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甘肅省平涼市2021年教育科學研究規劃課題《民間游戲在幼兒園的開發與實施研究》課題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21】PLG482。
摘要:民間傳統游戲是從古至今人們代代相傳而來的,具有濃厚的民族性、趣味性、教育性的特點,能夠更好地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使得幼兒更積極、愿意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在幼兒園民間傳統游戲的開展過程中,能夠進一步推進幼兒各種生活品質的養成,在整個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民間傳統游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時在幼兒園開展民間傳統游戲探索時還需要幼兒教師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和創新,使得幼兒園內部能夠形成積極樂觀的民間傳統游戲氛圍。文章主要對幼兒園開展民間傳統游戲進行探索和分析,以供相關人士參考、交流。
關鍵詞:幼兒園;民間傳統游戲;幼兒教育
一、 引言
游戲屬于幼兒在其年齡階段較為喜愛參與的一項活動,其能夠較好地引起幼兒的興趣以及集中幼兒的注意力。良好的游戲開展對于學齡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而言有著強大的推動作用,在游戲的帶領下幼兒能夠擁有快樂、積極、向上的童年生活。因此,游戲的開展在幼兒園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現階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幼兒園內所開展的傳統民間游戲已經逐漸被淡化,更多新型電子游戲逐漸興起,傳統民間游戲對于幼兒發展的推動作用逐漸被人們所忽視。
二、 在幼兒園開展民間傳統游戲的價值
將民間傳統游戲應用到幼兒園教育教學過程中,對于幼兒以及幼兒園的發展來講,都有著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
(一)增強幼兒體質,培養幼兒良好個性品質
民間傳統游戲樣式豐富、內容多元化,對幼兒身體發展的好處是不言而喻的。例如,傳統游戲“老鷹抓小雞”“滾鐵環”“丟手絹”等民間傳統游戲能夠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很好地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同時使得幼兒的動作行為更為敏捷。另外,如“跳繩”“跳房子”“踢毽子”等游戲能夠較好地輔助幼兒提高其自身的彈跳能力以及協調能力。在實施民間傳統游戲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地鍛煉幼兒手腳之間的配合,使得幼兒的小肌肉群得到較好的鍛煉。在幼兒園日常活動中,多開展民間傳統游戲能夠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魅力,同時還達到鍛煉幼兒身體的效果,大大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水平。
民間傳統游戲對于幼兒各種行為習慣以及品質的養成有著很大的幫助。例如,在幼兒園內開展“石頭剪刀布”游戲時,通過幼兒之間的游戲比拼使得幼兒能夠在游戲中收獲成功的快樂,從而能夠有效地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就算在游戲比拼輸了的幼兒,其由于處在游戲過程中也不會過多地停留在失落的情緒中,而是繼續開展下一輪的比拼游戲。此處可以看出在民間游戲的開展過程中幼兒耐力、耐心也會得到極大程度的鍛煉。而對于像“滾鐵環”“彈珠”類游戲,同樣也要求幼兒在具備足夠的耐心基礎上具備一定的協調能力,才能夠更好地開展游戲。在不斷嘗試最終成功的同時,幼兒的內心素質得到的鍛煉,使得幼兒的專注度和耐力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二)有利于幼兒園節省開支,提升家園合作水平
現階段,中國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得到了十分明顯的進步,幼兒園內各項設施建設都在不斷完善,但在一些貧困發展地區的幼兒園其發展水平相對落后,同時在幼兒園設施建設過程中呈現資金不足導致配套建設不完善的現象。而民間傳統游戲相比其他游戲而言,其在對幼兒園配套設施建設上沒有太多要求,使得每一所幼兒園都能夠有條件開展好傳統民間游戲,很好地彌補幼兒園設施建設不足的問題。例如“老鷹抓小雞”“躲迷藏”等游戲不需要幼兒園自身提供過多的游戲材料就能便捷地開展。民間游戲主要優勢在于其不受過多時間、空間的限制,在室外就能夠進行。因此,在幼兒園開展民間傳統游戲時不僅能夠在節約成本的情況下拓寬幼兒教育教學途徑,同時還能夠豐富幼兒的游戲內容。
