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戰偉
摘要:針對化纖長纖織物在不同的溫度,和堿的作用下,織物經緯向的收縮比例,方便工藝設計者合理設計染缸的生產工藝。結果顯示滌綸織物在NAOH一定比例的作用下,隨著溫度的升高,經緯逐漸開始收縮,不同的溫度點,纖維收縮比列不一致,收縮比例快的溫度點,我們定為恒溫段點,達到一定溫度后,收縮閉合,此溫度點便是最高溫度點。
關鍵詞:滌綸長纖;梭織;前處理;收縮;溫度
Abstract: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process designer to desig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dyeing cylinder for the shrinkage ratio of chemical fiber long-fiber fabric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and alkali a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action of a certain proportion of NAOH, the warp and weft gradually began to contract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perature.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points, the fiber shrinkage ratio was not consistent, and the temperature with a fast shrinkage ratio was set as the constant temperature segment point. After reaching a certain temperature, the shrinkage closed, which was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point.
前言
滌綸長纖織物在實際染整加工過程中,容易發生直條皺,皺印等染色疵病,或者出現由于溫度設計不合理,纖維收縮不到位造成的手感不符,經緯密度不對。對后續的染整加工造成很大影響。原因在于工藝設計者對纖維的性能不了解,未做實驗,便下達工藝。收縮點未控制,保溫點未找到,收縮快的溫度點升溫比例太快導致。
本實驗在浴比恒定下,NAOH條件下,不同比例的滌綸織物在各種溫度下的收縮表現
1 試驗部分
1.1 材料
1.2 儀器及設備
小樣機 電子稱 量尺
1.3 試驗方法
1.3.1 白坯布平整機平整-取樣布(每種布樣取10塊)→每塊布上經緯向表明10cm→在每塊布上標明順序→進入小樣機→放入助劑→升溫到相應溫度→降溫→洗布→取出布樣烘干→測量每塊布經緯向長度
1.3.2 工藝處方
1.4 測試方法
1.4.1 測試每塊布收縮前和收縮后的比例 收縮前W 收縮后W0 測收縮率為
收縮率 = W-W0/W ×100%
1.4.2檢測丙烯酸漿料殘留
取每塊樣5G 加入0.02 % owf 陽離子染料 加熱至100度檢測,根據每塊布顏色的深淺判斷漿料殘留情況
2試驗過程
2.1規格 75DDTY/72F +40D PU *75DDTY/72F +40D PU
2.2規格 150D復合絲/144F+40DPU*75DDTY/72F+40D PU
2.3規格 80D SPH *80D SPH
2.4織物 規格 150D DTY/72F *75DT400
3 結果與論述
3.1?A 織物 規格 75DDTY/72F +40D PU *75DDTY/72F +40D PU
A 織物的經緯向收縮點從60度開始收縮,隨著溫度的升高,收縮加快,經向收縮在80到90度之間收縮最快,110度左右收縮已經完成。緯向收縮100度左右也已經完成。所以在設計溫度的收縮點時,一定要注意經緯收縮快的溫度段要設定保溫時間。
A 織物染色機預縮時的曲線可以按下圖進行設定
升溫曲線
3.2?B織物 規格 150D復合絲/144F+40DPU*75DDTY/72F+40D PU
B織物同A織物類似60度開始經緯收縮,70度-90度之間收縮比例較快,但整個收縮比例還是比較均勻,溫度到達105-100度收縮基本完成,但考慮到復合絲的存在,收縮閉合點我們提高5度-10度左右,這樣預定后,堿減量所得到的手感最好,并且顏色很深
所以我們可以按照以下設計收縮工藝
3.3 C織物 規格 80D SPH *80D SPH
C織物 經緯向在80度以前基本不收縮,80度以后才開始收縮,并且隨著溫度的增高收縮加快,100度-110度收縮最快,直到130度收縮基本完成,但需要保溫時間延長,增加收縮平衡,收縮完全到位。
3.4?D 織物 規格 150D DTY/72F *75DT400
D織物從70度以后開始收縮90度-110度收縮較快,經向125度左右收縮閉合,緯向105-110度收縮已經完成,T400面料自身的性能有彈性,更易產生皺型,所以在收縮過程中,一定要嚴格控制升溫速率。
參考曲線
工藝確定:滌綸面料產品多,結構變化多端,不管結構如何變化只要嚴格按照實驗室收縮曲線作業,生產出的面料都能避免很多染色問題
4.0 大生產工藝
注意事項:
織物進染色機前必須溫水進缸,40-45度,進布時應該緩慢進布,防止進布過快造成的布面折皺
進完布后不要立即加藥升溫,待布在缸內運轉正常后加藥生溫
運轉升溫時注意觀察布在缸內的布置情況,一般循環時間在110S左右
注意主泵壓力和導布輪速度匹配好
去油劑在加入時注意在75度加入,因為去油劑泡沫較多,加進去溫度如果過低,缸內泡沫很大,會嚴重影響布在缸內的走型。布運轉不暢,會產生直條皺,甚至造成堵布產生不可修復的雞爪皺
5 結論
滌綸織物采用實驗室織物收縮曲線進行前處理作業,完全符合大生產工藝要求,織物的布面平整,經緯密度符合,手感獲得率高。完全解決了全滌織物染整加工中產生的直條皺,皺印,使大生產更加穩定,回修成本低,利潤增加。
杭州東嘉宏實業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