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客戶身份識別手段的電子化發展,商業銀行應把握技術革命契機,引入人臉識別技術提供優質服務。在對人臉識別技術展開分析的基礎上,對技術在商業銀行業務開展、網點監管等不同類型場景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究,發現技術的應用能夠提高銀行業務開展效率、規范網點運營和加強銀行安全防護。通過分析技術應用發展方向,提出銀行未來應拓寬人臉識別的應用領域,推動銀行管理技術的精準化、智能化和安全化發展,希望能夠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人臉識別? 商業銀行? 業務場景? 網點監管? 安全防護
中圖分類號:TP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1)10(c)-0000-00
Discussion on the Application of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in Commercial Banks
WANG Shunyu
(Suzhou Branch of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215002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electronic development of customer identification means, commercial banks should take the opportunity of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ntroduce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and provide high-quality servi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fac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in different scenarios such as commercial bank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branch supervision is explored. It is found that the application of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bank business development, standardize branch operation and strengthen bank security protection.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t is proposed that banks should broaden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face recognition in the future and promote the accurate, intelligent and secure development of bank management technology,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people who pay attention to this topic.
Key Words: Face recognition; Commercial banks; Business scenario; Network supervision; Safety protection
在市場競爭日漸激烈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需要轉變過去的經營理念,將科學技術當成是重要驅動力,創新銀行服務模式,推動行業轉型升級發展。而人臉識別技術作為先進人工智能技術之一,目前在機場、地鐵、電子商務等多個領域應用日廣,推動了支付渠道多樣化發展的同時,也引領了銀行服務改革。因此應加強技術在商業銀行方面的應用研究,從而準確把握銀行業的發展方向。
1人臉識別技術概述
作為最早使用的生物識別技術之一,人臉識別可以通過獲取和比較人臉圖像部分特征對人的身份進行識別。在人臉識別系統中,通常包含圖像獲取、人臉檢測、特征提取、特征識別等功能模塊,能夠從圖像中找到人臉所在位置,將人臉與背景圖像分離開來,通過預處理識別和提取圖像特征。在特征空間中進行圖像數據映射,并利用分類器進行訓練,能夠實現人臉判別。不同于傳統指紋識別等技術需要被識別個體與識別設備接觸,運用人臉識別技術可以通過非接觸方式獲取信息,帶有較強的主動性,可以同時完成多個個體的人臉分揀、識別和分析,達到較高識別效率。而算法準確率達到99%左右,基本可以實現零誤差,用于身份認證可以提供最直觀、最簡單的分析結果,便于人員判斷和分析,能夠體現優良的防偽性。
