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馬克思對浪漫主義的繼承與超越

2021-12-26 09:37:33鄭雨晨
理論界 2021年7期
關鍵詞:浪漫主義馬克思現實

鄭雨晨

德國浪漫主義曾被視為思想界的一股“黑流”,是反動與非理性的代名詞,而馬克思與浪漫主義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因此被遮蔽,被認為是不值得認真對待的問題。散見于馬克思不同著作中的浪漫主義批判亦被視為馬克思不可能是一個浪漫主義者的證據。近年來,隨著浪漫主義在思想史上的意義被重新認識,馬克思與浪漫主義的關系已經得到學界的一定關注。在我國,隨著維塞爾教授所著的《馬克思與浪漫派的反諷——論馬克思主義神話詩學的本源》一書的翻譯出版,以及劉森林教授對這一維度的較為系統的研究,關注馬克思理論與浪漫主義關聯的學者逐漸增多,然而這一維度的研究仍沒有引起學界足夠的重視。在力圖打破教科書體系思維,馬克思與西方傳統的關系逐漸得到重視的今天,研究馬克思理論中的浪漫主義維度,意義非同小可。

浪漫主義是一個龐雜的概念,含義難以界定。伯林表示:“關于浪漫主義之界定的著述比關于浪漫主義的著述更加龐大”,是一個“危險和混亂的領域”。〔1〕施米特指出,浪漫派一詞一直處于混亂狀態,成為了“用來塞滿各種不斷變化的內容的空洞容器”。〔2〕為避免混亂,本文把考察的對象限定在德國早期浪漫派的范圍內。這么做的原因有以下幾點:首先,馬克思成長于德國早期浪漫派思潮大行其道的時期,只有德國早期浪漫派與馬克思具有深刻的內在關聯。其次,與其他各國的浪漫主義運動相比,德國早期浪漫派將浪漫主義從一個文學概念提升到哲學的高度,最具理論價值。最后,德國晚期浪漫派由于日益走向偏激與狹隘,加上彼時馬克思的理論已經發生實踐轉向,它已經淪為馬克思所批判的對象,對馬克思的影響非常有限。故本文所使用的“浪漫主義”與“浪漫派”,均指的是德國早期浪漫派。

本文力圖描繪浪漫主義的概貌,在思想史發展的線索中廓清從浪漫派到馬克思理論的發展脈絡,說明馬克思是如何繼承與超越浪漫主義,開創了兼具浪漫神圣價值與科學歷史規律雙重維度的哲學的。

一、浪漫主義的萌蘗與濫觴

啟蒙運動之前,在文藝復興與路德宗教改革中個人主義與世俗主義已經抬頭,而啟蒙運動則迎來了個人主義與世俗主義的大爆發,世俗生活的價值得到肯定。近代哲學由笛卡爾開啟,其“我思故我在”肯定了作為理性主體的人對世界的認識能力,觀察世界的基點由神轉向人。信仰與啟示的權力被交至理性手中,建構無所不包、凌駕于一切之上的形而上學體系成為時代風氣。然而,近代理性主義哲學將人與世界分裂為主觀與客觀、現象與本體的二元,人與世界成為被建構出來的僵死存在,現實性被消解于抽象之中。以解放人為目的的啟蒙理性成為支配人的新神話,異化為禁錮人的力量:“隨著資產階級商品經濟的發展,神話昏暗的地平線被計算理性的陽光照亮了,而在這陰冷的光線背后,新的野蠻的種子正在生根結果。在強制統治下,人類勞動已經擺脫了神話;然而,也正是在這種強制統治下,人類勞動卻又總是不斷落入神話的魔力之中。”〔3〕在政治哲學上,經過霍布斯、洛克與斯密的理論建構,自由主義的精神正式確立,趨利避害、追求世俗利益的“布爾喬亞”主導了現代文明的氣質。被動適應自由主義抽象人性論的現代資本主義國家在倫理與價值判斷的問題上持中立態度,成為保護個人私有財產的工具,古典政治對德性的追求被“是否有用”的標準替代。由于啟蒙理性過分強調人的現世的感官欲望,進而導致了價值虛無,人們不再追求價值與意義,一切都屈從于功利的計算,理性成為了經濟的工具。“啟蒙運動要求于真理的……是有用和適用……左右啟蒙運動者的乃是經濟原則……”〔4〕

浪漫主義正是對啟蒙主義與現代性的第一次反動。18世紀的德國資產階級力量弱小,國家處于四分五裂的多個邦國的狀態,經濟發展緩慢。三十年戰爭也使德國元氣大傷。與處于歐洲大陸主導地位的法蘭西相比,德意志是被邊緣化的民族,兩者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法國大革命帶來的拿破侖入侵更是讓德國飽嘗屈辱。盧格曾指出,一個民族的命運越是不幸,就越是浪漫。〔5〕伯林也認為浪漫主義根源于受傷的民族感情和民族屈辱。〔6〕受傷的民族心態是浪漫主義產生的土壤,費希特的絕對自我為浪漫派提供了認識論的基礎,歌德的小說《威廉·邁斯特》則為浪漫主義反抗現實規范性的創作提供了藍本。是故弗·施萊格爾稱法國大革命、費希特的《知識學》和歌德的《威廉·邁斯特》,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傾向。〔7〕

