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 蘭
(江蘇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南通226007)
隨著市場消費與競爭的不斷升級,家紡產業已進入高速發展中的結構性調整時期。目前,全國最大家紡電商生態產業鏈在南通,南通地區家紡電商銷售約300 億元,占全國50%,50%的賣家在南通;南通在全國產銷占比最大,產能占比25%,南通床上用品銷售額占比85.5%;全國最大的家紡產業集群也在南通,銷售企業3000 多家,從業人員達到50 多萬人,家紡產業集群已達千億級。此背景下家紡企業對于人才的需求的數量也逐步增加,對產品研發設計人員的綜合設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所以需要建設高水平的家紡設計專業群和課程群,積極應對南通千億級家紡產業向價值鏈高端發展,支持家紡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互聯網時代,尤其是社交網絡、電子商務與移動通信把人類社會帶入一個以“PB”為單位的結構與非結構數據信息的新時代。在教學內容上加入網絡數據收集、分析、預測,第一時間把握市場動向,結合線上線下,把在線開放課程等數字化資源教學引入家紡設計課程。
隨著智能家居的不斷開發應用,智能家紡也被帶入設計。對新材料的關注應用、對人性化細節設計的把握都成為教學的重要環節。如何把高科技與人性化設計相結合,成為家紡設計教學的重要環節。在教學中要不斷地把最新的設計理念、最新的材料更新、最新的工藝手法都應用于教學內容之中。
以堅持面向行業、服務地方經濟的定位原則,開展技術經濟服務,加強行業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提高服務區域經濟和行業發展的能力,校企協同通過真實的工作項目邊講邊學,邊學邊做,學做合一,為全面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我們應當吸收各民族的文化精髓,弘揚手工印染、刺繡等各民族的優秀手工技能,按照現代的認知和需要來詮釋、創新自己的傳統文化,并使之走向世界。對歷史的傳承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未來的設計師所面臨的艱巨任務,我們有信心做好,也有能力做好。
與國外的藝術設計類專業相比,內地藝術設計類專業的國際化、時尚化程度較低。教學中信息資源單一,學生的思維空間受限,缺乏國際視野,學生缺乏更為廣闊的實踐平臺。所以在課程建設過程中需要增加國際交流,走向世界,汲取國際優秀設計創意。
突破了傳統設計課程局限于花型圖案或款式造型的設計能力培養的狹隘層面,注重了藝術設計與材料、工藝技術的融合,注重了設計技能與商業實踐的融合,注重了學生創新實踐與創業潛能激發。課程從藝術、設計、技術、工藝等多元角度,追隨工藝時間的軌跡,跨越設計空間的領域,聚焦設計與工藝,融合藝術與技術的教學理念進行設計,采取專業教學與商業經營結合模式,采用工作室設計團隊建設,國際化的時尚文化交流貫穿課堂的做法,針對自生專業創新能力培養體系不夠完善,人才培養復合化程度不高,重藝、輕技、缺商、弱創的構成結構所導致的學生綜合能力不足、發展后勁缺乏、創業能力不強問題,確定“藝技融合”、“藝商融合”、“藝創融合”改革切入點,以滿足家紡創業產業轉型升級后的人才需求。
借鑒美國STEAM 教育將藝術與科學、技術、工程結合,重構課程體系,基于成果導向反向設計、逐層分解、頂層設置四類典型綜合設計項目。中層面向家紡全產業鏈,開設“創意設計”、“技術實施”、“商務運營”跨界課程,基層立足基本知識、技能與素養,開設藝術修養、科學文化、創新訓練基礎課程;將藝、技、商、創在基層組合、中層結合、頂層融合。進行跨課程、跨學科、跨領域的課程建設探索對課程內容和教學設計的組織和重構,實現“善設計、精工藝、懂市場、會創新、能創業”的復合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
校企共建課程資源,依托“企業項目+典型任務”的專題課程內容,擬定典型工作任務與工作流程,分析歸納出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與工作態度。課程以真實的工作任務或產品為載體設計教學過程,引入真實行業和企業項目教學案例,擬定典型工作任務與工作流程,結合企業真實工作任務開發形成學習任務。課程教學團隊校企融合,打破不同學科、不同技能間的壁壘,組建跨學科、跨企業、國際化融合的師資團隊,打造“雙跨界+雙能力”的雙師創新教學團隊,形成“專兼結合,兩棲流動”校企雙一線雙導師運行機制。任課教師具有優良的“雙師素質”,教學場所以“專業教室+校企工作室”為依托,以工學交替方式(工作室制)實施課程教學,主張課堂教學和企業實踐相互結合的方式進行,能將課程與實際緊密結合,優化課程體系。
全過程貫穿“線上+線下”的混合式教學,線上線下“兩線”全過程良性互動;課程實行線上慕課和線下實踐混合式教學模式,以翻轉課堂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構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開放型課堂。線上采用中國大學MOOC 在線開放課程和手機APP 學習客戶端,使學生完成課前預習、課堂互動和課后評價,線下進行項目任務實訓和練習。實現跨時間、跨空間的資源共享,完成課前、課中和課后的師生的互動和交流使得線上線下教學能夠優勢互補,有機融合。同時搭建“線上線下”實踐平臺,形成線上接單、線下設計、線上交付的實踐路徑,將線上設計任務與線下課程項目任務結合,建有一批線上線下研發中心和設計工作室,探索市場化的運營模式,實現人才培養、社會服務、創業孵化的融合。
多年來我們培養的是面料設計師、款式設計師、產品工藝師。在互聯網+智能化家居時代,培養家居生活美學設計師、家居產品搭配師、國際時尚顧問、智能家居設計師、家居家紡家具行業的未來企業家將是專業人才規格提升的新目標。無論是在目標定位,還是課程體系、實踐平臺建設乃至具體專業教學方法手段,需要我們要立足中國傳統,未來繼續建設混合式教學的家紡設計課程(群),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復合型設計人才,夯實專業內涵,提升品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