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贛州市是江西省具有典型代表的農業大市,物流水平的高低事關能否切實發展好本地經濟和實現鄉村振興。因此,贛州市應該更加重視完善農產品的銷售流通領域,著手加快壯大農產品物流業,尤其是果蔬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本文基于農產品物流以及相關理論,以贛州市農產品物流當前狀況為研究對象,探討贛州市農產品物流的發展現狀,提出相應對策并進行深入分析。
關鍵詞:贛州市;農產品物流;鄉村振興;物流現狀;發展對策
本文索引:余曼.<變量 2>[J].中國商論,2021(23):-056.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1)12(a)--03
1 研究背景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和經濟規模的壯大,物流產業得到發展。如今,農業和農村的發展與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息息相關,若要使我國農業得到充分發展,農民收入有所增加,保證農產品物流高效率運行是前提條件。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各種惠農優農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扶持作用,雖然大多數農產品價格呈上漲趨勢,但是在銷售過程中的人工和農產品運輸等費用使得農業生產成本隨之上漲,實際農民增收并不多。因此,良好的農產品銷售狀況必須以完善的物流系統為根基,物流系統的滯后很容易導致農產品滯銷,從而給農民帶來較大的經濟損失。以農產品為代表的農產品具有交易周期短的特殊性,無法長時間儲存,否則容易出現腐爛變質等現象,因此,加快建設我國農產品物流業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農業大國,在我國農村支柱產業中,果蔬產業僅次于糧食產業,排名第二,因此發展果蔬產業服務的果蔬農產品現代物流有著極為深遠的意義。在我國國民的膳食結構中,農產品占了相當大的部分,農產品具有低熱量、高纖維的特質和良好的口感,以及現代人對健康飲食愈加重視,農產品的需求量逐年激增,使得我國必須重視農產品在流通領域的問題。但是現階段農產品的物流狀況無法與其易腐爛和難儲運的特點相適應,如何實現果蔬應有的經濟價值是目前面臨的巨大挑戰。一直以來,我國農產品的流通網絡不健全,部分地區滯銷現象非常嚴重。相關數據表明,我國每年在農產品市場上因腐爛變質直接或間接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元,這個龐大的數字深刻提醒著政府必須加快農產品物流系統的建設速度,統籌各個方面的力量和資源,從根本上保護農產品產業,提高農民收入,為實現鄉村振興保駕護航。
贛州市是農業大市,現代農產品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以贛南臍橙為代表的農產品得到了較快發展,但受制于偏遠山區的地理位置和傳統的物流模式,使得贛州市缺乏一個大型的農產品物流中心,贛州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還沒有建立起來,同時農產品運輸配送時間過長、耗損過大、效率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的步伐。因此,贛州市必須加快建立較為系統的農產品物流中心,加緊農產品物流的深入研究,建立一個高效率的物流系統以解決當前現狀,從而提高農產品在市場中的優勢地位,提升從事農產品生產者的收入水平,并為我國其他從事農產品生產的區域提供借鑒。
2 贛州市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
2.1 物流主體現狀
在整條農產品物流供應鏈上包括農戶或生產基地、經紀人、批發商、農業合作組織、加工企業、龍頭企業等。通過對贛州市現有農產品物流供應鏈模式的實際調研,根據出發點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兩種。
(1)以農戶為出發點的傳統模式
在傳統的農產品物流供應鏈管理模式下,以農戶為供應鏈的出發點,批發市場和零售市場屬于供應鏈的末端。以農戶為出發點的傳統模式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一般農戶將自身的產品送到集貨市場再由經銷商轉入產地批發市場,有條件的農戶直接將產品送往產地批發市場,一些收貨商也會通過到偏遠農村收購產品再送到產地批發市場牟利。第二階段,跨區域經營的商販從產地批發市場收購后,解決長途運輸問題,將產品販賣到銷地批發市場。第三階段,消費通過個體攤販獲取或直接從批發市場獲得產品。
(2)以供應商生產基地或合作組織為出發點的現代模式
以生產基地或合作組織為出發點的現代供應鏈模式目前在贛州市范圍內比較少,但有向這種方式轉型的趨勢。首先超市將產品需求告知供應商,與供應商簽訂合同,供應商的生產基地以合同上的標準生產產品,或者向專門的合作組織下訂單。其次供應商有計劃地向超市供貨,超市的配送中心收到產品后對其進行分級、加工、包裝后送往超市門店。最后消費者從超市門店獲得產品。
2.2 物流基礎設施現狀
(1)贛州市區內交通呈現立體結構,區內交通極為快捷方便。在鐵路方面,贛州市境內已建成通車的鐵路線路有京九鐵路線、贛龍鐵路線、贛韶鐵路線等。
(2)贛州市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設備落后。冷庫集中在市區,布局不合理,數量偏少,用于農產品保鮮儲藏的設備短缺,技術水平低。
2.3 流通加工水平現狀
農產品的流通加工包括分級、清洗、包裝等環節。流通加工程度高的物流附加也相應較高,然而贛州市農產品流通加工的程度往往取決于產品本身的市場價格,像臍橙、蜜橘、水蜜桃等產品在流通過程中會經過分級、清洗、打蠟、包裝等環節,而普通產品最多進行分級和包裝兩個環節,甚至根本不進行流通加工。
