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光翠
(重慶市巫溪縣委黨校,重慶 巫溪 405809)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體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的現代化,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構建現代農業的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健全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促進農業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持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農村村民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培養和建立“一懂兩愛”(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2021年是中共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步之年。今年以來,我們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集中人力、精力、資源用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步做好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做到工作不留空檔、政策不留空白。
1.1落實“四個不摘”,全面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實際行動踐行“四個不摘”;堅持摘帽不摘責任。保持“縣、鄉、村”三級作戰指揮體系和集團幫扶責任體系不變,保持督促和追責問責力度不減,完善縣級領導聯鄉包村、鄉鎮(街道)領導包村抓組、督戰工作組駐鎮(鄉)督導、駐村工作隊吃住干在村、黨員干部做實結對幫扶的責任體系,進一步壓實責任。堅持摘帽不摘政策。擬定《巫溪縣2021年涉農統籌整合資金使用方案》,整合資金8.1億元,持續用于鞏固脫貧成果;全面梳理縣級脫貧攻堅政策執行情況,形成《縣級脫貧攻堅政策調整建議表》,對健康扶貧、社會保障、消費扶貧、就業扶貧、致富帶頭人、住房保障、安全飲水等7個方面10項具體政策,明確責任單位牽頭做好政策延續工作。堅持摘帽不摘幫扶。30個鄉鎮繼續由縣級領導牽頭實行定點聯系,150個駐村工作隊繼續駐村開展幫扶,1.1萬名幫扶責任人繼續開展結對幫扶,對1008戶“兩類戶”增加幫扶力量,做到幫扶力度只增不減。堅持摘帽不摘監管。2個駐深度貧困鄉鎮協調工作組、28支駐鎮(鄉)督戰工作組繼續駐鎮(鄉)督戰,6個縣級指導組堅持常態化開展指導督導,突出正向激勵,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勇擔當、善作為。
1.2堅守“底線標準”,動態清零“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堅持把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首要任務,作為“十四五”時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監測預警,開展定期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常態化”摸排不留死角。健全干部包村包戶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重點排查邊緣易致貧戶、脫貧不穩定戶以及老弱病殘戶等特殊群體“兩不愁三保障”實現情況,以鄉鎮為單位,實行排查日報告,動態掌握排查情況,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研究、第一時間解決。“清單化”管理壓實責任。健全問題交辦機制,推行“清單化”管理和“三級調度”機制。針對一般性問題,實行日調度,由縣攻堅辦交行業主管部門和涉及鄉鎮限時辦理;針對需多個部門會商問題,實行周調度,由分管縣領導牽頭,相關部門參加,進行專題研究、分類交辦;針對特別重大問題,實行月調度,由縣委書記或縣長牽頭,相關縣領導參加,召開專題會,逐一明確責任,限時整改落實。“點穴化”督導清零問題。健全問題跟蹤問效機制,整合縣紀委監委、“兩辦”督查室以及脫貧攻堅督導組等力量,組成6個專項督導組,對交辦事項每半月開展一次點穴化督導,實行“銷號”簽字背書制度,確保”兩不愁三保障“問題逐項逐事清零見底、取得實效。
