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琳
摘要:本文結合個人工作實踐經驗簡要分析了園林工程質量控制的因素及施工的關鍵技術。
關鍵詞: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控制;施工關鍵技術
1園林綠化工程質量控制因素分析
1.1綠化工程樹種選擇的要求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的好壞與樹種長勢有很大關系,不同的綠化苗木具有不同的生長規律,在樹種選擇上應充分了解苗木的生物學、生態學特性,如苗木的物候、壽命、生長速度、栽植季節及對生態環境的適應能力。原則上以鄉土樹種為主,同時應景觀的要求,應考慮被證明能適應本地生長條件、且長勢良好的外來或引進植物種類。同時,還要考慮植物與功能服務區的關系,如居民區南面窗前選擇地被和灌木為主,種植喬木要留出適當距離,并選擇落葉喬木為主。此外,也應考慮植物材料的來源是否方便,規格、價值以及數量是否合乎要求等因素。
1.2種植設計圖詳細周密種植設計圖是種植施工的依據,也是上程質量好壞的關鍵。種植設計是利用植物使種植方案的構思具體化,包括詳細的種植配置平面、植物的種類和數量、種植間距等。在此基礎上, 根據植物選擇過程進一步確定其形狀、色彩、質感、季相變化、生長速度、生長習性、配置效果相匹配的植物種類。在種植圖紙中考慮包括植物的平面位置或范圍、詳盡的尺寸、種植的數量和種類、規格、詳細的種植方法、管理和栽后養護期限等,重點地段和主要觀賞面應增加立面詳圖或草圖,如種植壇和臺的詳圖等;明確保留原有植物的位置、規格和數量,對重要的植物材料規格做進一步的限定和說明,如枝下高、冠長、冠形等,還應附有地形的要求或地形詳圖。
1.3苗木形態和規格的控制,苗木表中應附所有植物名錄,此名錄中心包括與圖紙的編號或代號、普通名稱、拉丁學名、數量、尺寸及備注。灌叢栽植在種植平面上應明確標出種植壇或花壇中的灌木、花草的位置和形狀,不同種類用不同的形狀表示。在組成復雜的種植群體內還應明確劃分群體的輪廓、形狀,并標注上數量代號、覆上大小合適的格網等,灌木的名錄內容需加上種植間距或單位面積內的株數。草花的種植名錄應包括編號、俗名、學名、數量、高度、栽植高度及花色、花期等。種植平面圖中的某些細部尺寸、材料和做法需要詳圖表示。如不同胸徑的樹木需要不同大小的土球,根據土球大小決定種植穴尺寸、回填土的厚度、支撐固定框的做法和樹木的修剪及造型手法等。
1.4工作人員業務素質的要求設計人員要有綜合的知識結構和業務素質,不僅要掌握有關的設計規范和相關的法律、法規,而且需要掌握生態學、植物學、土壤學、環境科學及造園藝術方面的專業知識,尤其要了解設計苗木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在設計實施過程中,應充分了解設計意圖,注重植物功能性和實用性,熟悉植物的大小、形狀、色彩、質感和季相變化等內容,多熟悉設計場地的氣候、地質、植被和社會文化背景等情況。在施工前應與施工人員進行有效溝通,使其理解設計意圖,在施工過程中的關鍵階段和關鍵部位要親臨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在施工過程中應充分了解各種植物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抓住適宜的栽植季節,合理安排施工進度。
1.5開展施工圖的會審工作園林綠化施工圖在工程開工前,進行圖紙會審和技術交底是很有必要的。為了讓施工單位熟悉設計圖紙,了解設計依據、設計意圖、設計要點、補充說明、注意事項等,以及對工程關鍵部位的質量要求,同時也減少圖紙差錯,設計人員要及時參加建設單位組織的圖紙會審工作,聽取施工單位提出的問題和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擬定解決的辦法。
2園林綠化工程施工關鍵技術分析
