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毅
(固始縣城市路燈管理所,河南信陽 465200)
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的落實,在城市化推進過程中起到一個生態過渡的重要作用,即通過園林所具備的自然屬性與生態屬性,對城市進行美化,以真正達到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要,為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落實奠定堅實基礎。施工管理工作在園林綠化過程中的作用,則是針對工程項目推進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保證工程建設的持續性與完整性。但是,從現有的施工管理效果來講,受工程規劃、組織管理及人員等方面影響,施工管理無法全面落實到綠化工程建設中,進而產生質量及效率方面的問題。對于此,必須構建出更為全面的施工管理體系,結合工程項目的開展屬性,打造全方位立體發展管理格局,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質量。基于此,對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進行探討。
土方工程作為園林綠化項目開展的基礎,是針對整個區域內環境的影響分析,結合地質、坡向、土壤理性及生態環境等因素,確定出每一項基礎開挖及堆坡工作所應遵循的各類數據指標,再結合相應的工程技術,合理制定出挖掘工作與堆坡工作指標等,真正實現基于材料、人工和設備的規范化運行體系,降低因外界不可控因素對整個綠化工程所造成的施工影響,實現協同化調控,為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園林綠化項目中的給排水工程,是從環境、經濟等方面界定出水體流通對園林綠化工程所起到的推進作用,然后結合水源指標及水體供給方式等,令供水系統與排水系統交互化運行,可以真正起到園林灌溉與排水的重要作用,進而從水資源及植物保護資源等方面實現排水工程的協調處理。與此同時,在給排水工程設計中安裝排水管道時,工作人員應明確分析明溝排水與暗渠排水、管道排水的參數,在不破壞地質環境及美觀度的前提下,真正實現規范化操作,提高工程建設質量。
綠化種植及養護工程是對園林綠化植被的準備、起挖、運輸及栽植、水肥管理、中耕除草、修剪及病蟲害防治進行全方位施工管理,其需要針對園林植物的屬性來設定相對應的施工組織和運維方案。例如,依據植物生長特點,調控光照、溫度等條件,為植物營造出一個相對適宜的生長環境,進一步保證植物的健康生長,提高園林工程的美觀度。
隨著新時期的到來,國民經濟水平逐漸提升,人們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逐漸向精神層面轉變。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工作是在城市發展格局下,采取小范圍生態體系建設,實現城市規劃與生態規劃的有效對接,保證在城市化發展進程中,使人們更加親近大自然,滿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在園林綠化工程的實際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需要對園林呈現出的功能進行分析,深度考查各個建筑結構、植被生長情況及整體布局之間的結合性,從工程進度及工程質量方面進行全過程管理,保證每一項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精準性。在此期間,承接園林綠化工程的管理載體,則應全方位地滲透到現場監管過程中,以人員、材料、設備及工程施工方案為主,通過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組織協同管理,真正實現對園林綠化工程的統籌化分析,保證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提高實際管理質量[1]。
新時期下,園林綠化工程建設中施工管理工作的落實,必須全方位滲透到整個工程細則中,保證科學性的管控機制與現場施工基準達成一致,提高工程建設質量。在城市化不斷推進過程中,園林綠化行業呈現出規范化的發展勢態,整個施工流程已經形成一種定性認知,指引著后續工程建設與發展。但從現有的園林綠化施工管理工作的落實效果來看,部分園林綠化工程項目內的工程規劃問題存在嚴重的失范性,造成實際管控工作的落實無法具體到現場施工中,令建設指標與現場施工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嚴重的可能導致園林綠化項目推進過程中的停工問題。
