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娟

如何借助體育教學提高幼兒的整體素質,是幼兒體育教師需要積極探索的問題。幼兒教師推進體育游戲教學工作,有利于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調動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培養幼兒良好的思維能力和運動能力。為此,本文將從開展素質教育的角度出發,探究如何將體育游戲有效地運用于幼兒體育教學中。
(一)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游戲教學法要求教師將生動有趣的游戲與課堂教學相結合,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采用游戲教學法開展幼兒體育教學,可以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達到增強幼兒身體素質的體育教學目標,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同時,體育游戲還可以磨煉幼兒的意志,增強幼兒的自我效能感,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協作能力,讓幼兒在游戲中互幫互助,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
(二)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提高
體育游戲既具有趣味性,也具有一定的競技性。幼兒在參與體育游戲時不僅要遵守游戲規則,還要學會與同伴相互配合,這可以有效地鍛煉幼兒的規則意識,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同時,在小組互動游戲中,幼兒的合作意識也會不斷增強,協作能力也可以得到提升,這有助于促進幼兒各方面素養的提升。
(一)要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
在幼兒教育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始終堅持幼兒的主體地位,注重發揮體育游戲的功能和價值,有意識地通過體育游戲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給予幼兒關懷、尊重與幫助,讓幼兒在溫暖、友愛的環境中茁壯成長。幼兒園開設體育課的目的是鍛煉幼兒的身體素質,增強幼兒的體質,給幼兒傳授基本的體育知識和提高幼兒的體育技能,在開展幼兒體育教學時,教師應培養幼兒良好的學習態度,充分尊重幼兒的個體差異,根據幼兒的興趣特點開展體育游戲活動,讓幼兒能積極參與體育課堂游戲,加強與教師、同伴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幼兒感受體育游戲的樂趣。
例如,在幼兒園大班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網魚》的游戲教案。具體玩法為:兩個幼兒當網,其他幼兒當魚,一個接一個牽著手一起唱兒歌:“一網不撈魚,二網不撈魚,三網撈到一條魚?!背阶詈笠粋€字的時候,每個幼兒都必須停下,同時將漁網撒下,被網住的幼兒不能動。這個游戲簡單且充滿趣味性,能激發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地位,有利于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提高。
(二)選擇具有創新性的體育游戲
在幼兒教育階段,教師要采用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體育課堂,培養幼兒的創新能力和思維能力,讓幼兒在參與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有所收獲。教師通過體育游戲開展體育教學,還可以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分工與合作,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游戲“玩繩子”中,教師可以先帶領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做熱身操,再讓幼兒隨著音樂自由玩繩子,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繩子的新玩法。這個活動的目的是引導幼兒探索繩子的多種玩法,通過玩繩子進一步發展幼兒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促進幼兒創造性和發散思維能力的提高。
(三)選擇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體育游戲
幼兒體育教學要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身體特征和運動水平。教師要深入了解幼兒的興趣需求和思維方式,選擇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特點且運動量在幼兒身體承受范圍內的體育游戲,調動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積極性,提升幼兒的身體素質,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四)選擇貼合幼兒實際生活的體育游戲
教師要選擇貼合幼兒實際生活的體育游戲。首先,教師要選擇一些廣受幼兒歡迎的游戲,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革和創新;其次,教師要選擇具有趣味性和多樣性的體育游戲,創新玩法,以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最后,教師還可以創新改編一些民間傳統體育游戲,這既能培養幼兒各方面的能力,又能讓幼兒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在端午節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劃旱船游戲,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喜歡的圖案并粘貼在教師準備好的旱船上,然后讓同組的幼兒相互配合,在規定的時間內傳遞旱船,最快跑到終點且旱船保存相對完整的一組,即為獲勝方。這種游戲既能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又能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鍛煉幼兒短跑接力的能力,讓幼兒在游戲中感受傳統節日的魅力,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促進幼兒綜合素養的提升。

(五)體育游戲開展時間要合理,保障幼兒安全
幼兒體育教師要合理安排體育活動的時間。首先,教師要根據天氣選擇恰當的活動時間,讓幼兒可以在舒適的環境下進行體育鍛煉;其次,教師要合理安排體育游戲的時長,讓幼兒勞逸結合;最后,在幼兒進行體育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安全問題,切實保障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總而言之,體育游戲不僅可以培養幼兒自主學習、思考的能力,還能鍛煉幼兒的肢體協調性、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教師采用體育游戲的方式開展體育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幼兒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增強幼兒的體質,提高幼兒的綜合素養,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在體育游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將體育游戲與教學內容相融合,進而實現幼兒體育教育的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川東農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