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茜
(甘肅省臨夏州農技推廣服務中心良種科,甘肅 臨夏回族自治州 731100)
藜麥原產于南美,生長在安第斯山脈的中高海拔的山地中,在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等地都有它的生長分布區。藜麥具有一般食用類作物無法比擬的營養優勢,富含的營養元素非常豐富,包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蛋白質、礦物質、氨基酸等。因此,受到了全球廣泛的關注,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此,我們研究分析藜麥的推廣前景和栽培技術,具有非常積極的現實意義。
目前,藜麥在我國還沒有大規模地種植,只有少量的藜麥引進種植在青藏高原地區,種植區域不大,而南美進口的藜麥價格很貴,導致市場供給缺口非常大,價格很高,而藜麥的銷售渠道也多是通過電商銷售。藜麥在國際進出口市場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據有關資料顯示,全球藜麥出口總量常年保持在萬噸以上,藜麥交易價格在5美元/Kg左右;在一些比較大的國際電商網站中,深加工后的有機藜麥價格在25美元/Kg左右。而我國的藜麥在種植歷史上時間都不長,市場中的價格比較低,原糧價格在10元/Kg,深加工前后的藜麥價格差大。
人們出于對食品安全的擔憂,對天然無公害食品的追求,對營養健康的需求,使得藜麥在全球范圍內廣受追捧。有科學研究數據表明,藜麥是僅有的一種完全蛋白質呈堿性的營養食物,藜麥種子中有高達68%的胚乳,它在禾谷類中是非常特殊的存在。藜麥胚乳的富含營養活性,有16%~22%的高蛋白質占比,并且都是品質非常高的完全蛋白質,有著可以比擬肉類、牛奶的含量和品質,有著比別的植物食品更好的營養價值。藜麥蘊含豐富的多種氨基酸、亮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等八種。值得一提的是,藜麥還富含兒童所需的必不可少的賴氨酸,因為有的氨基酸通過人體自身是無法合成或者合成緩慢無法滿足身體所需,藜麥富含的多種氨基酸非常適宜吸收。在眾多谷物中富含賴氨酸的非常少,但賴氨酸是人體維持生長和修復所不可或缺的物質,賴氨酸是肝、膽的重要組成部分,還利于大腦的發育,可以有效緩解細胞退化,加快脂肪代謝。藜麥富含多種礦物質,如:硒、鉀、鈣、磷、鎂等。淀粉含量比我們日常的糧食作物中都要高很多;藜麥的鐵、鈣含量比小麥多4倍;銅元素的含量比小麥多9倍;錳元素的含量在日常的糧食作物里遙遙領先。鋅作為維持人體生命,是促進智力發育不可缺少的元素,但在眾多的谷物中具有鋅的很少,而藜麥中鋅的含量卻很高。
藜麥可以說全身都是寶,藜麥的莖稈、藜麥的籽粒、藜麥的全株都有非常高的實際應用價值。藜麥莖稈:比較我們常見的玉米飼料,藜麥成熟后的莖稈中所含有的粗蛋白質量要大大地高于前者,在用紫花苜蓿喂養的同時添加一些藜麥莖稈,可以提供非常豐富的蛋白質,滿足牛、羊等牲畜的生長。藜麥籽粒:相比于玉米以及紫花苜蓿等常見的喂養飼料,藜麥籽粒中有7.91%的皂苷含量。當大麥粉搭配一定量的藜麥粉用于肉牛的飼養,則可以顯著地提高肉牛的體脂量,這說明藜麥籽粒加工成粉末可以作為飼料,對于畜牧養殖有很大的應用前景。藜麥全株:藜麥全株對于高原地區以外的畜牧業養殖開發意義重大,由于用藜麥全株對比使用苜蓿來喂養牛、羊,兩者的消化率比較接近,可以作為苜蓿的替代飼料使用。采用青貯藜麥作為飼料喂養的羊羔有明顯的促長效果,青貯藜麥作為粗飼料的喂養效果比玉米秸稈更好,在進食量和體重增長上都有很大的提高。
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認識到了藜麥的種植意義,目前在我國的發展相對來講還是比較緩慢,特別是在品種的培育上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尤其是在提高產量和病蟲害方面需要突破的雜交技術上進展緩慢。因此,必須加大國家政策層面對于藜麥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保證強大的支持力度,快速提高藜麥雜交培育、病害防治的技術能力。在具體的操作上,可以將藜麥納入農業保險和地方農業補貼的范疇。特別是在我國北方自然災害多發,生態環境惡劣,氣候變化大,種植藜麥時常遭到外部環境影響導致減產,給藜麥種植戶造成比較大的經濟損失。