組織管理工作作為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重要基準,是指技術基準、人員基準及各項材料基準等條件精確符合現場施工需求。但是,在目前多數工程建設的過程中,組織管理所設定的指標存在差異性,部分技術基準方面的差異性較大,將造成現場施工與前期圖紙設計之間產生一定的誤差,極有可能產生經濟成本溢出或者是經濟投入力度不足的嚴重問題。
隨著先進技術、高新材料的逐步應用,建筑行業對基層施工人員的技術及職業要求也逐漸提高,不僅需要施工人員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還需要確保施工人員的職業素養符合工程建設需求。但是,從現有的工程建設角度來看,綠化工程項目具有較為復雜的專業性及綜合性特點。現階段的多數勞務人員所具備的知識水平較低,這就造成在現場施工過程中難以實現以技術為驅動的施工基準。施工人員無法正確辨識圖紙內的參數、對植物的生長屬性存在認知度匱乏的問題,將造成現場施工中美觀度缺失,甚至可能產生因植被種植問題所造成的生態失衡現象,為后期園林養護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難度[2]。
現代化發展進程對我國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提出更高的需求,盡管在技術人員及設備等方面已經得到質的飛躍,但我國的園林綠化工程建設還處于起步階段,這就造成部分施工管理理念無法滿足新時期社會發展的需求。對于此,工程建設的各方主體必須引入先進的管理理念,結合現場施工規劃,制定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工程建設及管理理念。通過對基層施工人員及管理人員的教育普及,樹立正確的施工意識,進而實現園林綠化工程的質量化、效率化推進。在園林工程建設前期,工程主體必須對生態環境、氣候環境、水文環境及土壤環境等園林工程地址環境進行科學化分析,衡量出園林綠化工程在施工過程中應當遵循的硬性原則,保證工程建設的完整性與園林綠化的藝術美感。同時,要加強對現場施工的管理。對技術施工基準及施工工序等進行分析,引入數字化管理,注重影像資料管理和施工全過程動態管理。強化對各類施工部件的管控,特別是在植物運輸過程中,應保證植物根莖及葉片的完整性,然后結合圖紙文件,及時進行合理化種植,提高植被的成活率[3]。
考慮到園林工程施工的復雜性特點,必須針對專業性施工基準進行核定考量,除現場施工中所產生的消耗點,還應結合法律規范制度,真正管理好技術基準、現場施工成本預算等方面,確保每一項管理工作的落實可以真正起到施工管理作用。此外,應注重園林綠化工程的圖紙設計方與施工方之間的協調交流,保證每一類涉及參數所產生的施工效果均可以體現在現場施工中。同時,需要加強施工方與設計方、管理方之間的交流,及時查找出設計或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通過三者之間的協調處理,制定出更為科學合理的施工規劃,為施工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數據支撐[4]。
施工管理組織工作的開展與落實可保證每一項管理工作順利進行,可以從宏觀與微觀2 個層面對工程項目的開展進度及質量進行調控處理,保證工程項目開展的持續性與完整性。對此,在建設組織管理工作體系時,必須結合園林綠化施工中的各類注意事項及外界影響因素等方面,查證出相對應的管控指標,將責任進行細化,確保每一位管理人員及施工人員在其職能范疇內所起到的施工效果均在責任管控機制的監管之下,這樣通過責任與個人之間的對接,實現對整個工程項目的細化處理。一旦某個施工環節存在問題時,則可及時按照責任劃分制度找到具體負責人,避免出現責任推諉現象,同時也可側面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行為及思想方面的管束,真正提高園林綠化工程的建設效率[5]。
近年來,我國城市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的開發項目對于高端型人才呈現出高需求的特點。與此同時,建筑方在應聘人才時,多數高質量人才缺乏實踐層面的經驗,這就容易產生因理論與實踐不協調所造成的管理失范問題。對于此,在提高施工管理團隊應聘門檻的同時,應針對現場施工情況設定出相對應的人才培訓基準,保證高質量人才的技術技能、職業素養等方面的同步提升,進而快速投入到施工管理工作中,實現頂層設計與底層建設的精準對接,對整個工程項目進行全方位管控,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在園林綠化工程項目建設中,工程建設質量及效率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標。為進一步提高工程施工管理質量,必須結合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的規劃范疇、城市綠化工程建設格局、工程各方主體和施工組織管理等方面制定出更為完善的管控措施,提高實際管理質量,為園林綠化工程項目的推進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