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瑜
3~6歲是幼兒秩序感發生、發展的敏感期,這個時期幼兒的可塑性較強。家長和教師要根據幼兒這一時期的特點,在日常生活中對幼兒進行教育,培養幼兒的語言行為習慣、生活衛生習慣和學習習慣。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成人要“注意語言文明,為幼兒做出表率,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我們要通過營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幼兒園環境和社會環境,為幼兒做出表率,在日常生活中滲透禮儀教育,讓幼兒通過親身感受、體驗,在潛移默化中養成文明的語言行為習慣。
例如,家長要結合情景提醒幼兒一些必要的交流禮節,如對長輩說話要有禮貌,要主動與教師、同伴打招呼,學會說請、謝謝等文明禮貌用語,放學時能主動與同伴、教師告別,等等。教師要抓住教育契機,隨時隨地開展文明禮儀教育,如提醒幼兒午休時要安靜入睡,進餐時不能大聲喧嘩,與別人講話時眼睛要看著對方,等等。
家長和教師還要提醒幼兒遵守集體生活的語言行為規則。比如,在別的幼兒玩游戲時,幼兒要征得別人的同意才能參與別人的游戲;在別人講話時,幼兒不能隨意打斷別人講話等。教師要肯定與表揚幼兒的講文明行為,及時糾正幼兒的不文明行為。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在各類活動中商議、討論,建立游戲規則或班級公約,讓幼兒認真遵守規則,從而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

教師還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開展階梯式的禮儀教育,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行為習慣,從生活細節、教育細節上正面塑造幼兒良好的品質,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標志之一,也是其他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基礎。教師和家長應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幫助其形成終身受益的生活方式。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一日生活時間安排應有相對的穩定性與靈活性,既有利于形成秩序,又能滿足幼兒的合理需要,照顧到個體差異。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共同設計生活作息時間表,用幼兒熟悉的圖文表征提醒幼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時間表的內容,如起床、洗漱、來園、游戲、學習和睡覺等。教師要建立良好的規則,逐步引導幼兒學會自我管理,讓幼兒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培養幼兒良好的作息習慣。例如,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午睡習慣,教師要讓幼兒在睡前將衣物整齊擺放在固定位置,入睡時可以采用右側臥睡或仰睡的睡姿,起床后要整理被褥;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如廁習慣,教師要讓幼兒主動如廁,在如廁前自覺沿著廁所的排隊線排隊,做到不吵鬧、不擁擠、文明入廁,如廁后要主動沖水,會使用廁紙并自己整理衣褲;為了培養幼兒良好的飲食習慣,教師要教導幼兒如何正確使用餐具,并通過繪本故事、詩歌等讓幼兒明白糧食來之不易,教導幼兒不偏食、不浪費。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與身心發展規律,通過自制繪本、繪畫、播放卡通視頻、創編游戲等方式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教師可以播放卡通視頻,讓幼兒知道哪些是好的習慣和不好的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創編游戲,讓幼兒扮演游戲中的警察角色,讓幼兒通過約束其他幼兒的不良行為,培養自身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不斷引導幼兒,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讓幼兒真正地把良好的習慣內化到自覺行為。例如,小班幼兒還未養成洗手的習慣,教師應該幫助幼兒建立秩序感,讓幼兒排隊洗手,相互監督和提醒。教師還要注重貼上標識,讓幼兒不隨便亂扔毛巾;在水龍頭旁貼上標識,讓幼兒不要忘記關水龍頭,培養幼兒節約用水的意識。
教師要為幼兒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讓他們在快樂的童年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教師應遵循區域設置的五項原則劃分班級區域,創設不同的區域環境。例如,教師要把吵鬧的區域和安靜的區域分開,在需要保持安靜的區域布置沙發、地墊、帳篷、紗簾、花瓶、小綠植、隔斷、抱枕等裝飾環境,讓幼兒感受到這是一個相對安靜、有獨立空間的地方。教師還可以在區域內張貼提示性的圖紙,比如在走廊張貼規則圖,提醒幼兒在班級輕輕走、慢慢行;在幼兒公共區域張貼習慣流程圖,加強幼兒的習慣養成教育;在儲藏柜張貼標簽,讓幼兒按照標簽分層、分類擺放個人生活物品,便于幼兒取放和使用;在建構區張貼照片、圖文、數字等,讓幼兒按照積木的大小、形狀等分類擺放。
教師要制訂科學、合理的培養目標和計劃,在實施過程中嚴格要求幼兒,充分尊重幼兒,采取適當的方式方法,引導幼兒主動配合。比如,在課堂中會有幼兒搶著發言,此時教師應該正確引導幼兒,讓他們遵守紀律,讓幼兒學會遵守規則。
教師要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更好地約束幼兒的言行,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習慣。
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長、教師之間要相互配合、及時溝通,保持一致的教育態度和教育目標。教師要讓家長了解幼兒目前的學習情況,幫助家長了解、配合幼兒園的要求,保證教育的一貫性和一致性。比如,教師發現幼兒的握筷姿勢不正確后,要請家長關注幼兒的吃飯握筷習慣,幫助幼兒糾正錯誤的握筷姿勢。家長要讓幼兒學會自己整理玩具、愛護物品并保持整潔,為幼兒創設相對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讓幼兒了解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家長還要以身作則,發揮自身的榜樣作用,多肯定和表演幼兒,增強幼兒的自信心,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


6歲之前的幼兒處在感知、認知的重要階段,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影響幼兒的一生。幼兒園和家庭要協同配合,通過家園共育,培養幼兒良好的習慣,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蘇州市吳江區八拆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