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星 高玲

摘要:目的:分析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優質護理的效果及對SAS評分的影響。方法:選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治療的90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根據數字表達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應用一般護理,觀察組應用優質護理,比較兩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SAS、SDS評分。結果:觀察組護理后SAS、SD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SAS、SDS評分低(P<0.05)。結論: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后,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得到明顯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臨床護理質量,促進臨床護理效果提升。
關鍵詞:尿毒癥;血液透析;優質護理;負面情緒
慢性腎衰竭發展至終末階段,會導致尿毒癥的發生。尿毒癥的發病機制為代謝產物等毒物在機體內長期累積,隨病程延長,病情逐漸加重。當前,尿毒癥的首選治療方法為血液透析,可有效延緩病情發展,促進生存質量提升[1]。血液透析治療具有病程周期長的特點,對患者造成較大的經濟壓力,患者經常出現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嚴重的情況下甚至產生輕生的念頭。為此,本研究將優質護理應用于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過程中,通過科學的護理措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治療的90例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根據數字表達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35~71歲,平均年齡(55.6±3.9)歲。觀察組男27例,女18例;年齡37~73歲,平均年齡(56.4±3.5)歲。兩組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的一般資料納入軟件SPSS20.0系統發現,差異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45例患者接受一般護理,具體護理內容如下: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病情調節透析指數,提前向患者說明血液透析治療中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并做好預防措施。
觀察組45例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具體如下:(1)健康宣教。通過一對一教育的方式向患者介紹尿毒癥相關知識、血液透析治療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向患者分發健康知識手冊,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升。(2)心理疏導。護理人員應加強和患者間的溝通、交流,根據患者的文化水平、個性特點、心理狀況進行針對性疏導,正確排解焦慮、抑郁等情緒。(3)社會、家庭支持。尿毒癥患者在接受透析治療過程中難免會產生消極的情緒,護理人員需叮囑親朋好友適時鼓勵、安慰患者,幫助尿毒癥患者更加堅定治療的信念。
1.3 觀察指標
選用漢密爾頓量表對焦慮、抑郁(SAS、SDS)等負面情緒進行評分,各項評分為20分,分數越高,說明負面情緒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20.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對比和檢驗值計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SAS、SDS評分明顯比對照組SAS、SDS評分低(P<0.05)。見表1。
3討論
尿毒癥屬于一種腎功能代謝障礙性疾病,具有不可逆的特點,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極大威脅。在長期治療過程中,患者承受著身體、心理的雙重壓力,對生理調節機制造成極大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將優質護理應用于尿毒癥血液透析治療過程中,在整個護理服務環節中融入“以人為本”的理念,將健康宣教、心理疏導、社會支持作為主要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更好排解情緒,提高治療依從性,降低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
綜上所述,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優質護理后,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均明顯改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臨床護理質量,促進臨床護理效果提升,值得積極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蔣希,劉濤,張薇.優質護理和常規護理在尿毒癥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中的臨床護理效果對比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20,30(5):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