因此,此舉將可以消除藜麥種植戶的后顧之憂,加快擴大種植面積,快速拉動種植人群,對藜麥的推廣和發展有著非常重大的現實意義。對于種植戶想要種植藜麥,而找不到相應的購種地點,應該盡快完善相關的經營許可證制度,使商家有種可售,種植戶有店可買。加強對藜麥種子質量的把控,從源頭上遏制不法商販,保障種源供應,促進藜麥產業又快又好地發展。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在藜麥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目前還沒有一家企業占據市場支配性地位,這說明了兩點:一點是目前藜麥還處于快速的發展階段,各企業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發展機會相對均等,發展空間十足。另一點就是藜麥產業缺乏明星企業,使得藜麥“泯然眾人”,沒有一個代表,被市場充分地認識,從而關注到藜麥。總的來講就是藜麥缺乏曝光度和知名度。政府部門可以適當地選擇一些發展良好的規模性企業進行幫扶,在資金、人才等方面給予支持。
對于當前藜麥的推廣宣傳還不夠,大多都停留在養生、減肥等方面,導致發展路徑受阻,藜麥作為一種高價值的食品,要大眾化才能獲取更多地關注度和需求量,才能形成一個良好的交易鏈。藜麥大多在電商網站中銷售,這種銷售辦法已經比較陳舊,可以嘗試用短視頻進行宣傳,也可以開展種植直播,當地政府部門領導帶貨等一系列方法,掌握消費者的偏好渠道,有針對性地營銷。
藜麥有著豐富的營養價值,被減肥人士和養生愛好者所青睞,現在僅僅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在食用:我國大規模地推廣種植藜麥有很多他國無法比擬的優勢。其一,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人們經濟實力得到大幅提高,加之我國眾多的人口,形成了強大的購買力水平,這在消費市場中我們有先天的優勢。其二,我國有著廣大的適宜栽植的地區,青藏高原作為世界屋脊,有著適合藜麥生長的得天得厚的自然條件。可以說,占據了發展的天時,栽培的地利,大市場的人和,藜麥在中國的前景是毋庸置疑的。與此同時,也要看到藜麥目前的產業鏈發展還不完善,市場化程度的發展還不夠,從種植到加工再到銷售,都還需要合作協同,要充分發揮各環節的專業性,還要促使各環節形成合力,才促進藜麥快速規模化地發展。
藜麥對于生長環境有著獨特的要求,它具有耐寒、耐旱的特性,適合生長在自然環境比較惡劣的高海拔地區。在藜麥的種植栽培環節中,應該根據藜麥的生長發育特點對其挑選適宜的種植環境,并且還應該為其創造一個理想的氣候條件以及土壤選擇,在適宜的種植時間選擇對應的藜麥品種進行種植。在上述基礎上,實施最佳的種植栽培措施,從而最大程度地增加藜麥的種植栽培效果與質量。比如氣候比較涼爽、光照時間充足的南美安第斯山脈,中國的青藏高原,同時它在土地貧瘠、土壤呈鹽堿性的地區也可以生長。比較適宜生長的溫度在20℃左右,藜麥不耐高溫,32℃是一個溫度界限,一旦生長區域的溫度越限,就會導致藜麥大規模死亡。除此之外,藜麥的生長還有一些其他的要求,要保證藜麥在生長過程中無霜期的時間不低于130d,才能保證藜麥的生長要求。在國內比較符合藜麥的生長地區有:青海、甘肅、寧夏、陜西、內蒙古、山西等地。藜麥對于土壤的酸堿度要求不高,在土壤PH值5.5~8.5的范圍內都能夠種植。
雖然藜麥對于土壤的要求不高,在貧瘠的情況下也能夠保持生長,但這樣會導致藜麥的產量受限。為了收獲更多的藜麥,還是要注意耕作方法,合理施肥。在保墑時,我們要注意到,必須保障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在具體的耕作中,為了保證藜麥更好地扎根,要防止土壤發生板結的情況。土壤保持疏松,就要在春、秋兩季的耕作中使用不同的方法:春季耕作要采取耙耕,秋季耕作要采取深耕。用蓄力或者是人力在耕作時由于工具和力量所限,在耕作一段時間后,就不能保證耕作的深度。因此,傳統農具已經不能夠很好地滿足耕作要求,我們提倡可以使用機械耕作。假若受條件所限,用傳統方式進行耕作時要保證深度達到10cm左右,這樣才能滿足藜麥對于水分、空氣等條件的要求。在土壤肥料的使用量上,我們要注意施肥必須恰當,種植戶要遵循“施足底肥,全程追肥”的原則,保障土壤肥力,為藜麥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以期提高藜麥產量。