2.4 物流信息化現狀
贛州市的物流信息化起步較晚,發展也較緩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贛州市農業信息網”涵蓋了農戶、生產基地、批發商、農業合作組織、龍頭企業等贛州市農產品供應鏈成員以及基層政府與相關的機關單位。贛州市農業信息網絡并不完善,例如關于倉儲、運輸等其他方面的信息網站微乎其微。信息的真實性很難得到保證,贛州市農業信息網并沒有像其他同類網站對用戶進行實名制管理,對信息內容的審核把關不夠嚴格。信息的時效性較差,使農戶和生產基地很難根據市場供求信息及時調整生產。信息傳遞渠道不夠完善,忽略了互聯網、電商直播平臺等其他媒體對于信息共享的積極作用。
3 贛州市農產品物流發展對策分析
3.1 培養農產品物流相關人才
(1)訂單式培養。通過校企合作的方式完善教育體制,訂單式培養物流人才。首先,可以在各高校本、專科開設農產品物流方向物流管理專業,如位于贛州市的贛南師范大學開設的臍橙學院無疑將吸引一批對從事該領域工作有興趣的學生。其次,企業可以提供生產實踐基地,讓學生參與到實際工作中來,培養實踐能力,積累工作經驗,有利于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企業提供一些發展對策。最后,企業可以向學校簽訂定向合作班,派遣專業講師,學生畢業后直接到該企業工作,解決了學生的就業問題和企業的用人問題。
(2)向基層推廣物流知識。通過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使基層群眾特別是作為生產主體的農民真正了解什么是物流,物流能給他們帶來怎樣的經濟效益,知道如何通過物流來提高自身的收入。政府和企業可以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組織青年志愿團“科技下鄉”,邀請專家學者開展專題講座等方式向基層群眾普及相關知識,樹立現代物流觀念,明確他們在農產品供應鏈中的位置,引導其做好本職工作增收創收。
(3)留住人才。沒有高素質的農產品物流人才就難有高水平的農產品物流業。首先,企業要明確人才的重要性,換位思考,從精神和物質上尊重人才,把人才安排到合適的崗位,滿足優秀人才對于自身發展的愿景。其次,政府應幫助企業打好“感情牌”,客家人特有的鄉土情懷使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愿意留在贛州,為建設好家鄉贛州奮斗努力。最后,企業和政府要建立物質和精神相結合的激勵機制,對于特別優秀的人才,企業可以考慮通過技術入股等方式將他們留下來,政府也要大力表彰有突出貢獻的人才。
3.2 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1)完善農村公路網絡建設。整體的交通規劃方向要科學合理,根據實際情況把握重點,在農產品生產密集的地方建設與之相匹配等級的道路,同時要兼顧偏遠地區,提高道路的到達率。要有長遠的目光,在道路建設上盡量做到一步到位,確保道路的質量,避免大型運輸車輛對其造成的損毀,產生巨大的養護費用。
(2)完善信息平臺建設。通過建立具有較高時效性和準確性的農產品物流信息系統,把內部信息和外部信息連接起來,保證信息溝通渠道,如建立射頻識別技術、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等。政府可以建立更加先進全面的物流信息數據庫,使得贛州市農產品供應鏈的各成員都能通過該物流信息網絡把握市場供求、倉儲或運輸資源等信息,快速作出反應。企業通過建立內部信息系統,運用科技手段對物流過程進行監管,優化業務流程和簡化交易方式,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3)加快批發市場升級改造。選擇如贛南臍橙、南豐蜜橘,大余牡丹亭多味花生、油茶、紙業原料林、花卉苗木等特色品牌產品作為重點市場,逐步壯大為全國交易中心,在區位和基礎設施較好的區域建設有較強輻射面和帶動能力的專業批發市場;改變當前批發市場的經營模式,發揮經營企業的主導作用,推動一體化發展;加快傳統批發市場向現代化批發市場的轉變,配備如質量檢測中心、冷庫、地窖等基礎設施,建立較為完善的農產品電子虛擬物流供應鏈。
(4)更新換代農產品儲運工具。首先,部分老舊農用卡車、拖拉機或三輪摩托車等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道路運輸法律法規和食品衛生標準,必須馬上淘汰。其次,普及預冷設備的使用,冷庫倉儲、冷藏貨柜等冷鏈設施設備和技術。最后,設立農產品機用綠色通車道,放寬農產品運輸車輛進城限制性條件。
3.3 繼續壯大物流主體
(1)規范供應鏈上成員間的利益機制。在農產品生產基地實行產品最低保護價格制度。通過建立以市場為依托的農產品生產協會,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農民生產合作組織,培育一批能夠代表農戶利益的農產品物流專項組織。為改變當前個體農戶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差、生產規模小等不利條件,提高個體農戶的經濟收入,可采用“龍頭企業+農戶”“行業協會+農戶”“專業生產戶+農戶”“中介+農戶”等形式。
(2)加強政策引導支持。政府要出臺必要的土地承包和使用政策,支持種植大戶或生產基地的壯大,鼓勵規模化和集約化經營;推出專門與贛州市農產品物流發展相關的金融服務或產品,為其籌措資金提供合適的渠道和平臺;合理制定物流產業發展戰略,用規章制度來把關市場準入,建立與農產品物流相關,各部門協同管理的一站式服務管理機制,為物流企業的立項審批提供便捷的渠道;通過完善交通運輸法律法規,推動立體化流通渠道的建立等方式對交通體制進行深化改革,構建一個健康、高效、有序的交通運輸市場。
