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要:生物教學是活動的教學,教師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fā),創(chuàng)設生動的生物情境……。"教學情境是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是教師的一項常規(guī)教學工作,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則是教學改革的重要追求,把生活知識和學生之間架起一座相互溝通的橋梁。本文結合自身工作經驗來研究,觀察、分析課堂中教師對情境教學的應用,學生興趣的調動的現狀以及情境教學的使用原則等幾個方面,初步探索現實中職學生物教師課堂上情境教學的可取之處及需要改進之處。
關鍵詞:情景法;中職院校;生物學科;分析
通過不同類型的情境,既可以促進學生積極思維,又可了解學生對當堂教學內容的接受情況,及時進行教學反饋,以便教師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處理好教材,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積累這方面的教學經驗,對于充分認識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靈活性,對于從實際情況出發(fā),合理選用教學方法,都是有益處的。另外,強調多種教學方法的互相配合,特別要重視盡可能多地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F代化教學手段把形、聲、光結合起來,生動、形象、鮮明,感染力強,抽象的生物概念和原理,通過結合形象的畫面來講解,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和記憶。這是符合中職學生生物學科的認知特點的。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把視聽結合起來,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中職院校情景教學使用原則分析
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要求在教學中既要考慮如何使學生集中思維,培養(yǎng)其刻苦和鉆研精神,又要考慮如何調動其情感、興趣、愿望、動機、無意識潛能等對智力活動的促進作用。教師在鼓勵學生要刻苦努力時,很可能已經無意識地暗示了學生:你能力不行,所以要努力。這樣就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畏難情緒。如果我們能意識到這一點,就會把學生視做理智與情感同時活動的個體,就會想方設法地去調動學生身心各方面的潛能。 無意識與意識統(tǒng)一,智力與非智力統(tǒng)一,其實就是一種精神的集中與輕松并存的狀態(tài)。這時,人的聯想在自由馳騁,情緒在隨意起伏,感知在暗暗積聚,技能在與時俱增。這正是情境教學要追求的效果。
1、愉悅輕松體驗性原則
該原則根據認知活動帶有體驗性和人的行為效率與心理激奮水平有關而提出。該原則要求教師在輕松愉快的情境或氣氛中引導學生產生各種問題意識,展開自己的思維和想象,尋求答案,分辨正誤,這一原則指導下的教學,思維的“過程”同“結果”一樣重要,目的在于使學生把思考和發(fā)現體驗為一種快樂,而不是一種強迫或負擔。
2、師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則
該原則強調兩個方面:一是良好的師生關系,一是學生在教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情境教學的基本保證。教學本是一種特定情境中的人際交往,情境教學更強調這一點。只有師生間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師對學生真正做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前文所述的兩條信息回路才有暢通的可能。這意味著教師必須充分了解學生,學生也必須充分了解教師,彼此形成一種默契。而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自主性側重于教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自我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精神和創(chuàng)新精神。這一原則要求教師在情境教學中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使學生在完成學業(yè)的同時得到如何做人的體驗。它意味著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建立在學生積極、主動和快樂的基礎上。
二、中職院校情景法生物學科教學應用要注意的問題
情境是知識產生或應用的具體環(huán)境。情境教學是指在一定情景下所進行的教學活動。教學情境是指借助各種直觀手段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有利于豐富學生感知、啟迪學生探究、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激發(fā)學生學習情趣的為實現課堂教學目標服務的具體形象且富有情感性的教學環(huán)境和氛圍。
1、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情境
生物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fā)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之上。根據這一教學理念,作為教師,必須要重視學生的認知水平,尊重學生的學習起點,并在這個起點上來設計情境,使每位學生主動投入到適合自己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學習中去.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此時的課堂才能煥發(fā)出生命的活力。
2、情境創(chuàng)設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
教師發(fā)問除了照顧大多生物生外,還應針對個別學生給予關注,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學習生物的快樂。我們要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生物,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生物知識,不同的人在生物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這一提法反映了義務教育階段要面向全體學生,體現基礎性、普及型和發(fā)展性的基本精神。因而教師在情境的設置上,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注意情境中問題設置的層次性,不僅要讓那些優(yōu)等生在回答問題時體驗學習生物的快樂,同時也要為那些后進生設計一些相對簡單的問題,從而使我們的課堂成為全體學生共同體驗成功學習的課堂。
3、創(chuàng)設的情境應貼近學生實際
情境的創(chuàng)設,應盡量源于學生的生活,不脫離學生的實際,一旦情境遠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則除了要用情境來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外還要花時間向學生解釋這些問題情境是怎么回事,有時還不是一下子就能解釋清楚的。
4、創(chuàng)設的情境應引向生物本質
針對所創(chuàng)設的生物情境,通過學生的觀察與思考,要能提出與所授生物內容緊密聯系的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應有助于學生對相關生物知識的理解,有助于揭示生物的本質。
5、創(chuàng)設的情境應激發(fā)學生思考
創(chuàng)設的情境,要能吸引學生參與其中,要有趣味性、思考性、甚至挑戰(zhàn)性。有趣味性可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有思考性體現了問題情境的價值與出發(fā)點,而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情境,可使學生有急盼一試的沖動、頓悟之后的喜悅和回味無窮的情感體驗。
6、創(chuàng)設的情境應注重教學實效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習,提高學生的興趣,切忌嘩眾取寵。
三、中職院校情景法生物學科教學開展的幾點啟示
1、通過不同類型的情境實現生物教學目標
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還是相當全面的,其中通過在新課導入處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強烈的探究欲望;通過在教學重難點處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學會變通,體會到生物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通過在鞏固練習處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生物,生物就在身邊,同時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題意,盡可能地使學生產生發(fā)散思維,使學生采用多種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2、情境應面向全體學生
在這節(jié)課中,教師能基本照顧到大多數同學,被提問到同學中,既有前排的,也有后排的,既有成績好的,也有成績中等的和差的,并且絕大多生物生都能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這顯然打破了過去教師主只關注某幾個同學的狀況,情境照顧到大多生物生這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3、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設計情境
重視學生的學習認知水平,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并在學生的認知水平上來設計情境,使每位學生主動投入到適合自己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學習中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煥發(fā)出課堂的生命活力,這是值得借鑒的。
4、情境創(chuàng)設要考慮學生的差異性
課堂情境的創(chuàng)設中,讓不同水平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情境中來,讓每個學生都有問題可答,都能歡欣鼓舞的站起來,又能比較體面的坐下去,讓全體學生體驗成功學習生物的快樂。
6、情境指向要明確
指向清楚明確的情境,既疏導了學生思維的障礙,解決了疑難,又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同時也節(jié)省了寶貴的課堂時間。情境指向要明確,這也是每位教師提問時都應值得注意的地方。
教學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的情感氛圍?!熬场笔墙虒W環(huán)境它既包括學生所處的物理環(huán)境。恰到好處的創(chuàng)設出教學情境能指示學生的實際與所學知識之間的差距,引起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使學生的情緒處于最佳狀態(tài),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挖掘學生的潛能。教師科學的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不僅能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的是給學生學習新的知識作出了指引,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這是《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更是教育教學的最終目的。
參考文獻:
[1]張玉民.新課程教師組織合作學習和創(chuàng)新教學情境能力培養(yǎng)與訓練[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鄭勇,陶三發(fā),譚子剛.情境·探究·建構——課堂教學的最優(yōu)化[M].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
[3]李秀偉.喚醒情感:情境體驗教學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7.
[4]皮連生,劉杰.現代教學設計[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5]李吉林.談情境教育的課堂操作要義[J].北京:教育研究,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