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琳琳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通 226007)
2011年游戲《Minecraft》發售運行,該游戲沒有追求極致的渲染,而是通過簡約的幾何切割面塑造三維世界的人、事、物,方塊、三角型、圓柱等元素像樂高玩具一樣組合拼湊構成了類似草、石頭、人等游戲世界的基本物件[1]。對幾何面切割組合藝術的狂熱,一直從游戲世界延展至現實生活,多面幾何圖形切割紙質“手辦”在玩家圈層流行開來。
二次元動漫手辦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有面塑手辦、超輕粘土手辦、陶塑手辦等,近年傳統折紙、剪紙技術受到手工藝愛好者的追捧,加之視頻、游戲、玩具等多元幾何元素構建的倡導,紙析表現手辦微雕塑的概念孕育而生。切割折紙藝術的視覺風格最早來自于三維建模渲染領域,早期計算機計算能力有限,三維模型的多邊形切割面相對較少,在行業術語中稱為“低多邊形狀態”(Low Poly)[2],隨著計算機運算功能和速度的提升,“低多邊形”技術問題早已攻克,但是這種獨有的審美風格卻保留了下來,形成具有現代性審美塊面切割型紙質“手辦”的思路源泉(如圖1)。
圖1 貓科動物設計稿
關于塊面切割型紙質手辦模型的制作流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七個步驟:①設計圖紙,有一定計算基礎,能夠通過電腦軟件或手工繪制紙質手辦平面圖紙,絕大部分玩家會通過商業平臺購買現成的設計手稿;②用多色記號筆在圖紙背面按照玩件拼接部位進行編號;③準備常用工具壓線筆、尺、剪刀、美工刀、粘合劑等;④沿著放縫邊緣,用美工刀或者剪刀,裁切基礎形狀;⑤直尺吻合對折線,用壓線筆(或者用沒有水的廢舊水筆代替)沿直尺邊緣的折線輕輕壓制一遍;⑥將山線與低線壓出折痕,以便備用;⑦通過編號對位,在預留放縫處涂上粘合劑,對號拼貼。
經過多組塊面切割型手辦模型的制作,總結過程中主要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法:①原始手稿的設計、立面圖像與平面制圖之間的誤差問題。切割紙模手辦的玩家可以分為高端玩家、優質玩家、普通玩家、小白玩家,人、物圖像幾何關系的設計是極少數高端玩家的專利,針對優質玩家,可以通過自我認知推理,修改局部設計結構,普通玩家和小白玩家的平面紙樣的獲得,主要是通過現有平面產品的購買,因此關于圖版三維與平面的轉換問題主要在于商家出版時反復修版的過程。優質級至小白級玩家,只需解決局部部件的修復,可通過半成型圖片進行倒推部分零件的結構特征。②第二個問題是紙樣邊緣裁切連貫問題。我們在切割紙質樣片零件的時候,容易出現裁切邊緣有誤差或者邊緣凹凸不平,零件越細致、紙張越厚越明顯。處理此類問題,一般采取一刀切的手法,對于較長的邊線,會采用順勢一刀直接切下,不可猶豫、停頓分為若干次裁切。③挖空時邊角容易過界,出現裁切到不該剪切的部分(圖2),這時采用大頭針輕點四角,采用逆向對流技法挖空樣板(圖3)。④有部分零件需要塑造厚度感,應將若干紙張羅列粘貼,塑造好厚度感后,再統一切下,防止因單個元素裁剪不一,造成邊緣不齊,如果部件紙張羅列太厚,不可以用剪刀剪切,需要用直尺輕壓住零件(不可壓力過重,不然會出現明顯折痕),美工刀沿直尺壓痕,多次反復來回裁剪。