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蕊
摘要: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是近年來幼兒園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事實上,“小學化”的傾向并不能夠提升幼兒園的教學質(zhì)量,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反而會對其造成負面的影響。“小學化”教學傾向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教師和家長無法正視幼兒園教育在幼兒成長階段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對于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育的定位并不清晰;另一方面,幼兒園教育本身存在的教學弊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即當教師察覺到學生無法在幼兒園教育中獲得相應的成長時,其并不會反思幼兒園教育本身存在的問題,而是試圖采用下一個階段的教學模式來彌補幼兒園教育的虛無性。此外,教師和家長對于幼兒在這一發(fā)展階段中應當獲得的成長也缺乏相應的認知。因此,鑒于以上的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成因,本文將從幼兒園教育定位、幼兒成長需求、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正視這三個方面來探究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的對策。
關(guān)鍵詞: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成因與對策
事實上,幼兒園教育是否應當具備“小學化”傾向,這個問題還需要分為兩個層面來看待,即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園教育中,教師應當采取不同的教學措施,對于“小學化”傾向進行把控。當幼兒還處在年齡較小或是剛剛?cè)雸@學習的階段時,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避免“小學化”傾向的干擾;而當幼兒處在學前教育階段時,教師可以適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入一些“小學化”的意識。誠然,這也只是作為幼兒了解小學學習生活的窗口,但并不是幼兒園學前教育的全部。
一、明確幼兒園的教育定位,正視其對于幼兒的重要作用
教師在對幼兒園的教育課程進行安排和設計時,必須對幼兒園教育的定位進行正確充分的認知。事實上,幼兒園教育的定位就是為幼兒在這一階段中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平臺和空間,幼兒園的教學設置應當從幼兒階段特性出發(fā),即為幼兒提供一個初步社會化的平臺,并引導幼兒開啟社會化進程。這是幼兒園教育的基本定位和要求。同時,教師必須重視幼兒園教育對于幼兒成長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僅僅將幼兒園當作是家長托管幼兒的場所。
因此,教師在進行幼兒園教學安排時,可以將幼兒的初步社會化作為幼兒園教學設計的出發(fā)點。而幼兒的初步社會化則包括了其在集體中與他人的相處、其個人在集體中的表現(xiàn)以及幼兒對于外部世界的了解程度與看法。而這些內(nèi)容都是家庭教育無法涉及,而幼兒園教育可以提供的內(nèi)容。由此,幼兒園教育在幼兒社會化進程中的特殊作用得以顯現(xiàn)。幼兒在這一階段中所培養(yǎng)的初步社會化能力,正是其在后續(xù)學習階段中必備的基礎(chǔ)能力。
二、正確認知幼兒成長需求,順應幼兒天性促進個人發(fā)展
要想避免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教師必須對于幼兒在該階段的成長需求進行剖析,從而安排符合幼兒成長的課程教學。幼兒在該階段的成長中,首先最需要的是提高對于生活元素的基本認知,生活化元素是幼兒知識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其次,在精神層面的教育中,教師需要注重幼兒獨立人格的培養(yǎng),這是幼兒后續(xù)成長和發(fā)展的關(guān)鍵;最后,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教師必須建立在幼兒認知完善和人格培養(yǎng)的基礎(chǔ)上,激發(fā)幼兒自主、獨立的處事能力。
因此,教師必須將對幼兒的認知、精神、能力這三方面的培養(yǎng)落實到幼兒園的教學內(nèi)容中。首先,幼兒的基本認知培養(yǎng)可以通過知識教學來完成,教師在知識教學中可以通過生活化元素的融合來把握知識點的難度。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并在其中提煉出有關(guān)獨立、自主人格培養(yǎng)的內(nèi)容,以此來對幼兒進行引導。最后,關(guān)于幼兒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可以通過相應的游戲化教學,來激發(fā)幼兒的潛在能力。
三、正視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實施不同階段的個性化教學
事實上,幼兒園教育的小學化傾向雖然不完全符合幼兒園的教學定位,但這種傾向的存在與演化,是有一定的現(xiàn)實需求的。譬如,在幼兒園的學前教育階段中,教師就會不可避免地滲透入幼小銜接教育等教學理念。而學前教育所具備的特殊性,與這種小學化傾向的教育理念確是存在一定契合度的。誠然,在這個階段中,縱使要實施相應的小學化進程,教師還是需要把握好小學化傾向的程度,并將教學重點依舊放置在幼兒的個人成長中。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學前教育中的適當小學化傾向,來引導幼兒了解從低齡階段到學前教學階段的轉(zhuǎn)變,并進一步提高幼兒對于學前階段學習的重視。
因此,在幼兒的低齡階段中,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圍繞著生活化教學、游戲化教學的形式來展開;而在學前教育階段,就可以適當融入小學低年級階段的相關(guān)元素,以此來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具備過渡性質(zhì)的學習過程。總而言之,在不同的學習階段實施不同的教學策略,才能夠進一步完善幼兒園教學的內(nèi)容,深化幼兒園教學的價值。
四、結(jié)語
綜上所述,面對幼兒園教育中出現(xiàn)的“小學化”傾向,教師應當以理性的態(tài)度來進行教學調(diào)整,并從其成因入手進行分析,做出相應的教學變革。而這一變革背后并不是對于小學化傾向的全盤否定,而是要求教師要關(guān)注到幼兒成長的不同階段,并實施相應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 劉青青.從幼兒園管理視角下談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問題[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1):164.
[2] 鄭迪.提速幼兒園教育“去小學化”改革研究[J].家教世界·現(xiàn)代幼教,2021(1):8-9.
[3] 田華.多學科視野中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xiàn)象透析[J].文淵(高中版),2020(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