“壓反打正”戰術明顯;在面臨對手的破發點時,一發平均時速從175km/h大幅度提升到194km/h,但是,一發成功率只有50%,得分率也只有50%。通過反復觀看比賽錄像發現,德約科維奇的“關鍵分”破發點主要出現在前兩盤,后三盤基本沒有出現該研究所涉及的“關鍵分”破發點;而發球落點和局點基本一致;一發成功率和得分率都有所下降,但二發時成功率卻是100%。說明德約科維奇在面臨破發點的時候沒有退縮,希望通過高質量的發球扭轉局勢,但是,由于一發成功率過低,導致對手破發幾率增加,最終輸掉前兩盤。面臨平分時,一發平均球速高于整場比賽,而落點60%選擇了外角,同時兼顧了內角和中路。說明德約科維奇想在一發時力爭通過外角發球把對手拉出場外獲得比賽主動權,進而發起進攻;二發的時候以降低發球速度為代價增加發球旋轉,更多發向中路,以不主動失誤為主的戰術思想。
發球階段戰術分析主要是研究發球局中前四拍戰術運用情況,這四次擊球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對此階段的戰術分析,必須結合這四拍擊球綜合分析才算準確。而表1、表2 和表3 則對德約科維奇發球階段的戰術做了細致的描述。
2.2.1 德約科維奇發球階段“關鍵分”得分情況分析(1)面臨“局點”得分情況分析
表1 數據顯示,德約科維奇首先通過高于整場比賽的一發成功率(78%),成功壓制了對手的接發球。表2 數據顯示,產生了11%的發球得分和88%的發球主動。表3 數據表明,德約科維奇第3 拍積極進攻,獲得了13%的進攻得分和62%的比賽主動權。最終,發球階段獲得55%的直接得分和89%的局點得分,說明德約科維奇具有非常強的保發能力。
(2)面臨“破發點”得分情況分析
表1 數據顯示,德約科維奇發球環節并沒有縮手縮腳,力爭采用了更快的發球速度來獲得比賽的主動。表2數據顯示,一發成功的情況下,德約科維奇有50%的可能會選擇逼迫對手防守。表3 數據顯示,只要發球成功,德約科維奇第三拍有50%的可能會積極進攻,而非保守擊球。
(3)面臨“平分”得分情況分析
表1 數據顯示,德約科維奇適當提高了一發的球速,增加進攻性,一分得分率(80%)高于整場比賽得分率,降低了二發的球速,提高發球成功率(100%),力爭通過發球,保證發球環節不丟分。分析表2和表3數據發現,這樣的發球戰術限制了對手進攻的機會,對手有75%的可能會選擇相持擊球,德約科維奇通過積極尋找機會,加強進攻,有75%的可能會取得最后的得分。
表1 德約科維奇“關鍵分”發球數據統計表
表2 德約科維奇“關鍵分”發球階段、和最后得失分統計表
表3 德約科維奇發球局第3拍擊球效果數據統計表
2.2.2 德約科維奇發球階段“關鍵分”失分情況分析
(1)面臨“局點”失分情況分析
表2數據顯示,德約科維奇此時失分非常低(11%),并且主要是由于對手的主動得分造成。分析表3數據發現,德約科維奇發球后就開始占據比賽的主動權,又通過第三拍的積極進攻取得更大優勢,只是隨著比賽的繼續,個別回球質量不高而被對手抓住反擊的機會。
(2)面臨“破發點”失分情況分析
表1 數據顯示,此時德約科維奇一發成功率只有50%,也就意味著有50%要采用速度比較慢的二發,這樣就失去了發球優勢,甚至成為了劣勢。由表2數據可知,德約科維奇的失分全部集中于前四拍的發球階段,并且50%的失分來自主動失誤;50%的失分來自對方主動得分。由表3可知,德約科維奇發球后50%的情況下已經失去比賽主動權,第三拍又去積極進攻,但是,第三拍積極進攻的情況下仍然有45%的情況下出于被動境地,所以,德約科維奇的失誤增多,同時面對有利的比賽局勢對手的主動得分也增多。
(3)面臨“平分”失分情況分析
表2數據顯示,德約科維奇發球階段的失分為零。分析表3數據發現,德約科維奇從發球環節開始,雖然不像面臨局點時一樣主動,但是被動的局面(25%)也不多,同時第三拍進可攻、退可守,處理平分局面就比較從容,在前四拍沒有給對手機會,他的失分主要集中于相持階段的主動失誤
德約科維奇面臨“局點”時,首先提高發球成功率;然后,通過外角發球把對手拉出場外,同時壓制反手接發球;接著第三拍積極進攻。
德約科維奇面臨“破發點”時,首先提高發球速度;然后,通過內外角兼顧的發球落點,增加對手接發球的難度;接著第三拍積極進攻。
德約科維奇面臨“平分”時,發球以“穩”為主;落點選擇更加分散,增加對方預判的難度;前四拍更加耐心,既不過分保守,也無過于積極冒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