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佳
摘要:我國已經全面步入了信息時代,發(fā)達的教育網絡和現代化的信息化教學技術為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信息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也掀起了現代教育領域的教育改革浪潮。信息化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改革面臨新的發(fā)展機遇和挑戰(zhàn)?;诖?,本文著眼于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改革思路,展開個案研究和專題討論。
關鍵詞:教學信息化;小學語文課堂;新的教育理念
教育實現了信息化教育手段與信息化教育管理的有機融合,是國家推進學校教育管理現代化和教學信息化的重要戰(zhàn)略舉措,也是培養(yǎng)小學生語言認知能力的重要途徑。語文本身是一門知識結構、內容呈現和表達極其多樣化的學科,是與現代信息科學技術密切相關的強大信息載體。對于小學語文教師而言,要從自身語文學科的實際教學特點和需求出發(fā),靈活運用現代信息網絡技術,不斷創(chuàng)新和優(yōu)化自身的教學管理流程,為學校語文教學效果的全面優(yōu)化和應用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一、創(chuàng)設媒體情境,增強學生課堂注意力
教師可以借助現代化的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直觀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情境,將傳統(tǒng)無聲的課堂轉化為有聲的課堂,擺脫小學生只是安靜地聽著、一言不發(fā)的傳統(tǒng)學習狀態(tài),吸引并有效提升小學生在傳統(tǒng)課堂的學習注意力。對于年齡小、認知能力較弱的小學生來說,往往不易理解語文中國很有深意的內容。為此,小學生語文課堂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的技術優(yōu)勢,以生動直觀的方式充分展示枯燥的小學語文,激發(fā)和充分調動全體學生的多重視覺感官,使全體學生在學習興趣的激發(fā)驅動下,以積極認真的學習態(tài)度積極參與語文課堂教學。
比如,在學習《飲湖上初晴后雨》的時候,為了真正讓學生充分理解、感受和欣賞這首詩詞中優(yōu)美的語言意境,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氣下獨特而美麗的自然魅力,教師可以播放一段語文教學展示視頻,向小學生展示了西湖獨特的自然風光。從午后到晴天再到夜間雨天,不同天氣下的西湖美景被生動、充分地展現出來,讓許多學生一覽西湖,那充滿波光粼粼的水波和詩意的春情漣漪的獨特自然風光和美景,深刻感受“水光瀲滟晴方好”的獨特自然美景,感受屬于大自然的美,深刻理解詩歌創(chuàng)作者真正想要傳達的情感。這樣,單調的課堂教學語言展示與生動直觀的課堂互動體驗教學完美結合,激發(fā)了廣大學生的學習欲望和動力,使學生更愿意去探究其所學學科的基礎知識,促進了教學質量。
二、教師轉變教學觀念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管理過程中,教師的地位是不容置疑。在一些教師的潛意識會認為:學生的首要任務是努力學習。學生只要在教師的課堂上學會認真聽講,學會課后認真做作業(yè),對于與學習無關的事情最好不參與。上課聽音樂或看視頻或玩小游戲,這些教師并不能接受。因此,教師自然需要不斷轉變新教學技術的觀念,首先,教師需要根據這個時代的發(fā)展變化不斷調整新的教學技術?,F在是信息化的學習時代,傳統(tǒng)枯燥的語文課堂已經不再真正適合每個學生學習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如何有效地吸引每個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是語文教學的首要關鍵。其次,教師自然需要貫徹以每個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語文教育教學理念。教師“絕對權威”性質的存在,會在一定程度上嚴重限制每個學生的獨立思考,使他們在這樣的壓力下逐漸失去對語文學習的濃厚興趣。教師自然要努力把語文課堂的責任還給每一個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思維觀點。鼓勵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嘗試探索正確答案。小學生的語文課堂將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學習場所,學生自然會在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中高效、自主地學習語文知識。
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使學生呈現全面性發(fā)展方向
當前,在我國小學深化素質教育教學理念的過程中,小學語文教育的順利開展,必然要求不斷重視學生終身自主發(fā)展學習創(chuàng)新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逐步開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在講解語文基礎知識的這個階段,語文教師必須能夠合理地整合和運用語文知識,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全體學生應有的知識主體作用,從而保證全體學生能夠形成主觀學習語文知識的適應能力,即實現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管理的一個終極目標。
比如,在學習《嫦娥奔月》的時候,教師可以將課程中的例題與科技結合起來開展教育工作。而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設備,以視頻的形式向學生播放嫦娥登月的故事,讓學生初步掌握課文的關鍵知識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為以后的知識學習做準備。然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自主閱讀和學習課文內容,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保證學生能夠自主閱讀課文內容,從而從根本上加深學生對所學內容的認知。最后,再進行自主教學的方式。將課堂上的關鍵知識傳授給學生后,要求學生在課后利用信息技術對自己不懂的內容進行學習和分析。同時,要求學生可以對課文內容進行拓展和延伸,并在后續(xù)課程中與其他學生進行分析,從而達到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效果。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深入開展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牢牢把握語文信息化發(fā)展的時代歷史特征,理順和優(yōu)化語文教學質量體系是非常必要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不僅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體驗,同時大大提高他們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而且更有利于有效課堂教學的具體實現,走向高效課堂教學的整體構建。但是,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始終堅持一個適當的教學原則,充分認識優(yōu)勢,避免劣勢,充分發(fā)揮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促進作用,逐步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吳震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小學語文學科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上),2018(02):23.
[2]謝小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與實踐[J].課外語文,2015(0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