不僅如此,民間傳統游戲有著較為久遠的歷史,幼兒父母也對游戲有著一定的印象。開展親子民間傳統游戲互動時,不需要花費父母額外的時間去了解游戲的規則,同時也能夠喚起幼兒父母兒時的回憶,使得幼兒父母與幼兒教師之間能夠更好地達成一致,全面提高家園之間的合作水平。這樣一來,在幼兒園開展親子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民間傳統游戲的實施能夠快速地增進幼兒與父母之間的親密關系。
民間傳統游戲的開展不僅能夠提高幼兒身體素質還能夠促進幼兒園、幼兒、幼兒父母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交流。
(三)有利于民間傳統文化的傳承
民間傳統游戲的實施過程中也會潛移默化地向幼兒傳播民間傳統文化。中國各個地區的風俗文化大不相同,其呈現強烈地域性質的風俗文化特點,同時適應當地的文化發展背景以及文化要求。因此,幼兒教師在實施相關的民間游戲時,不僅需要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還可以開展具有教育性質的民間傳統游戲,推動幼兒在參與民間游戲的過程中能夠對當地風俗習慣等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在民間傳統游戲的實施過程中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例如“竹竿舞”屬于中國少數民族苗族的傳統趣味活動,其起源于古時候苗族人利用竹竿來驅趕猛獸,因此苗族人發明了通過敲擊竹竿來達到震懾猛獸并驅趕猛獸的目的。在幼兒游戲活動中開展“竹竿舞”游戲之前,幼兒教師可以首先向幼兒展示有關“竹竿舞”的起源故事,使得幼兒對于“竹竿舞”有初步的了解。通過傳統民間游戲的開展達到對傳統傳承不失為一種有力、有效的手段,因此民間傳統游戲能夠一定程度上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四)有利于推動幼兒社會性發展
幼兒在幼兒園的學習生活主要就是通過游戲的方式來學習和認識社會生活。對此,幼兒園需要為幼兒打造促進人際交往的條件和相關設施,以推動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民間傳統游戲通常需要較多的人才能進行,因此在幼兒園開展民間傳統游戲的過程中,需要幼兒相互之間達到較好的配合,這同時也為幼兒之間提供了有效溝通的機會。不僅如此,民間傳統游戲還有利于推動幼兒交往能力的提高。由于幼兒生長的環境背景不同,導致幼兒性格特點有所差異,在進行民間游戲的過程中性格差異問題使得幼兒發出對某件事物的不同意見,從而使得矛盾產生。此時,就需要幼兒學會解決、化解與其他幼兒的矛盾,在幼兒學習解決矛盾的過程中,能夠較好地培養和提高幼兒對自己情緒、行為的控制力,以及理解他人的能力。
三、 幼兒園有效開展民間傳統游戲的措施
由于民間傳統游戲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因此幼兒園想要更好地推動學齡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需要科學、合理地選擇有關的民間傳統游戲在實際的幼兒園活動中開展。
(一)對民間傳統游戲進行搜集和篩選
現階段,不得不承認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民間傳統游戲已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被人所遺忘和忽視。因此幼兒園想要利用好傳統民間游戲,首先要對民間傳統游戲做好搜集和整理,并且教師要清楚地意識到并不是每一項傳統民間游戲都是可以在幼兒園開展的,在選擇具體的游戲時需要結合幼兒園實際情況以及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最終選擇相適應的游戲來推動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在搜集民間傳統游戲的同時,幼兒園可以積極號召幼兒父母參與到傳統游戲的搜集過程中。因為幼兒父母自身也曾經是各種傳統民間游戲的參與者,其更了解哪一種民間游戲適宜在幼兒階段進行。最終選擇出來的民間傳統游戲,務必要滿足現代幼兒身心發展的需要和要求。
(二)適當改編民間傳統游戲