要注意在播種時,根據土壤溫度情況來挑選藜麥的播種時機。數據表明,在地表5cm處的測得溫度在10℃左右時就可以進行播種,在播種的前后,需要種植人員關注天氣情況是否有大幅度的變化。假如播種太早,會很容易引發藜麥遭遇晚霜,藜麥產量會因此導致大面積的降低。一般在藜麥的播撒量上,400g的種子可以播種面積667m2的土地,這樣就可以滿足播種需求。為了使播撒更加地均勻,我們還可以采取在播種時混入熟種的辦法,進行充分地攪拌,這樣在播撒時會更加地均勻,效果更好。在采取機械化的方式進行播種時,要注意落籽孔徑的大小,掌握播種的密度和數量、深度和行距的控制,深度保持在2cm,行距保持在50cm,播種結束后,要用土覆蓋,輕輕地按壓,使種子、土壤不要有空洞,保證兩者能夠接觸到,使藜麥能夠獲取足夠的養分,提高成活率。
在藜麥下種之后,幼苗一般在1周左右就可以看到,要注意的是,為了避免幼苗之間的密度過大,搶奪養分,我們在苗長3cm左右時,就必須間苗。而定苗的時間一般在苗長6~10cm左右時,此時應該注意拔除藜麥四周的雜草,避免雜草影響藜麥的生長,保證藜麥能夠比較好地度過定苗期。在間苗的密度上有一個參照標準:面積667m2的土地上保證4400株即可,藜麥的植株距離為50cm×30cm。如果在間苗時,發現有部分地方缺失,可以在苗株比較密集的地方進行移栽。藜麥的第二次除草時間是在株長90cm左右時,目的同樣是防止雜草和藜麥搶奪養分。為了避免倒伏現象,我們要根據具體情況給藜麥進行培土,培土可以保障藜麥根系的發育,在后面的機器收割中也可以更好地操作。
做好藜麥的病害防治工作,才能保障收獲時的產量。在藜麥的幼苗期抵抗能力比較弱,易受到病蟲害的侵害,常見的有:老鼠,金針蟲。假若沒有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會導致藜麥的出現斷壟現象,最終出現大量減產的情況。出苗期:我們可以使用毒土、毒餌等方法消滅害蟲;出苗后:黑絨金龜子是藜麥生長的主要威脅之一,此時我們可以使用30kg的水配合90g的高氯鋅乳油噴淋于葉面上,用來殺滅蟲害。值得注意的是,黑絨金龜子會出現遷飛的現象,往往一次性的用藥還不能夠徹底地防止,需要往復地進行噴灑方可達到效果。生長期:南美葉斑病對于藜麥不可輕視,這個期間段非常容易受到該病害的影響,對此我們可以在葉面上噴淋霜脲錳鋅溶液,在使用諸如此類的化學藥劑時,要在高溫時段以外的時間噴灑。
藜麥的生長時長在115d左右,徹底成熟后麥穗的顏色會變深,種子會變硬。藜麥收獲的窗口期比較短,如果在成熟時沒有及時進行收割,就會發生藜麥掉粒的現象,導致藜麥產量減少。我們在收割時可以采取分批收割的方法,根據成熟度的不同決定收割順序,只收割麥穗或者整顆收割都可以。在完成收割之后,要及時地將藜麥平鋪晾干。而后采取機器脫粒、篩選,再次晾曬使藜麥干燥后裝入庫房。
藜麥是僅有的一種單一攝入就可以滿足人體營養需要的植物,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經濟價值,聯合國把2013年設為“國際藜麥年”,目的就是希望引起全球的重視,這有利于在自然環境惡劣地區和營養缺乏的欠發達地區種植,用以緩解糧食壓力,消除貧困。此外,藜麥其自身營養價值較高,口感好,食用方式也簡單便捷。當前藜麥被大眾廣泛接受與食用,更是被公認為高營養的植物食物之一,所以在隨后的藜麥種植發展過程中,我國需要提高藜麥的種植栽培技術與技巧,不斷推廣藜麥的種植區域,有利于推動我國第一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與進步。同時,在藜麥種植過程中,還應該了解并掌握科學有效的藜麥種植技術,從而才可以增加藜麥的存活率,進一步增加其生產量,有利于推動當地藜麥種植經濟的發展。雖然目前藜麥在中國的種植還處于起步階段,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各種問題都將得到充分地解決,藜麥的推廣和種植將引來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