2.1綠化場地的整理問題施工前將現場內妨礙施工的一切障礙物如垃圾堆、建筑廢墟、違章建筑、磚瓦石塊等清除干凈。對現場原有的樹木盡量保留,對非清除不可的也要慎重考慮。在施工現場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劃分出綠化區與其他用地的界限,整理出預定的地形,根據周圍水系的環境,合理規劃地形,或平坦,或起伏。若有土方工程,應先挖后墊。對需要植樹造林的地方要注意土層的夯實與土壤結構層次的處理,如有必要,適當增加客土以利植物生長。低洼處要合理安排排水系統。現場整理后將土面加以平整。對于原有確定要保存的樹種,應采取必要措施加以保護。為了防止機械損傷樹干、樹皮,應用草袋保護。在施工過程中應做成高3Ocm以下的土丘,將樹穴保護起來,避免石灰、水泥等堿性物質滲入。
2.2施工場地表層土壤的處理表土由于長期的營養積累,具有大量養料和良好的土壤團粒結構,是樹木生長的基礎。在地形改造施工中,往往剝去表土進行臨時堆放,容易造成地表板結,或常使用機械進行平整,土壤被壓實,嚴重破壞土壤原有良好的團粒結構,在復原中引起土壤成分缺失,在地表易形成滯水層,導致植物生長不良。因而,在施工過程中,為保存好原有表土,機械進場時要使用倒退鏟車掘取表土,防止重型機械碾壓,掘取、平鋪表土作業不能在雨后進行,以避免在復原的地面形成滯水層。對于土質不好的綠地,應對土壤進行改良,改良深度含表層要達到80~100cIll為宜,以利喬木根系生長。通常采用客土、深耕和施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的團粒結構及營養成分,并設置暗渠等排水措施,確保土壤的透氣性。
2.3綠化種植要適時而作要掌握各種苗木的生長習性和種植要求。植物的生長是有其自然規律的,因此苗木栽植必須符合其生長規律要求。但有時為了完成任務而不得不進行反季節種植時,必須要有足夠的保護措施。落葉樹反季栽植則需帶土坨,土坨直徑為胸徑的6~10倍,澆水次數要較正常栽植增多,枝葉視品種進行不同程度的短截。若是常綠闊葉樹,應在挖掘前2周左右修剪約占1/3的枝葉。如果時間允許可做斷根處理,理想的是第一年春季斷根,第二、三年進行移植。在園林綠化中為獲短期效果,通常要移栽較大規格的樹種。一般選擇胸徑8 15cm的大規格苗木,處于樹木生長發育的旺盛期,移植這樣的大苗,恢復生長時問短,成活率高,產生效益快。
2.4 園林工程后期苗木的養護管理加強園林綠化工程后期養護管理是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管理與控制的保證。園林綠化工程工期一般不超過半年,而合同規定的綠化養護期為苗木2個生長季節,目的是確保苗木成活。在施工中能做到當天種植樹木當天澆透定根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根系與土緊密結合,利于根系發育。對于新栽常綠樹,尤其是常綠闊葉樹,常常在早晨向樹上噴水,有利于樹木成活。對于栽植較大的常綠樹或高大的落葉喬木,應設支柱支撐,以防澆水后大風吹倒苗木。常用通直的木棍、竹竿作支柱,長度視苗高而異,以能支撐樹的1/3 1/2即可。高溫、嚴寒、臺風季節,以遮陽、薄膜和支撐等方法加強對植物的防范措施。
3結束語
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的質量是項目建設的核心,是決定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成敗的關鍵,它對提高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均具有重大意義。一個精品工程,要通過設計、材料、施工工藝、場地、后期養護方面完美結合才能實現。作為施工方圖紙到手后,要根據設計、材料、現場、實際狀況從多方角度對圖紙進行完善,實現圖紙、材料、工藝、現場完美的融合,圖紙依現場地形實際變化和植物材料施工工藝景觀再造的需要進行調整和完善。嚴格執行標準,工藝要精確,軟硬景銜接,植物配置要和諧,修剪、栽植深度、樹穴整理、支撐、朝向、觀賞面等工序都要符合標準,使景觀效果在現,體現園林綠化工程質量。
參考文獻:
1、高洞清.園林樹木學[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1.
2、章竣華,劉瑋.園藝療法[J].中國園林,2009(7):19-23.
遼寧躍邁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遼寧沈陽 11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