2人臉識別技術在商業銀行方面的應用場景
在商業銀行日常各項經營活動開展過程中,人臉識別技術能夠在業務開展類、網點監管類等各種場景中應用,在提高銀行工作效率的同時,給客戶帶來差異化服務,有效增強客戶粘性和歸屬感。
2.1業務開展類場景
商業銀行日常需要開展多種多樣的業務,應用人臉識別技術提供便捷業務辦理流程和個性化服務,能夠減少客戶花費的時間成本,給客戶帶來優質服務體驗。
在柜面業務辦理方面,從客戶進店開始,可以通過廳堂上方、自助設備上的攝像頭抓拍面部照片,經人臉識別與后臺VIP客戶數據庫匹配。判斷為存量VIP客戶,將及時通知大堂經理接待、引導,并根據客戶理財習慣等推薦適合營銷方案,有效提高營銷成功率的同時,給客戶帶來賓至如歸體驗感。針對普通客戶,按照傳統柜面業務辦理流程,辦理多項業務需要重復和對客戶信息、賬戶密碼等,要求客戶反復簽字、授權,導致柜面辦理時間過多,排隊過長。通過人臉識別方式實現業務集約化處理,能夠在完成人臉信息識別后由前臺統一進行客戶多項業務受理,由后臺進行業務拆分和處理,解決過去跨柜臺辦理業務引發的操作效率低問題。在柜面操作流程得以縮減的情況下,通過交易間的聯動組合快速辦理開戶、存取款、轉賬、簽約等各種業務,無需客戶反復識別身份、填單、授權等,達到一次識別、輸密、授權和簽字的效果,給客戶帶來購物式體驗感。在業務推薦方面,也可以運用人臉識別技術獲取年齡、姓名等信息,根據以往交易流水等展開分析,使銀行柜面服務從產品導向型向服務導向型轉變,實現客戶服務的個性化定制。
在移動互聯網得到普及應用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服務從傳統線下開始向線上轉變,需要依靠線上平臺為支付、貸款等業務辦理提供支持。為實現智慧運營,節約銀行和客戶的時間、成本,需要運用人臉識別技術在全網范圍內完成身份識別和驗證,通過信息精準對接實現刷臉開戶、存取款、支付等操作,提高業務辦理效率。現階段,越來越多的人習慣通過手機客戶端辦理銀行業務,但采取密碼+U盾等方式較為繁瑣,仍然存在密碼等被盜隱患。
2.3網點監管類場景
商業銀行的網點較多,應用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客流統計分析,能夠實現統籌管理,并通過人員監督規范網點經營,為銀行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在客流統計方面,過去主要采用紅外線檢測方式記錄出入人員擋住紅外線的次數。在多人經過或人員反復進出的情況下,統計結果存在較大偏差。運用人臉識別技術,可以精確統計到店客戶數量,并分析客戶駐留率等數據。通過收集客戶年齡、性別等數據,依靠數據庫完成交互計算,也能對客流構成展開分析,豐富銀行客戶大數據,為網點運營決策制定提供科學依據,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經營效率和降低經營成本,為銀行創造更多效益。根據各網點客戶分布數量,銀行可以實現精準營銷,分區域、有側重地推銷各類業務,為銀行帶來更多利潤。
在網點監管方面,可以借助人臉識別攝像頭實現廳堂無人值守,節省更多人力、物力。例如:在網點客流量較少情況下,可以投放機器人提供引導、接待等服務。通過人臉識別客戶身份后,可以將客戶ID上傳至運營系統,根據客戶優先級和現有排隊人數生成序號,提示客戶等待時間或服務窗口號。通過將攝像頭與網點運營系統組網連接,也可以在發現客戶到訪卻無人接待時提醒人員到崗接待,強化網點服務效率監管。在網點人員管理方面,可以通過人臉識別記錄人員不在崗次數、時間等信息,強化人員考勤管理。此外,也能通過面部照片識別代客操作等違規操作,提醒網點主管進行處理,并記錄日志作為檢查證據。因此在人臉識別技術支撐下,可以推動網點運營的智能化、規范化發展。
2.3安全防控類場景
針對營業場所進行安全防控,可知商業銀行屬于公共場所,需要保證公共安全。但大廳等場景屬于人流密集場所,同時存在多個移動目標,單純依靠視頻監控方式難以發現全部隱患。引入人臉識別技術進行多目標實時檢索和對比,能夠為銀行提供有效安全防控手段。在監控中發現人員的可疑行為,系統可以將采集到的人臉面部圖像與公安系統中的危險人員身份信息進行比對,發現異常及時聯網報警。在實際應用人臉識別技術加強銀行安全防控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的應用場景合理設定報警規則,在維持銀行經營活動正常開展的同時,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在ATM機等自助設備上使用人臉識別技術,能夠通過內置攝像頭采集取款人面部圖像,與銀行卡所有人信息比對,避免所有人資金被盜刷,有效保護客戶資金安全。不同于密碼、指紋等可能被盜取、復制,人臉信息更加自然直觀。在ATM加鈔間、銀行現金柜等場景應用人臉識別技術,在鑰匙、密碼等被盜竊或偽造的情況下,依然可以通過人臉檢測發現異常,有效提高銀行運營安全等級。發現加鈔人員等特殊作業人員通過佩戴墨鏡等方式遮擋面部,系統也將迅速啟動預警機制,提醒人員處理或直接報警。