⑤在工作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平面原始模件設置不合理,需要修正、優化方案,常見問題是樣片放縫位置顛倒或樣片放縫結構需要設計兩種情況。如圖4圓面放縫,在后期與底座粘貼時操作方式不順手,這時需要優化放縫區域,修改為弧線放縫形式,方便部件后期粘貼。⑥折線劃痕表現,常用工具有壓線筆、無水中性筆、筆刀,對于普通紙張,使用無水中性筆,筆尖輕輕滑過圖紙折線,顯示折痕的同時防止滑過的折線表面紙張變毛糙。對于表達立體效果比較強的折痕,可以使用筆刀的背面,在紙張正面劃線,折疊后正面劃線的折痕有部分自然打開,可以折出較直的直線。⑦黏貼,平面銜接的粘貼,直接上膠至放縫邊對接粘貼即可。較長的圓臺、楞柱,需要放置桌面粘貼,不然會由于手工誤差,出現整體零部件扭曲的現象。小零部件不需要放置標準放縫,直接利用紙張側邊厚度作為粘合面就可以,如果放出標準放縫,會出現模型變形的現象。關于大小圓臺部件,可以采用套接形式進行粘貼(這種部件常出現在人物手腳部位、脖頸,或者槍炮武器等圓柱零件),不規則地方需要對方縫多打剪刀口,圓柱等形成較大體面的部件,需要先塑型然后涂膠粘貼,防止膠未干,固定效果不牢,因紙面張力,造成部件變形。⑧基本形態完成后的溢膠處理。一般紙張比較牢固的可用鑷子、筆刀等輕輕刮除,特殊紙張如銅版紙、珠光紙等可沾水擦除白膠。⑨邊角的修正。局部沒有貼好,出現凸邊或者凹邊的現象,需要用筆刀慢慢切開粘貼處,重新粘黏,對于凸邊較嚴重的,可以用薄刃剪刀直接裁切突出部分。⑩部件組裝常用方式膠連、套接和磁吸,在這三種方式中磁吸的用途較為特殊,為了手辦部件可拆卸,需要準備不同大小、各種類型的磁鐵片,具體固定方法如圖5。局部改造。局部改造需要有強大的靈感源和較好的基本功,對一些不滿意的局部零件進行改造,可運用原稿克隆修改和其他材質填補修改,克隆修改注意縮放誤差和材質銜接。其他材質銜接修改注意材質的選取范圍,一般是手辦常用的材質是超輕粘土、軟陶、面塑等。經過一系列工序后,我們到達收尾工作,清理制作過程中的污垢和灰塵,用軟布輕輕擦拭,細節處用軟毛刷多刷幾遍,縫隙和角落可用清理相機的頭子對準反復吹去浮塵,為后續補色做準備。最后是關于補色的問題。在作品完成過程中,紙張容易出現色彩脫落的現象,為了提高作品的完成度和完整性,補色流程必不可少。常用水彩筆、馬克筆,對調色高手也可以使用顏料(一般不建議嘗試,因為色彩很難調準)。補色時手速必須快,以防水性顏色過分滲透污染玩件。針對不同的補色區域補,工具的選擇也不同,水彩和馬克筆針對顏色較深的區域補色,馬克筆可使用扁頭進行大面積補色。淺色區域用水溶彩鉛補色,但不可大面積補色。針對筆尖無法進入的間隙,可以采用把水彩筆或馬克筆放置在紙張的背面,通過水性滲透,慢慢印染至玩件的正面。針對無色彩性的灰色,常采用水溶彩鉛中灰色筆或者制圖用的H號鉛筆進行補色。因為水性補色材質對白膠有溶解作用,所以補色需要一次成功。
圖2 挖空錯誤示范
圖3 挖空方式
圖4 樣片方案優化
圖5 磁吸方式
文章中涉及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是筆者多年制作經驗的總結,這些問題及方法并非每次制作都會一一遇到,由于紙析手辦不同類型遇到的問題也是各有千秋,當然也有一些問題還有待后續去發現和研究。比如說規避手工切割樣板采用機械虛線切割方式,或者是樣板放縫時自帶溶膠,無需玩家手工上膠,減少現階段制作過程中的溢膠風險等等。因為案例主材質紙張脆弱特殊性,所以問題及技法中提及的修正與補色的方法需要玩家多多嘗試、熟練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