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靜
(泰州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發展戰略使中國進入新的時代。我國高校招生人數在擴大,畢業生人數也在瘋長。2019 屆高校畢業生人數較去年增加近14 萬。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愈發嚴峻,“就業難”問題更加突出,提高就業能力刻不容緩。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地位越來越突出。就業能力對于還未進入職場的大學生而言是指大學生在校期間所培養的綜合性能力,包括掌握專業知識并能用于解決本專業領域問題的才能;適應社會生活的基本素質和能力;以及從學生向社會工作者過渡過程中應具備的能力和技巧。在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數字素養的培養是提供就業能力的有效途徑。現在大學生越來越多地通過QQ、互聯網等新媒體來拓寬自身的知識視野。新媒體高校就業工作的地位舉足輕重。怎樣培養大學生的數字意識、數字態度、數字思維和數字技能等能力成為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關鍵。
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大學生每天都要通過手機或者電腦來處理學習,與人進行溝通、交流。大學生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靈活掌握有力支撐了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
目前,根據各個學校的培養方案來看,我省就業課程多為“季節性課程”影響學生發展。大學生的就業規劃無法通過一個學期的就業指導課程來實現,單純的課堂講授早已不能滿足培養學生們就業能力的需求。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建立了就業指導交流平臺,充分發揮了新媒體技術的動態點對點的指導、服務。大學生在新媒體背景下可以自主選擇工作意向。
新媒體為學生就業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使得就業方式多元化。各大高校利用新媒體構建省、市、高校就業數據共享。優質就創業網絡課程通過慕課、愛課程等平臺讓更多學生學習。就業指導平臺可以為同學們提供最新、最全的就業資訊,部分高校就業指導人員利用微信、QQ 等新媒體為學生提高就業能力提供有效的咨詢意見。學校在網絡上給畢業生提供成功就業的案例,從而更加直觀和便捷地進行創業指導。就業部門可以通過新媒體給學生推薦工作和網絡指導更加方便了在外實習的學生。新媒體對就業指導的優越性在本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中更為突出,學生從就創業能力的學習到網申到網絡面試、簽協議都是在新媒體環境下進行的,完全打破了原有的就業途徑。
經濟的發展、就業觀念的更新促進了高校就業指導的必須要與時俱進,而新媒體是個很好的學習平臺。現在就業人員都清楚地明白大學生成才和能力在就業中的重要性。一部手機、一臺電腦大學生隨時隨地可以通過新媒體了解時事政策,學習國家思政,摸清就業形勢。新媒體中豐富的理論體系還能為大學生提供良好的就業觀念,讓先進的就業理念服務于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樹立中。
當今社會用人單位布招聘信息不再局限于報紙等傳統媒體,使用新媒體可以降低招聘成本,而高校通過新媒體來宣傳就業政策,拓寬就業渠道,形成了全方位的傳播網絡。各大高校建立立體化信息中心,就業過程中學校、用人單位、學生在網絡中方便快捷的獲取信息,使得就業的市場更加透明化。在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下,江蘇省使用91job 網絡開辦各類招聘會,用人單位實現全省高校畢業生的覆蓋,市場透明化優勢顯著。
大學生的學習正逐步向數字化、智慧化、廣泛化、移動化發展,學校的學習、交流正在通過計算機數字化體現,這就使原生數字化資源急劇增長。數字化的普遍應用給大學教師和學生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學生需要應用數字信息處理文件進行創新實踐,面對可以搜索海量數據的學生更是當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要面臨的重要課題。由此看來,大學生數字素養教育的開展顯得尤為重要。
大學生應該具備的數字素養包括:數字信息獲取與識別的能力、進行數字交流與協作的能力、數字內容創建的能力、數字安全意識。
