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明利
摘要::煤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是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面做好煤礦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工作,提高煤礦事故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盡可能避免和減少煤礦事故造成的傷亡和損失,是堅持“以人為本”、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也是維護廣大煤礦員工的根本利益和煤礦企業構建和諧礦區穩定發展的具 體表現。
關鍵詞:煤礦企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
引言:煤礦企業應急管理是指在面臨自然災害和事 故災難等突發事件時,為降低事故危害,通過建立相應的應急管理機制,采取科學合理的處置措施,所實施的事前預防、事發應對、事中處置和善后恢復等一系列活動。 煤礦企業屬于一個高危行業,具有突發事件多、涉及面廣和安全系數低的基本特性,在生產過 程中主要存在著水、火、煤塵、瓦斯、頂板等五大自 然災害的風險。近年來,隨著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使用和安全管理力度的加大,煤礦 企業在產量大幅度增長的情況下實現了安全生產 狀況的總體穩定。但是,一些性質惡劣、經濟損失 慘重的重特大死亡事故仍然屢屢發生,安全生產 形勢依然嚴峻。全面加強應急管理工作,對于煤 礦企業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具有極為重 要的現實意義。
一、煤礦企業應急管理的內涵和特征
應急管理其實相當于企業的安全管理,對于煤礦企業來 說,由于生產作業的特殊性,要求應急管理具有前瞻性,能夠有效結合企業自身情況,在充分了解煤炭企業應急管理特 征和內涵的基礎上,制定合理管控措施,避免危險的發生。另外,煤炭企業的應急管理應加大動態化管控力度,針對各 生產環節制定科學合理的監督和管控措施,及時發現和解決 生產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以降低事故發生概率,減少損失及傷亡。為此,在制定煤炭企業應急管理制度中,應對全生命 周期中可能出現的事故問題進行綜合分析與考量,采取合理 措施實行生產作業的調整與優化,強化管理效果。
二、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現狀
2. 1 法制建設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突發事件應對方面的法 制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國務院和各地方人民政 府制定了有關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 社會安全事件的應急法案和預案體系,應急管理法 制體系日趨完善。煤礦應急救援已逐步形成一個行 業,但與其他諸如機械、電子、建筑、化工、冶金等行 業比,煤礦應急救援相關的標準沒有自己的行業標 準代號,只能并入 MT、AQ 等行業標準中進行發布,不利于自身行業的長效發展。目前我國出臺有《煤礦安全規程》《礦井防滅火規范》《煤礦安全裝備基 本要求》《礦山救護規程》等 10 余項法規、標準涉及 煤礦應急救援工作相關內容,但大都是作為其中一 部分進行規定,沒有形成體系,缺乏系統的應急救援 法規、標準。
2. 2 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建設
國家級應急救援隊伍覆蓋不全面,目前我國依 托大型礦山企業和相關單位已建設 7 支國家礦山應 急救援隊、14 支區域礦山應急救援隊。但是在某些 煤炭儲量多、產量集中、事故多發、區域面積大、應急 救援環境差的地區,救援能力仍嚴重不足。國家和 區域救援隊缺少小煤礦老空水透水事故應急搶險所 需的體積小、質量輕、耐腐蝕的排水裝備及配套管 路,影響救援速度與效果。 地方骨干隊伍及基層隊伍專業救援能力及保障 水平整體偏低。部分企業應急救援隊伍受資金、管理制度等因素制約,在應急保障方面欠缺,技術裝 備落后、物資匱乏、救援裝備超期服役等問題較為常 見,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救援能力和效果。
2. 3 應急預案與演練
“十二五”期間,應急預案和演練體系的快速完 善,極大地促進了應急管理體制、機制和法制建設,推動了安全生產事故應急處置能力的不斷提升,但 是應急預案的針對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夠強,體現在: 應急預案編制前開展的危險因素辨識工作 不到位; 應急預案銜接不到位; 應急預案實施情況的 檢查,尤其是事故后的總結評估和責任倒查落實不 到位。應急演練面向基層、貼近實戰不夠,演練形式 和手段不夠豐富,開展的演練基礎研究比較少。
三、加強煤礦企業應急管理工作的幾點建議
3.1 強化應急培訓工作,提高應急意識和知識 水平
要搞好應急管理工作,必須首先讓企業領導 和員工認識應急管理、理解應急管理、接受應急管 理、重視應急管理。在具體工作中,企業應堅持以 應急科普宣教為載體,以領導干部、應急管理工作 人員和廣大員工為重點,采取懸掛標語、舉辦講 座、編排節目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 應急宣傳培訓活動,讓應急管理知識真正深入人 心,讓應急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讓企業領導和 員工真正將應急管理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做到對 應急內涵有把握、對應急工作有思路、對應急行動有響應。
3.2 完善應急管理制度,保障工作有序開展
要強化和規范應急管理工作,就必須建立、健 全應急管理各項工作制度,并保證其有效實施。
煤礦企業應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結合自身情況和實際特點制定應急管理辦法,要從應 急管理組織機構、應急預案、應急培訓、應急演練、 應急隊伍、應急物資和應急獎懲等方面做出具體、 詳細規定,明確應急管理工作的規范和要求,為及 時、有效地開展應急管理工作提供扎實的制度保 障。
3.3加強應急救援隊伍建設,提升應急救援技 術水平
煤礦企業應在建立專職救護隊的基礎上,加 強駐礦兼職礦山救護隊的建設,完善專兼職救援隊伍聯動機制。要通過合理分配兼職救護隊員中 骨干工人、工程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組成結構,配備標準齊全的救護裝備,明確訓練項目和頻次 并制定考核標準,切實提高兼職救護隊員聞警集 合、儀器操作等業務素質和救護技能,要使兼職礦 山救護隊保持能戰、敢戰的狀態,能在發生事故后 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實施先期處置工作,能積極協 助、配合專職礦山救護隊完成搶險救災任務。
四、總結
應急管理建設是煤礦生產和安全的保障,是防 范和化解事故風險和隱患,減少事故損失的重要手段,是以人為本的體現。新時代國家、社會及從業 人員對于煤礦生產和安全提出更高要求,煤礦應深 刻認識到應急管理極端重要性,切實轉變觀念,加 大投入,在國家有關政策支持下,按照有關要求,結合煤礦自身特點,因地制宜,認真謀劃優化應急 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鐵崗等 .煤礦應急管理 [M]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 社,2014
[2] 吳宗之,劉茂 .重大事故應急救援系統與預案導論 [M] .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03
[3] 吳兵,華明國,倪英杰,董文童 .基于WebGIS的煤礦應急救援管理指揮系統研究 [J].中 國 煤 炭,201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