(3)發展第三方物流企業。通過引進專業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使供應鏈上其他組成人員將人、財、物集中到自身所擅長的業務中,從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政府可以給予農產品物流企業特別的信貸支持,減免稅費等相關扶持。通過招商吸引國內外先進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入駐贛州市,使之成為農產品物流的示范者和中小物流企業資源的整合者。
3.4 優化流程
(1)優化質量管理模式。在贛州市農產品冷鏈中,一定要非常注意質量管理。贛州市屬于亞熱帶丘陵山區濕潤性季風氣候區,山區地形使得夏季大多數天氣非常濕熱,且降水較集中,導致農產品在冷鏈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腐敗變質,因此,贛州市農產品對儲運過程中的溫度、濕度、效率等方面需要嚴加控制。由農產品冷鏈所產生的食品安全問題,輕則導致一定的經濟損失,失去消費者的信任,重則威脅到消費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務必要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升物流服務水平以及物流效率。對贛州市農產品冷鏈來說,優化質量管理的最終目標是提高和促進物流服務質量。
(2)優化庫存管理模式。贛州市農產品冷鏈物流企業和其他企業一樣,庫存占用企業的流動資金,如果庫存量過大,流動資金占用量就過多,另外,農產品的易腐性質也會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如果庫存量過小,又難以保證生產的正常進行。多級庫存管理和中心化庫存控制方法,有利于贛州市農產品冷鏈有效運行,由物流中心統籌全局進行整體決策,而非節點控制采購數量,有效達成效益最大化的目標。
4 結語
當前經濟環境下,為實現鄉村振興,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努力提高農產品產量和質量的同時,在流通領域中所附加的價值也不容忽視。相信隨著政府、企業和學術界對生鮮農產品物流的愈加重視,在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兩個方面的廣度和深度也會有顯著進步,對提高我國農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增加農民收入和大學生就業崗位,實現鄉村振興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許穎.“互聯網+”下江西特色農產品的物流模式選擇研究[D].上海:華東交通大學,2016(6).
趙文合.對我國農產品物流現狀的分析[J].經濟師,2015(9).
李京京,康星宇,楊碩.我國生鮮農產品流通發展模式選擇[J].商業經濟研究,2015(13).
霍秀秀,劉星余.鄉村振興戰略下農產品電商物流發展策略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0(22).
湯偉娜,胡珈銘.我國農產品物流模式的研究綜述[J].武漢商業服務學院報,2011(8).
金忠鳴.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問題及對策分析[J].納稅,2019(12).
沈瑩瑩,楊興洪.產業扶貧背景下特色農產品流通渠道研究[J].物流科技,2020(12).
黃友文.我國農產品綠色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農業經濟,2015(10).
Analysis of Logistics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an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Guangzhou Hual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YU Man
Abstract: Ganzhou is a typical agricultural city in Jiangxi Province, whose logistics development is related to its local economic growth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Therefore, Ganzhou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mprove the sales and circula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especially fruit and vegetable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and related theories, it takes status of Gan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discuss development status of Ganzhou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and provid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it with deep analysis.
Keywords: Ganzhou City;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rural revitalization; logistics status;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