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福章
摘要:新高考改革如火如荼,面對新形勢,語文教學方式會有怎樣的變化,這是每個語文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通過不斷學習打磨,將自己的心得連綴成文,以期拋磚引玉。
關鍵詞:新高考;語文教學
一、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
為了適應新高考語文改革,作為老師的我們,需要運用新型的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不斷的進行改革與創新。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轉變學生對高中語文教學工作的認識,認清高中語文學習中的主客體。傳統的教學模式,高中語文老師經常會“滿堂灌”,老師在課堂上講很多學生們應該掌握的知識點,認為這樣能夠最大程度地節省時間,給學生們灌輸所需要學習的內容,然而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的束縛了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的提高。因此,在新高考下語文教學手段的探究過程中,應該對以往的觀念有所轉變,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感悟。
二、積極發揮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的學習
縱觀整個高中語文教學,老師發揮的作用不言而喻。在高考語文改革的背景下,更應該著重充分發揮老師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啟發式教學的作用,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學習。我們都知道應該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高度重視學生們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這與老師們的啟發式教學并不沖突,而且是相輔相成的。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有利于學生們更好的學習高中語文,在此過程中,為了避免學生們多走彎路,就需要老師正確的發揮引導作用,為學生們的前進道路點亮啟明燈。
三、改善語文教學方式,提升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對于任何階段的學生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不斷提升學習效率,能夠讓學生們在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方式的創新探究的過程中,應該不斷地改善教學方式,從而不斷地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率。我們可以采用探究式的教學,在充分發揮老師們的引導啟發的基礎上,高度重視學生們主體性的發揮。通過老師拋出的磚引來學生思想碰撞下的玉,同學們自行的進行學習內容的探討與研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遇到了難題再反饋給老師,再由老師做出統一的講解。探究式教學的運用,能夠很好地提升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效率,同時還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才能更好地掌握所要學習的知識點。
四、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主動參與學習
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對于老師教學而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老師要不斷地提高學生對高中語文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通過學生自己的不斷探究與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點。對于發揮學生學習的能動性,需要老師們在轉變教育理念的基礎上,充分的肯定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對學生們采取更多的引導,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讓同學們更多的主動去探究性學習。
五、培養良好學習習慣,養成正確的學習思維
辯證法告訴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方式。作為老師的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學生之間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因材施教。以前,為了提高分數,許多高中老師喜歡讓學生刷題,學生們往往感到枯燥,學習習慣好的學生往往覺得刷題重復且收獲小,他們喜歡新題難題。反之一些同學又覺得所刷之題存在難度,就不愿意刷題。所以這樣的教學方式,不會太多的考慮學生們的實際情況。針對這一問題,就需要在改革與創新中,采取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方式,對于不同的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養成正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
六、開展豐富多彩閱讀活動,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語文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學科,她關乎學生們的文化底蘊與文學修養。我們從小接受語文,可是為什么還是有很多同學語文成績不好。我想,應該式閱讀面、閱讀量的不同造成的。高中語文的學習更要注意到學生的閱讀活動的開展,要不斷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傳統的高中語文教學,老師會要求學生們掌握課本中考試會涉及的內容,從而忽略課外知識的拓展與視野的開闊。語文新高考標準要求學生要閱讀更多更廣,著就需要老師們更多的關注同學們的課外閱讀,不斷地拓寬同學們的知識面,讓學生們能夠有一個更為開闊的視野。我們可以帶領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同時還應該注重發生的時事政治,讓學生了解國內國外最近發生的時事熱點。這些對于學生閱讀面的拓展,都會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以上是我一些比較粗淺的認識和看法,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語文教學想取得更好的效果,還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要我們教師一步一個腳印去做,切不可好高騖遠。我想,每一個善思善變的語文教師,都能借改革的東風,謀語文教學之路,高中語文教學也一定能守得云開見月明!
參考文獻:
[1]張海碧.淺談新高考改革中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方法[J].課程教育研究,2019(44):38.
[2]朱蓮英,王德堂.高三語文教學的困境與出路淺探[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05(004):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