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海娟


幼兒在幼兒園中健康成長是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為增強幼兒的體質,提升幼兒的交往能力,滿足幼兒戶外活動的需求,幼兒園通常會開展一系列的戶外活動。但考慮到幼兒年齡小、容易受傷等特點,幼兒園在開展戶外活動時,必須做好相關的安全調控工作。本文將從影響幼兒園戶外活動安全的因素和提高幼兒園戶外活動安全性的途徑兩方面進行分析。
(一)戶外活動場地
筆者考察分析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發現,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主要有以下幾個不安全因素。
1.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的大小不合適。場地過大,幼兒在活動時容易超出教師的控制范圍;場地過小,幼兒集體活動時的空間比較擁擠。這都容易導致幼兒發生摔倒、碰撞等安全問題。
2.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位于開放小區的內部或道路旁邊等位置,且活動場地不封閉。小區里的寵物、過往車輛、陌生人等,都有可能威脅幼兒的生命安全。
3.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過于簡陋,地面粗糙、不平整,地面上有積水或大量粉塵,場地中障礙物和轉角多等,這些問題都易導致幼兒摔傷、碰傷。
(二)器械設施
部分幼兒園會在戶外活動場地中放置器械設施,如滑梯、平衡木、秋千等。這些器械設施的設置和管理對幼兒戶外活動的安全也有著很大的影響。
有些幼兒園的戶外活動設施破舊損壞,或質量不合格,本身存在安全隱患。例如,有些滑梯踏板的螺絲松動,幼兒在玩耍時面臨著踏空摔倒的危險。
有些幼兒園的戶外活動器械設施擺放或安裝位置不合理,器材擺放過多過密,會壓縮幼兒戶外活動的空間;器材安裝的位置不合理,比如沒有將秋千安裝在空曠處,滑梯落點距離障礙物過近等,容易導致幼兒發生安全事故。
有些幼兒園缺少戶外活動的保護設施。例如,一些攀爬類的運動器材必須配置保護設施,如安全繩索、保護墊等,避免幼兒在攀爬時發生墜落事故。
(三)教師的業務能力
教師要有安全保護的認知和技能。在組織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教師要將幼兒集中在自己可控范圍內活動,讓幼兒聽指揮,不亂跑。
教師還要有預見和規避安全事故的能力,要明確體育活動中的防護重點,在組織幼兒開展做操、跑步等活動時,避免因動作錯誤導致幼兒出現摔傷、扭傷等情況。
教師的職業素養也影響著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安全性。部分幼兒教師的工作態度差、積極性不高,在看護幼兒活動的過程中容易偷懶或注意力分散,沒有及時注意到幼兒在活動中出現的安全問題。
(四)戶外活動的內容
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內容要積極安全且具有趣味性。有些幼兒園為了吸引生源,形成特色,增設了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課程。例如有的幼兒園在中小班戶外活動中設置跆拳道等項目,幼兒骨骼、肌肉等發育尚未成熟,這些項目增加了幼兒受傷的風險。
(五)幼兒自身因素
幼兒在進行戶外活動時,動作幅度大,活動范圍廣,穿著要靈活輕便,如鞋子要舒適和腳,鞋帶要系好,衣帽要寬松等。這些細節也會給幼兒的戶外活動帶來安全隱患。
幼兒要聽從指揮,規范地進行戶外活動。幼兒的規則意識較弱,好奇心強,這就需要教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引導幼兒,保證幼兒戶外活動的安全開展。
(一)合理規劃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
幼兒園要從場地布局的合理性、安全保護措施等方面進行調控,盡量選取平坦寬闊的空間作為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有些幼兒園受實際因素的影響,無法打造理想的幼兒活動場地,則需要仔細分析現有場地的優缺點,做好規劃。例如,幼兒園可以將相對平坦開闊的區域劃分為跑跳區,將地面粗糙、平整度不夠的區域設置為攀爬區或平衡類項目訓練區,在崎嶇復雜多轉角的地方布置迷宮等趣味設施。
在活動場地的布局方面,幼兒園要避免過多器械擁擠扎堆的現象,在跑跳區域盡量減少器材設施的布置,將大滑梯、組合攀爬設施等大型器材放置在寬闊的位置。場地較小的幼兒園,可分散布置體積較小的活動設施,如平衡木、爬行筒等。
對于一些危險性較高的項目,幼兒園應設置足夠的防護器具,如攀爬項目的安全繩索,輪滑項目的護膝、頭盔,跳躍類項目的防摔安全墊等。除此之外,幼兒園相關工作人員還應每日檢查戶外活動場所和設施,如發現設施損壞、地面積水等情況,應及時處理,確保幼兒戶外活動的安全性。
(二)嚴格管理幼兒園戶外活動器械
幼兒園要從器械自身的安全性、器械使用的規范性、器械取用管理措施等方面管理器械。
幼兒園所配備的活動器械必須是正規廠家生產的,要符合國家檢測標準,不能存在損害幼兒健康或存在使用安全等隱患。
幼兒園投放新器械時,教師應在使用前,認真教會幼兒熟練使用,避免幼兒因操作不當受到傷害。
幼兒園戶外活動器械的管理應嚴格規范,取用有序,協調分配,不應出現器械過少導致分配不均、器械過多導致無法監管使用、器械取用混亂等情況,避免幼兒因爭搶器械引發安全事故。
(三)設置戶外活動標志和標牌
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特點,從活動區域的功能、目的、使用注意等方面在活動區域設置造型可愛、色彩鮮明、內容簡單易懂的標志標牌。例如,在攀爬設施旁張貼提醒幼兒小心跌落的示意圖,在跑跳區域張貼指示幼兒跑動方向的卡通箭頭等。教師還要為幼兒講解標志、標牌,幫助幼兒加深記憶,讓幼兒在活動時能遵從標志、標牌的指示。
(四)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教師應在活動前后幫助幼兒建立規則意識,糾正幼兒的不良習慣。例如,教師可以通過講述小動物因打鬧而受傷和不聽指揮造成混亂的故事,提醒幼兒在活動中不要打鬧、不要亂跑,要聽從指揮。在活動中,教師要認真觀察幼兒的表現,對于違反規則的幼兒要多加引導,培養幼兒遵守規則的意識。
教師要在日常教育中反復強調規則的重要性,培養幼兒遵守規則的習慣,讓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戶外活動習慣,從而保障幼兒戶外活動的安全性。
(五)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
幼兒園要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的職業素養,以增強教師的責任心。教師應豐富自身的安全知識,提高防控風險能力。在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幼兒的活動情況,保證幼兒的安全。
幼兒園應提高對幼兒戶外活動安全的重視,全面分析幼兒在戶外活動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保障幼兒的安全。教師要做好日常安全監管工作,確保幼兒能在戶外活動中獲得良好的體驗,促進幼兒的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