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淑姝
游戲是每個幼兒學習知識、啟蒙智慧的重要途徑,是釋放幼兒的天性、培養幼兒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在生活教育背景下,教師要利用各種游戲,開展各種幼兒教育活動,掌握幼兒的心理變化,了解幼兒的思維動態,將知識教授與游戲活動相結合,豐富幼兒的知識儲備,真正踐行生活教育理念,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據筆者了解,部分幼兒教師十分重視知識教育,其教育內容與幼兒實際生活脫節,教學方式呆板枯燥。這不利于幼兒接受知識、理解知識,一定程度上容易讓幼兒產生抵觸心理,對幼兒教育造成消極的影響。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中的核心理論之一,其核心觀念是生活即教育。教師要在生活中融入教育,合理設計教育內容,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對生活進行探索,鍛煉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筆者認為,教育是一種影響人類身心發展的社會活動,生活是人類生存過程中各項活動的總和,兩者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在生活中,幼兒缺少教育會變得盲目、迷茫;在教育中,幼兒沒有生活會變得無聊、無趣。在生活教育視野下,教師開展各種游戲化課程,有助于幼兒接受更生動的教育,幫助幼兒更好地生活。游戲化課程是實現生活教育的重要渠道,它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可以加強幼兒日常生活與幼兒園教育之間的聯系,讓幼兒教育更加豐富多彩,讓幼兒更愿意主動學習、主動探索。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教師要促進幼兒健康、社會、科學、藝術、語言這五大領域能力的發展。在生活中,幼兒容易受周圍事物的影響,好奇心重,喜歡游戲,對未知的世界充滿探索欲和求知欲,習慣于通過各種模仿行為來學習各種知識。在教育工作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幼兒,抓住幼兒不同年齡段的不同特點,引導幼兒主動感受生活,通過構建生動有趣的游戲化課程,幫助幼兒理解知識、積累知識、運用知識,培養幼兒的抽象思維,鼓勵幼兒自主學習、在游戲中掌握各種生活技能。因此,教師要將生活教育和游戲化課程相結合,提升幼兒教育的效果,挖掘幼兒的潛能,為幼兒提供更多的發展空間。
部分農村地區幼兒園的設施相對落后,幼兒園的相關教育制度不夠合理,部分教師的教育理念有待更新,農村幼兒園的教育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校園硬件條件差。據筆者調查,部分農村地區的幼兒園位置偏僻,園區可用的游戲設備數量較少、種類單一、安全系數不高。教師缺乏游戲教學所需的各種材料,能開展的游戲活動類型有限,實施游戲化課程困難重重。
二是一些家長不理解游戲化課程教育的重要作用。游戲化課程與傳統的知識課程不同,是一種新型的、寓教于樂的教育模式。在農村幼兒園中,多數幼兒家長不理解游戲化課程的重要作用,認為教育是教師多給幼兒講授文化知識,并非與幼兒一起玩游戲。在實施游戲化教育時,教師難以得到家長的支持,這不利于幼兒教育的改革。
三是教師水平參差不齊。部分農村幼兒教師沒有經過專業的教育培訓,綜合素質相對偏低。在游戲化課程教育中,教師不但要保證幼兒的人身安全,還要設計合適的游戲內容,仔細規劃游戲的各個環節,以確保游戲化課程的順利開展。這對幼兒教師的要求較高,部分農村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能力仍有待提升。
一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在幼兒教學中,教師將課程游戲化,一方面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另一方面能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充分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自主學習的意識。在游戲中,幼兒可以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感受到輕松自在的學習氣氛。這有助于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和興趣,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鍛煉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幫助幼兒更好地學習知識。
二是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據筆者觀察,在幼兒家長的過度保護下,幼兒會喪失實踐的機會,這阻礙了幼兒的全面發展。在生活教育視野下,教師可以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化課程,鍛煉幼兒的體質,讓幼兒收獲游戲的快樂,提高幼兒的理解力和執行力,促進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同時,在游戲化課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實操性較強的游戲內容,通過幼兒完成任務等方式,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參與游戲的過程是幼兒不斷實踐、自主探索的過程。游戲化課程有助于提高幼兒的觀察水平,幫助幼兒對事物產生更清晰、更全面的認知,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
三是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幼兒心智發育不成熟,對團隊合作沒有概念,不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游戲化課程,鼓勵幼兒互相交流、互相幫助,引導幼兒認識自身價值、肯定他人價值。在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意識,讓幼兒明白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幫助幼兒理解團隊合作的本質,培養幼兒的團隊精神,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引導幼兒主動游戲
在實施游戲化課程的過程中,教師要注重保持幼兒對游戲的新鮮感,鼓勵幼兒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當幼兒對某種游戲器材或某種游戲失去興趣時,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調整課程方案,運用各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開發游戲器材的新玩法,或是對傳統游戲進行創新,鼓勵幼兒參與舊物新玩、自創游戲等活動,以此保證幼兒對游戲的新鮮感,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游戲化課程。

在游戲化課程中,教師看似是在帶幼兒玩耍,實際上是通過各個游戲環節,抓住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導幼兒完整地進行整個游戲,從而達到培養幼兒合作能力、提高幼兒表達能力、挖掘幼兒各種潛能等教育目標。在設計游戲內容時,教師要重視幼兒的參與感,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鼓勵幼兒設計和規劃游戲環節,支持幼兒動腦、動手、動口,發揮幼兒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幼兒的創新能力,提高幼兒游戲的參與度。
(二)發展戶外游戲
在生活教育視野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本地資源,科學創設各種游戲化課程。以筆者所在的農村幼兒園為例,園區空間大,適合開展各種幼兒戶外游戲。在缺乏游戲器材的情況下,筆者積極開發園外的教育資源,利用鄉村隨處可見的植物、家禽等充當教學素材,對幼兒進行了各種自然科學教育。筆者將幼兒帶出教室,告訴他們各種植物的名字、習性、生長環境等知識點。通過開展“猜猜我是誰”主題游戲活動,筆者描述各種動植物的特點,讓幼兒猜一猜這是哪一種動植物,或是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扮演一種動植物,筆者對其進行猜測。
(三)進行家園互動
教師要重視家園互動的教學模式,開展內容豐富的親子游戲活動。筆者在征得幼兒家長同意的前提下,開展“發現新事物”的主題游戲,鼓勵幼兒和家長一起觀察鄉村中的動植物,以小組競賽的方式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形式多樣的親子游戲不僅有助于家長理解游戲化課程的教育意義,打破家校之間的屏障,而且可以讓幼兒更好地接受生活教育,引導幼兒理解父母的辛勞,增進親子間的關系,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四)提高教育水平
幼兒園要重視教師的培養工作,定期對幼兒教師進行各種培訓,與其他幼兒園展開各種合作交流學習活動,引導教師學習新的教育方式,提高教師的教育能力。教師要加強教育理論學習,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通過互聯網等途徑進行專業學習,吸收好的教育方法,觀摩游戲化課程示范教學活動,多和其他教育工作者接觸,豐富自身的教育經驗,充實自身的教育知識,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在實施游戲化課程時做到游刃有余,提高幼兒教育的水平。
在生活教育視野下,教師要深入挖掘游戲化課程的教育內涵,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明確教育的目的,理解生活教育的理念,根據實際教育環境,善于發現、善于利用、充分發揮農村幼兒園的優勢,提高幼兒教育的效果。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袁莊鎮沿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