雖然民間傳統游戲具有趣味性高、形式豐富的優點,但這絕對不等同于民間傳統游戲就一定適合在幼兒園內進行開展,同時也不代表所有的民間傳統游戲都能夠給幼兒的身心發展帶來積極的作用。對此,出于全方位的考慮,教師需要對一些民間傳統游戲進行適當的改編。例如“彈珠游戲”,由于彈珠對年齡較低階段的幼兒很容易出現誤食彈珠的危險狀況,因此在實施該游戲之前教師可以將彈珠換成紙球等,降低游戲所帶來的風險系數,從而使得幼兒在更安全的環境下開展游戲活動。不僅如此,民間游戲本身年代久遠擁有悠久的歷史,并具備身后文化地緣,但并不意味著傳統民間游戲就一定能夠適應當下的幼兒教育教學需要,因此幼兒教師對傳統民間游戲進行一定的調整是必要的。對傳統民間游戲的改編會使得游戲自身更適應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以及需要,推動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目的實現。
(三)為幼兒提供溫馨的民間傳統游戲環境
民間傳統游戲種類豐富多樣,但一部分游戲會受到某些因素的制約。因此在實際開展幼兒游戲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為幼兒開展適應身心發展的傳統民間游戲,這樣不僅能夠推動幼兒身心健康,也使得幼兒園游戲活動內容得到豐富。例如,在幼兒園內部開展部分益智類棋牌游戲時,教師首先要做到的是查看幼兒園是否具備開展此類游戲的條件,同時還要確保有足夠大的區域提供給幼兒開展游戲,并保障幼兒在游戲過程中所使用的游戲器械等符合一定安全標準,對幼兒身體沒有任何傷害。不僅如此,教師還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觀察能力,有效利用好身邊可以利用的資源來輔助各項游戲活動的開展。除了有效的外部環境條件外,教師還有必要為幼兒提供溫馨、適宜的心理環境。教師自身要明確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自身應當參與到游戲中而不是作為一個旁觀者,教師要積極通過參與游戲的方式來建立與幼兒之間的有效溝通,讓幼兒感受到與教師參與游戲活動是開心的、溫暖的,從而使得幼兒在實際游戲活動中能夠自由、快樂地投入游戲當中,幼兒的心情也會擺脫離開父母的不安感從而變得更適應幼兒園的學習和生活。教師與幼兒之間建立良好的伙伴關系是尤為必要的,當教師積極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時,幼兒會想當然地將教師原本的角色淡化,潛意識認為教師就是自己的玩伴,最終幼兒能夠更投入地參與游戲,使得游戲給幼兒帶來的積極作用愈發顯著。
(四)家園合作,推動民間游戲的實行
家園關系中,幼兒家長實際上是幼兒園開展各項活動的“靈活資源”。因此,幼兒園在開展民間傳統游戲之前可以充分地利用好家長“資源”,融合一些體育活動的特點,創辦體育類民間親子活動。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能夠有效地展現出幼兒園自身的特色,又能夠很好地促進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聯系。除此之外,當春季到來時,幼兒園還可以組織幼兒與家長到戶外進行迷宮類的親子游戲。在親子游戲中,家長能夠發現幼兒與日常生活不一樣的一面,有利于推動幼兒家長走進幼兒內心世界,使得家長能夠與幼兒之間建立心靈上的良好互動,進一步提高幼兒與家長之間的情感,同時也為幼兒提供輕松、快樂的幼兒園環境氛圍。
四、 結語
總的來說,傳統民間游戲對幼兒而言有著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幼兒教師要積極搜集和整理各種適合在幼兒園開展的民間傳統游戲,同時為幼兒提供溫馨、愉快的活動場所,其不僅能夠有效傳承傳統文化,還能推動幼兒身體、心理各個方面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常梅,楊淑萍.傳統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園的實施探索:以老鷹抓小雞主題活動為例[J].教育觀察,2019,8(6):45-46.
[2]楊梅.民間游戲在幼兒親子戶外活動中的運用策略:以常州市鐘樓區翰林河景幼兒園為例[J].家長,2019(3):118-119.
[3]張超,寧夢茹,張匯敏.以“中國功夫”為主題的傳統文化趣味課程創新實證研究[C]∥第十一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2019(10):110-120.
[4]謝源.新時代鄉村幼兒園教師培養課程體系建設探討:鄉村幼兒園開展民間游戲的對策分析[J].中國民商,2019(10):279.
[5]黃儷嬈.于生活中發現課程,于課程中探索游戲多元化:淺談幼兒園生活化課程游戲的開展及實效策略[J].好日子,2019(18):1.
[6]吳夢怡.借自然之懷抱近童心釋天性:巧用幼兒園自然資源開展戶外體育游戲的探索與實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20(7):33-70.
作者簡介:
王小慧,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光彩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