1.3堅持“聚焦聚力”,以超常舉措做實防貧返貧監測幫扶工作。加強資金、政策、幫扶等資源要素的整合,不斷豐富鞏固提升“兩不愁三保障”舉措。強化資金保障,安排首批財政專項資金200萬元,由各鄉鎮(街道)統籌使用,對因重大疾病、災害、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驟減影響基本生活的特殊困難戶,給予支持救助。同時,統籌縣級資產收益扶貧收益金500萬元,“一事一議”解決鄉鎮(街道)特殊困難,強化政策保障。出臺《巫溪縣防返貧致貧幫扶工作方案》,對納入監測的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按照“缺啥補啥”原則,可享受產業幫扶2000元/戶、住房改善5000元/戶、健康幫扶10000元/人.年、教育幫扶2000元/人.年等幫扶政策,強化幫扶保障。對識別出的1008戶3151人脫貧不穩定戶和邊緣易致貧戶,實行幫扶干部結對幫扶、社會力量愛心幫扶、鄉鎮(街道)班子成員跟蹤幫扶,逐戶制定落實個性化、對象化的幫扶措施,確保不致貧不返貧。截至目前,消除風險戶939戶2922人,風險消除率達92.73%。其中,低保兜底525戶、產業幫扶248戶、就業幫扶137戶、臨時救助107戶。
1.4堅持“補短強弱”,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果。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深化開展專項行動,統籌做好“戰貧”“戰疫”工作,切實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穩崗就業方面:通過網站、微信公眾號、短信等平臺,及時向群眾推送崗位信息3萬余條,引導農民工有序返崗10.21萬人;開展“春風行動”線上線下密集送崗活動,舉辦招聘會4場,安置就業667人;繼續落實就業扶持政策,20個就業扶貧車間全部開工,安置脫貧戶559人,向山東輸送脫貧戶49人。截至目前,通過“外出返崗?送”“扶貧項目?吸”“公益崗位?托”等方式,安置脫貧戶就業43032人,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消費扶貧方面:用好832消費扶貧平臺,持續開展幫扶單位助銷、社會力量幫銷等“八銷”模式,今年幫助銷售農特產品3000余萬元,其中縣級消費扶貧館銷售110萬元;新認定扶貧產品11個,559種產品納入《全國扶貧產品目錄》;加大消費扶貧產品培育力度,“巫溪洋芋”“巫溪獨活”“巫溪秀芽”獲國家知識產權“商標注冊證”;在中國西部消費扶貧中心舉辦巫溪消費扶貧幫扶周活動,簽約銷售總額達1200余萬元。扶貧小額信貸方面:積極摸排到期貸款情況,加強監測預警分析,提前采取措施防范逾期風險,及時化解信貸逾期47筆160萬元。用好渝扶貧APP平臺,摸排有貸款需求農戶,新放貸111筆554.5萬元,累計放貸16950筆5億元,獲貸率達64.19%。
1.5堅持“典型引路”,深入做好總結宣傳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重要指示精神,加強脫貧攻堅總結宣傳。加強正面宣傳:制定《做好近期脫貧攻堅宣傳工作方案》,將舉辦一批“榜樣面對面”脫貧攻堅先進典型宣講活動,宣傳一批先進典型人物,收集一批“扶貧印記?視覺扶貧”“扶貧印記?影像扶貧”影像資料,推出一批脫貧攻堅短視頻;積極爭取國家、市級主流媒體加強對巫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宣傳報道。今年央視《新聞聯播》、人民日報、重慶日報等主流媒體宣傳報道巫溪30余次;在縣級“報網臺端微屏”等平臺開設專欄,發布稿件2100余篇。打造示范基地。制發《巫溪縣扶貧交流示范基地建方案》,首期落實資金7500萬元,啟動打造紅池、天元、繞城3個扶貧交流示范基地:分享巫溪扶貧開發經驗。選樹身邊典型:加大先進典型評選力度,匡后明、譚治康、劉吉振獲得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中共天元鄉委員會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稱號,26名個人、15個集體獲得市級脫貧攻堅先進榮譽稱號;評選表彰2020年度脫貧示范戶46戶,充分發揮先進模范作用,引領帶動周圍群眾勤勞致富、同奔小康;做好脫貧攻堅殉職人員撫恤工作,認定脫貧攻堅因公犧牲人員5人,發放一次性撫恤金420萬元。增強內生動力:擬定《深化“志智雙扶”工作方案》,組織開展鄉風文明建設、典型示范引領、開展技能素質提升、群眾參與建設村莊、鄉村治理提升等5大專項行動,持續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1.6堅持“從嚴從實”,提高整改質量。堅持以抓好中央巡視反饋意見整改落實為主線,一體推進落實國家(市級)成效考核、審計等反饋問題整改。強化責任抓整改:堅持把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反饋意見、國家(市)2020年度脫貧攻堅成效考核、扶貧審計、暗查暗訪等反饋問題整改,按屬事屬地原則,分級交辦任務,嚴格“三級驗收”和“銷號”簽字背書制度,壓緊壓實整改責任。細化措施抓整改:對照中央巡視反饋涉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3個方面意見,落實整改措施12條,實行清單化、項目化推動整改。對照各類反饋問題,舉一反三查找面上問題,深挖問題產生的深層次原因,有針對性地完善制度機制。嚴格督查抓整改:定期召開調度會,加強分類處置,并把問題整改納入“月督導”重點內容。截至目前,各類反饋問題皆完成階段性整改任務。
