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 婕
(山西管理職業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2010-2017年的畢業生人數按照2%-5%的同比增長率逐年增長,近7年間累計畢業生人數達到5706萬人。而2018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了800萬人,根據教育部消息,2019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達834萬人,再創近10年畢業生人數新高值,就業創業工作面臨復雜嚴峻的形勢。因此,在新時期下高校圖書館要認識到創新創業服務的重要性,通過多措并舉,發揮自身職能,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創新創業服務。
高校圖書館經歷長期的發展與積累,可以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豐富的資源保障。一是豐富的館藏資源,依賴豐富且便捷的信息服務,能夠為高校師生提供豐富選擇,并適應當前最主流的查閱特點,以此來保障創新創業教育;二是高校圖書館設施設備先進,既有基本的服務設施,同時還會根據廣大師生的要求購買或是引入先進設施,比如,為便于相關信息的共享,還提供了電子閱覽室,學生可以掌握數字閱讀器、閱讀一體機、電腦、ipad等操作方式,在條件許可的情況,還有部分高校引入了創客設備、3D打印機等。
如今,信息技術正持續更新與變革,而信息資源的價值也正被挖掘,誰獲得信息的速度越快、掌握的信息越多,就意味著誰掌握了先機,由于圖書館的特征,匯聚了各種領先信息。創新創業離不開海量信息資源的支撐。因此創業者要了解相關向行業的發展動態,敏銳地尋找各類信息中的價值,為創業提供參考和方面。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學生創新創業離不開與人的交流,交流從本質上來說就是以信息為主,因此大學生必須強化信息素養,且依托圖書館這一資源殿堂,將對自身的信息素養發展大有裨益。
高校圖書館具有較為豐富的資源文獻,并且其可以共享,其中所蘊含的信息數據資源,將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豐富指導,并形成系統化的理論依據,對于創新創業學生而言,借助圖書館這個渠道可以獲取豐富的資源,并且其開放式的平臺交流模式,可為創新創業學生提供豐富途徑,進行知識交換。
毋庸置疑,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在夯實學生創業新創業方面大有裨益。針對于此,高校圖書館要基于保障館藏資源優勢的基礎上,多方面、綜合考慮各個學科的專業資源平衡,結合實際,引入全學科數據庫,Elsevier Science、Springer Link,的Science Direct或者是Emerald、ACM等專業性較強的數據庫。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是多方面的,其一,圖書館可以從構建數字化圖書館、加大電子圖書投入的方面入手,通過多元化的現代學習手段,幫助學生從電腦或是手機上遠程獲取數據,促進學生基于更多的學科知識上,不斷創新應用各種資源;其二,圖書館管理人員和領導者受多種因素的掣肘,很多時候無法及時捕捉到最新的技術發展方向和學科發展方向,所以圖書館在引入資源的時候,要認真傾聽學生和教師的意見,針對性地引入資源,幫助學生了解最前沿的信息資源,基于此實現創新;其三,數字化圖書館的打造需要與優質的服務相匹配,因此必須依托網絡導航功能,完善對圖書資源的搜索及智能服務功能開發,以便給予師生更便捷地體驗,保障其對圖書資源的獲取。為讓學生及時、準確地獲得資源,還要開設專業檢索課程。眾所周知,高校圖書館檢索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所以圖書館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積極開展探究式、協同式學習,促進學生信息檢索能力的提升。
新時期圖書館要從實際入手,構建“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即情報收集、專題教育、調查咨詢”,其一,提供情報宣傳服務。依托各種渠道,從多方面的獲取地有關于大學生群體,創新、創業教育的方面的情報。在這過程中還可以依托各種媒介,比如,宣傳欄、館內電子屏、圖書館網頁等,利用豐富的宣傳形式,以豐富大學生創新創業參考案例,給予其一定的啟發性,宣傳國內外的創業典范,讓學生的創新意識得以培養,創業熱情得以調動[8];其二,圖書館可以提供專題教育服務,增加對創新創業影響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報告會、辯論會及成果展示等,使學生沉浸于更優質的環境之中。與此同時,圖書館還要邀請成功校友、企業家、社會學者為學生介紹創業經驗和創業技巧,借助這種途徑,促進學生創業心理承受能力和創業信心的提升;其三,圖書館要提供調查咨詢服務,對此可以聯合有關部門,積極開展發放創業信息調查表等信息咨詢服務,了解當前學生創新創業中面臨的困境,針對性地加強對其指導服務,以便更好助力創新創業教育與大學生自主創業二者的合力。
縱觀當前很多高校都開設通識教育課程,作為通識教育課程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其要從重視學生能力培養、優化知識機構等方面入手,科學合理地跨學科課程[9]。其一,信息獲取、篩選、甄別能力是二十一世紀我們必備的技能。基于此,圖書館要從思想上正本清源,在新生開校的時候,需積極開展這方面的課程,依托課程培養學生對網絡信息整理分析的能力;其二,重點加強應用信息的能力,例如,高校圖書館嵌入式服務至關重要,它將決定所檢索的信息如何發揮作用,如何給予大學生以創新思考,并依托與實踐的結合形成有效地評價與反饋,并且這種嵌入式的服務模式,將能夠形成動態、深入的信息課程;其三,在信息時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基于此,圖書館打破墨守成規的思想,培養個性化、差異性的人才,針對性地開展信息素養教育課程,引導學生找到創新創業興趣點,防止在今后的創新創業中各種風險問題的發生。
其一,圖書館要立足于實際,加強與校內外的合作,從校內層面來說就是聯合大學生社團、就業創業主管部門等積極開展或是承辦各種活動,比如,創新創業知識競賽、創新創業類征文比賽、演講比賽等[10]。從校外層面來說,圖書館聯系政府有關部門或是企業,積極開展著名學者、專家、職場精英走進校園的講座,通過講座對創新創業形勢、政策進行解讀,分享其成功體驗和失敗經歷,同時還可以依托這些活動,征集創新創業典型案例、創新創業事跡,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激情;其二,要充分發揮人員優勢和軟件、硬件優勢,全面推進創客空間的建設。如今,我國部分高校不斷在圖書館建設上發力,持續推動創新創業平臺建設,其核心內容為創新資源的供應、拓展和分享。圖書館依托現實需求,打造大學生思維交流、實踐與創造的獨立資源空間,利用科學、技術、數碼、藝術等領域資源優勢,為創客提供豐富信息資源,從而實現對成功方案或技術的模擬。該平臺不僅能促進學生創新創業實踐能力的提升,還能全面提升圖書館資源利用率,深層次地進行知識的交流與轉換,開展咨詢服務,從而更好地吸引大學生踴躍積極地加入到創新創業大軍。
一言以蔽之,高校圖書館作為文化傳承、科技服務、人才培養的高地,在實踐發展中要借助先進的網絡設備、豐富的文獻資源,加強與各地方部門的協作與創新,從思想上正本清源,革故鼎新,面向學生,結合專業、分類施教、加強實踐,形成全鏈條的服務模式,依托服務內涵及領域的創新發展,夯實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建立創新基礎,真正服務于“創新創業”的宗旨,為社會經濟的穩健長遠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