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端
摘 要:語文學科是開展其他學科學習活動的基本保障,對于學生自身世界觀及人生觀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作文教學所占據的地位也相對較高,在新課改教學環境中,強化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是當代語文教師需重點關注的一項任務。
關鍵詞:初中作文;寫作素材;積累策略
寫作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內容,對于學生實踐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及核心素養的發展,會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在初中階段,寫作占據著核心性的地位,教師必須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寫作思維,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但正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在寫作訓練中,如果學生沒有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那么自身的能力也很難提高。本文將立足于此,對如何輔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進行探討。
一、從教材中積累
現行語文教材中包含豐富的文本素材,并且體裁多樣,是寫作素材積累的寶庫。以寫景類文章為例,結合現行語文教材分析來看,其中與寫景有關的文章并不在少數。如《濟南的冬天》《雨的四季》《醉翁亭記》《岳陽樓記》以及《小石潭記》等。這些文章或現代,或古代,所描寫的季節也不盡相同。例如,在講解《濟南的冬天》這篇文章時,作者老舍先生運用了很多獨特的寫作手法,以及優美的詞語,描繪了濟南冬天的美麗。針對文章第四自然段所描寫的雪景,教師就可鼓勵學生記錄下來,在寫景類文章中,適當應用。除語句段落外,寫作手法積累也是很重要的內容。教師可鼓勵學生仿照老舍的寫作手法,嘗試性描述其他季節,并彼此交流,豐富學生的寫作經驗及儲備,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從閱讀中積累
學生步入初中后,所接觸的學習內容復雜性與難度出現了明顯的加強。所以,單靠教材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是遠遠不夠的。當學生的寫作能力、思維出現進步后,教師需要對素材積累的方向以及范圍進行適當的創新調整。結合我國中考改革要求分析來看,初中階段學生所接觸的作文題目類型比較豐富。不同于以往的命題性作文,更高程度上考驗的是學生的認知范圍以及自主思維。如果學生不具有海量素材,自身的學習效果與寫作質量將永遠無法提高。所以,教師可以應用課外資料,擴展寫作素材,豐富學生的積累,提高其閱讀能力、寫作能力。
例如,在講解《桃花源記》這篇文章時,教師可先要求學生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的寫作手法、其中的一些優美語句。在學生掌握了文章大體結構后,教師再為學生播放與桃花源有關的視頻資料,讓學生更加直觀感受到桃花源的美麗,加深其對文章的理解。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作者陶淵明的相關事跡,或為其介紹陶淵明的其他作品,讓學生感受陶淵明的寫作方式、寫作特點,在閱讀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提高自身的寫作素養。在教學之余,教師也可鼓勵學生自發地展開課外閱讀活動,并主動與其他同學交流分享,擴大閱讀范圍,豐富寫作素材的積累。
三、從經驗中積累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教師需要指導學生了解一些正確的寫作手法和寫作技巧,并能夠積累豐富的寫作經驗。客觀來說,在寫作的過程中,豐富的經驗也是學生寶貴的寫作素材之一,所以教師可以基于閱讀教學,帶領學生積累作者的寫作經驗,逐步擴大學生的選擇思路,提高寫作效果。例如,在寫景類文章鍛煉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教材中一些與寫景有關的文章片段,鼓勵學生挑選作者對于景色描寫的一些語句,并分析作者的寫作特點,所使用的修辭手法、所應用的寫作方式以及抒發情感的路徑,并鼓勵學生仿照相同的邏輯,嘗試性地描寫景色,讓學生更能了解文章中作者的寫作特點,提高寫作能力。除此之外,在寫作的過程中,教師也應注意強化自身的教學能力,能夠積極主動地轉化自身的教學認知,在講解一些文章時,能夠向學生傳遞一些新的思路,或者為學生提供新的鑒賞角度,促使學生引申出文章的深層含義,并將其整理到自己的寫作素材庫中,豐富認知,深化情感。
四、從自然中積累
自然是最寶貴的寫作素材庫,尤其是對于寫景類文章來說,更是如此。山川河流、鳥語花香,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忍不住為其停駐,為其留墨。所以,在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關注自然,在大自然中積累寫作素材,豐富自己的寫作認識。
為了豐富學生對于大自然的認識,使之可以更好地積累寫作素材,教師可以布置一項長期性的任務,要求學生在每一天上課前,輪流為其他同學介紹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比如在上學路上見到了哪些景物、動物,在不同的時間段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色。通過這一方式豐富學生的寫作儲備,提高其觀察能力,為之后寫作能力的增強奠定穩定基礎。在任務布置的前期,由于學生沒有相關經驗,所以會存在手足無措的情況,因此教師可在前期設定一些比較具體的任務。例如,要求學生觀察上學路上的太陽和放學路上的太陽有什么區別,可以用哪些獨特的手法描述太陽的不同狀態,如像火一樣、像火球一般、像紅彤彤的蘋果一樣,讓學生基于對自然事物的觀察,發揮自己的聯想,提高表達能力,豐富寫作手法以及素材。
五、從網絡中積累
不得不承認,現代學生由于身處網絡時代,接觸世界的途徑逐漸增多,所以其自身不論是在思維發展還是在眼界格局發展方面,相較于以往的同齡人,都要更加的優秀。并且學生的眼界有多大,格局有多大,都會影響到其在寫作過程中所呈現出的思想,以及所積累的素材應用狀態。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網絡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網絡與大眾之間的接觸逐漸緊密,甚至已經成為學生成長發展過程中無法脫離的一部分。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借助網絡技術,培養學生正確的網絡觀念,使之能夠主動透過網絡這一窗口,觀察世界,洞察生活中現象的本質意義,并挖掘其背后所衍生出的內涵,在豐富寫作素材的過程中,也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眼界格局,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在教學之余,教師可鼓勵學生借助網絡平臺搜索當下的新聞熱點,分析現階段的國際形勢,進一步開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其正確的價值觀念?;蛘咴趯懢邦愇恼陆虒W中,也可借助網絡技術,為學生展示不同的風景以及與之相關的描述性文本,促使學生了解到更多的景色,也使之能夠接觸到更多作家學者筆下不同的風景特色。通過這一方式可豐富學生寫作素材及寫作情感,使其所寫出的文章更具有價值。
綜上所述,積累寫作素材,可以有效豐富學生的寫作儲備,擴展其寫作思維以及視角。并且在長期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都可得到有效加強。教師可引導學生以教材為基礎,展開有效的素材積累,也可適當地拓展范圍,帶領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在課外閱讀中,豐富學生的認知及儲備。除此之外,自然和生活也是廣大的寫作素材庫,需要得到教師的高度關注,在全面性的教學指導下,開辟學生的寫作視角,豐富學生的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曉紅.探析初中作文教學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J].華夏教師,2019(14):32-33.
[2]徐佑國.探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9):21-22.
[3]王曉燕.淺談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J].亞太教育,2019(11):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