1.7及早“統籌謀劃”,做好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任務新要求,積極謀劃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及早主動謀劃:在全縣“兩會”之后,召開的第一個縣級層面大會為縣委農村工作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會,縣委書記、縣長對當前及今后重點工作作出了全面安排部署;制發《關于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實施意見》,明確下步工作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指導全縣有序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各項工作。明確縣級幫扶鄉鎮村:綜合各鄉鎮(村)發展規劃、資源稟賦等情況,篩選長桂鄉、文峰鎮、烏龍鄉、田壩鎮、土城鎮等5個鄉鎮作為縣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鄉鎮,紅池壩鎮、天元鄉為市級鄉村振興示范鄉鎮,勝利鄉勝利村、寧廠鎮花栗村等10個村為縣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村,在幫扶力量、資金安排等方面給予傾斜支持。組建鄉村振興幫扶集團:擬定《巫溪縣建立縣領導聯系鄉村振興工作機制暨組建鄉村振興幫扶集團工作方案》,根據鄉村振興任務輕重,對原有幫扶力量進行調整,組建30個縣級鄉村振興幫扶集團,由1名縣級領導、1個縣級部門牽頭,整合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社會組織、非公經濟力量,實行“集中捆綁幫扶”。
巫溪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貫徹落實黨中央、市委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共同富裕方向,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繼續推進鞏固拓展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2.1保持幫扶政策總體穩定。嚴格落實“四個不摘”的要求,對標對表中央、市委政策舉措,落實好產業就業發展類、民生保障普惠類、穩定兜底救助類等政策,保持現有幫扶政策、資金支持、幫扶力量總體穩定。
2.2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繼續對脫貧村、脫貧人口開展監測,持續跟蹤收入變化和“兩不愁三保障”鞏固情況,對可能出現的返貧致貧風險進行預警和提前干預,分級分層及時納入幫扶政策范圍,實現動態清零。
2.3持續發展壯大扶貧產業。繼續加強脫貧村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拓展銷售渠道,創新流通方式,促進穩定銷售。
2.4做好脫貧人口穩崗就業。用好就業信息平臺,動態掌握群眾就業失業情況,有序組織群眾到重慶主城區、山東等沿海地區就業,完善就業扶貧“五大模式”扶持辦法,調整優化公益性崗位開發政策,加大對脫貧人口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幫助脫貧群眾及低收入人口就業。
2.5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扶持。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方案,對有勞動能力搬遷戶強化就業、產業幫扶,對無勞動能力搬遷戶落實民政兜底保障等政策;強化搬遷安置點跟蹤監管,完善集中安置點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加強和規范安置社區管理服務,促進社會融入。
2.6扎實開展結對幫扶工作。深化泰安巫溪東西部協作,對接落實水利部定點幫扶和吉林對口支援工作,爭取市內更多幫扶資源對口協同巫溪發展,增強幫扶針對性和實效性。
2.7加強資金資產項目管理。開展扶貧存量資產摸查登記,研究制定扶貧資產運營管理辦法,建立健全資產管理制度,持續發揮效益。
2.8強化保障性兜底性幫扶。以現有社會保障體系為依托,納入專項救助、臨時救助,強化保障性兜底幫扶。
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指出,要持續推進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我們必須準確理解有效銜接的豐富內涵,把握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正確方向,在牢牢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