各大高校學生學習處理教師課堂講授外都使用了數字化工具,大學生需要運用QQ、微信、學校網絡平臺等數字工具,來處理學習需求和生活需求。根據不同具體需求選擇不同的數字工具,并對信息和數字內容進行瀏覽、搜索、過濾、評估和管理成為大學生需求掌握的重要技能。大學生要能解讀評估數據、信息和數字內容,認識到內在優質數字材料的搜索工具;對不同的數字格式進行調整、預判,來滿足自身需求。例如:在能在數字平臺的搜素就業信息,高效準確地在網絡中找到符合本人要求的多用人單位,通過對數字信息的對比,進行有效篩選。
大學生能通過信息技術進行交互、共享和合作,并能夠在網絡環境中踐行網絡行為規范,管理好自己數字身份的能力。例如覆蓋學校的學生系統奧蘭系統就是通過數字技術與學工處、輔導員共享數據信息和和數字內容;目前辦公使用比較多的釘釘軟件就是拓寬專業知識將數字工具和技術用于協作流程,使用不同的在線溝通途徑來獲得更多發現。大學生通過創建和管理一個或多個數字身份參與在線協作和網絡化來訪問和分享信息,提高數字化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數字化溝通交流能力。
大學生能運用數字手段開發、整合與重新闡述數字內容的能力。例如:輔導員對班長下任務,班長如何告知全班同學。對于身邊或者網絡上優秀學生的創業案例可以通過對現有資源的修改、提煉與組合,創建新的內容和知識符合自身發展。選擇合適的出版和傳播途徑分享信息,跟進最新的信息技術,必須要培養學生數字內容創建的能力。
大學生對于設備、自身資料和隱私、身心健康和環境的保護能力。比如保護設備和數字內容,了解數字環境中的風險和威脅;在數字環境中保護個人數據和隱私,在個人簡歷中的身份證號碼、各類密碼、電話號碼等個人隱私盡量不要在QQ、微信中出現。大學生有了數字安全意識能夠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數字環境中的可能危險(例如網絡詐騙);了解如何使用安全配置文件來管理互動的水平;了解處于學習和研究的目的時對數字資源進行引用和著名出處的重要性和規范性。
大學生的數字素養的養成需要在網絡禮儀、數字權益和安全責任等方面下功夫。數字化是現代公民生活的大環境,數字素養的提高對于大學生適應數字化環境密不可分。大學生通過掌握數字技術增強網絡安全及判斷信息真偽的能力,合理負責地使用和創建數字資源,為未來就業做好準備。
大數據環境強調的大學生個人的網絡身份,在網上學習或者生活都會留下永久性痕跡。這就規范了大學生的責任意識,每做一個評論,每發表一個網絡任務都要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網絡行為自律,在強化發布、轉載、使用和分享的信息時,不信謠、不傳謠,有擔當,有主見。只有培養了良好的數字素養,不亂填、不漏填、不錯填,才能保證整個學校乃至整個省份就業的準確性,為國家提供真實可靠的就業數據。
目前網絡上有大量的數字信息,怎樣快速準確收集有用的信息是大學生必備的一項技能。就業信息的收集是每個畢業生都要完成的一項任務。各個學校現在都有自己的就業網站,同學們可以到本校的就業網站尋找自己心儀的工作,但畢竟還是有局限性,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找到匹配的工作崗位。這時畢業生就需要大學生到各類招聘門戶網站去搜索、發現與自身相匹配的就業信息,評估網站質量完成就業信息的收集。具備數字素養就會具備搜索策略和評價技巧,準確地搜索崗位信息,甄別有效真實信息,根據個人情況予以使用,這樣不僅大大縮短了找尋的時間,更是給學生帶來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就業資源在網絡中同樣有無價值或虛假信息和有利用價值的信息。網絡就業時強調數字安全和規范交往。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及財務安全,與他人交往時要注意溝通技巧,符合法律和道德規范。大學生在網絡中進行網投時要避免網絡風險、避免詐騙,甄別就業資源信息的真偽。2020 年是特殊的一年,也是就業比較困難的一年。由于疫情影響,所有高校的線下招聘會都停止了。線上招聘風起云涌,線上招聘、線上面試、線上投簡歷,所有就業形式都通過線上進行。甄別就業資源信息的真偽,是對單位、對崗位數字信息是否對等的甄別,對網申數字地址的甄別。大學生數字素養提高了,在分析就業資源時就會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辨識,在找工作時做出明智的選擇。
新媒體下的就業工作突破了單一的形式,更多融入了豐富的、切合學生需求的、與未來生活和學習相關的內容。大學生只有具備了數字技能和素養才能適應當今社會。大學生的數字素養的培養,學生的數字獨立意識與安全意識的建設能有效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推動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持續穩定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