3人臉識別技術在商業銀行方面的應用發展
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未來想要探索更多的應用領域,需要進一步推動技術應用的精準化、智能化和安全化發展。
3.1持續優化銀行服務
伴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大量銀行零售業務由線下向線上發展,引發了行業的激烈競爭。面對這一趨勢,商業銀行需要持續實現服務優化,獲得更高市場競爭力。加強人臉識別等技術應用,創建無感識別業務場景,能夠憑借優質服務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使銀行在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為此,銀行需要加強與共享汽車等新興業務平臺的合作,推出各種無感支付應用服務,在人臉識別技術支撐下開啟智慧運營時代。在投資理財等業務開展方面,將人臉識別當成是底層基本配置,可以實現免密、無碼交易,全方位增強客戶現代體驗感。此外,需要使部分網點向“無人銀行”方向轉變,通過對人臉識別、大數據、云計算、AR等多種先進技術進行集成運用,實現金融、交易、娛樂等場景融合,確保客戶可以在輕松環境下一次完成多種業務辦理。通過對客戶存量數據進行挖掘,銀行可以鎖定潛在目標客戶,根據客戶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金融服務,創造品牌的附加值。
3.2推行技術升級完善
應用人臉識別技術開展銀行各項業務,需要認識到盡管目前人臉活體認證體系能夠抵御屏幕翻拍、3D人臉建模、人臉假體等攻擊手段,但依然需要承擔一定技術風險。為保證人們的財產安全,銀行需要持續進行技術升級,確保人臉識別系統能夠精準捕捉人臉變化,濾除光線變化、化妝等因素帶來的干擾。為此,在建立銀行人臉信息庫的過程中,不能簡單進行客戶2D人臉信息的收集,而是需要采集和收集3D人臉信息,避免系統出現錯識、誤識等問題。而針對不同的業務場景,應根據安全等級采集必要的活體特征信息,并實現活體攻擊檢測等技術升級。結合活體特征對人臉進行監測,可以做到準確識別人臉身份信息。而遇到雙胞胎、整容等特殊狀況,在系統確認人臉信息存在變化的情況下,可以提示后臺人員進行處理,由人員對客戶身份展開進一步認證,避免冒用他人信息開戶、取錢等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3.3強化隱私安全保護
在部分技術和應用尚不成熟的情況下,應用人臉識別等技術進行試點改革探索,需要將技術與管理手段結合在一起,有效保護客戶隱私安全。在引入新技術實現銀行業務辦理流程重塑的過程中,應尊重客戶的選擇,在用戶通過自助設備等途徑辦理業務時,由客戶決定是否通過人臉識別等方式辦理業務。在客戶面部信息采集固化方面,需要實現電子化流轉,確保全程無人參與信息錄入,保證數據安全性。在身份認證方面,應實現系統前后臺分離,有效防止信息泄露。針對可疑操作、大額交易等需設置上限參數,有效預防業務風險發生。通過建立與銀行科技發展相適應的管理制度,能夠有效防范各種風險,切實保護客戶的隱私信息,為人臉識別技術的合法合規應用提供保障。
4結語
憑借方便采集、自然直觀等優勢,利用人臉信息識別客戶身份能夠提高商業銀行業務開展效率,規范網點運作和強化銀行安全防護,減少客戶耗費的時間成本,使客戶獲得良好服務體驗。未來隨著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各項工作中的滲透,需要進一步優化服務和實現技術升級,并完善銀行管理,確保技術能夠發揮最大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郭運堯,楊培相,張麗平.銀行運鈔安全管理系統中身份識別的實現[J].計算機與數字工程,2021,49(7):1448-1452,1497.
[2] 于燾,鄒凱.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網點的應用探索[J].中國金融電腦,2021(2):54-56.
[3] 楊智超.人臉識別技術下的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研究[D].蘭州:西北民族大學,2021.
[4] 劉艷琴.淺論人臉識別技術在銀行服務中的應用[J].今日財富,2020(12):72-73.
[5] 劉嘯宇.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與隱私權的保護[D].青島:青島大學,2020.
[6] 農業銀行南京建鄴支行課題組,韓雪峰.商業銀行人臉識別隱私保護和安全應用研究[J].現代金融,2019(12):31-32.
作者簡介:王舜玉(1972-),女,本科,工程師,銀行IT系統技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