作為啟蒙理性的敵人,浪漫派要用自由不羈的意志來破除理性構建的形而上學框架,以愛和藝術彌合主客體之間的分裂。他們訴諸神秘與直覺,反對曉暢明白而又冰冷的理性計算,力圖以情感與意志打破現實規范性。諾瓦利斯對“數字與圓形”成為“一切造物的鑰匙”不滿,認為“世界必須浪漫化”。啟蒙運動以光明作為其象征,要以理性之光照亮蒙昧,但這種曉暢明白將現實的豐富性與想象力驅逐到了人類的認識之外。奧·施萊格爾直言“啟蒙運動缺乏對黑暗最起碼的尊敬”。〔8〕諾瓦利斯則歌頌“神圣、隱秘、難以名狀的夜”,他尖銳地諷刺:“光的時間已經限定,夜的統治卻超越了時空。”〔9〕浪漫派的哲學表達了一種對無限的渴求和彌合主客體分裂的探索。笛卡爾的“我思故我在”將人引向主觀與內在,造成了思維與存在、主體與客體的分離。康德的先驗解決方案將科學的作用限制在現象界,因而依然無法解決物自體的認識問題,裂痕依舊存在。到了費希特這里,他想要以絕對自我消除這種分離。費希特的自我具有絕對能動性,將外部世界視為必須加工的材料,它規定著自身及其反題——非自我。自我只有在與非自我的碰撞中才意識到自身,并根據自身的認識支配與塑造世界。費希特的自我必須與外部世界發生聯系,而浪漫派的自我則不斷向內生長,把他們的認識論建立在反思之上,通過想象與外部世界共舞。反思保證了認識過程的無限性和不可完結性,因為“每一以前的反思都變為下一反思的對象”。〔10〕而浪漫派追求無限、超越近代啟蒙哲學的手段,就是反諷。

二、馬克思對浪漫主義反諷精神的繼承

馬克思成長于啟蒙理性與浪漫主義的張力之中。除了列寧所列舉的三個主要來源即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馬克思還深深受到歐洲古典文藝思潮特別是法德啟蒙思想和浪漫派作家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深厚的人文主義精神的感染”。〔11〕雖然馬克思早年寫過浪漫的詩歌,但被視作其不成熟的標志。加上浪漫主義的不良聲名及馬克思后來表現的對浪漫主義的厭惡態度,這一維度未得到認真對待。“馬克思同邊沁和詹姆士·穆勒一樣,跟浪漫主義絲毫無緣;合乎科學始終是他的目的。”〔12〕但近年來隨著學界對浪漫主義的價值與意義進行重估,以及馬克思與西方思想傳統之間的關系開始得到重視,馬克思理論中的浪漫主義維度逐漸彰顯出來。科拉柯夫斯基聲稱:“馬克思是浪漫主義運動的繼承人。”〔13〕戴維·麥克萊倫刻畫了馬克思早年成長過程中影響他的浪漫主義因素:馮·威斯特華倫男爵灌輸給他對浪漫主義文學的熱情,〔14〕他曾求學于浪漫主義盛行的波恩大學,并選修了浪漫派領軍人物奧·施萊格爾的兩門課程。〔15〕對燕妮的追求強化了他對浪漫主義和詩歌的興趣,他的父親老馬克思甚至為他的浪漫主義傾向深感擔憂。后來馬克思在作品中對浪漫派時有論述,而且根據他寫給盧格的信,他應該還專門寫過《論浪漫派》一文,但是后來可能遺失了。〔16〕種種跡象表明馬克思曾對浪漫主義產生濃厚的興趣,而這一興趣或將以可見或不可見的形式對其后來的理論產生影響。維塞爾認為,馬克思青年時期的浪漫詩歌未能引起學者的關注。馬克思把詩歌的境象深嵌于“科學”的術語上,以至于他的追隨者都沒有注意到這一點。他描繪了馬克思在自己的浪漫主義情懷經歷了現實異化危機之后轉向反抗與革命的心路歷程。〔17〕馬克思曾沉迷于對浪漫神圣力量的追求,后經歷了浪漫主義抒情危機,最后通過對黑格爾辯證法的批判式吸收,終于找到了通往現實的道路。馬克思繼承了浪漫派的反諷,并在實踐哲學中揚棄地發展了它,那么就需要對反諷進行考察。

反諷是個復雜模糊的概念,無法用簡明的語言準確定義。它最早可以追溯到蘇格拉底。蘇格拉底的反諷是與人談話時先佯裝接受對面的結論,然后從對方的結論出發引導對方推出相反的結論使對方自相矛盾。但反諷不僅是一種正話反說的修辭手法,還具有特定的哲學內涵。弗·施萊格爾指出,反諷除了修辭的反諷以外還存在第二種形式——哲學的反諷,“哲學是反諷真正的故鄉,人們應當把反諷定義為邏輯的美”。〔18〕哲學的反諷正是浪漫派打破現實規范、追求無限的手法。浪漫派反諷的本體論建立在對費希特哲學與斯賓諾莎哲學的綜合之上。費希特的“自我”根據其設定自身,使之成為其所是,并通過行動克服“非我”走向普遍自我。而斯賓諾莎則認為精神與物質只是單一宇宙的不同屬性,都遵守自然的規則。費希特的唯心論、非決定論及二元論與斯賓諾莎的實在論、決定論和一元論存在著不可調和的沖突。浪漫派通過引入萊布尼茨的活力論來解決這一問題。通過將活力論嫁接在斯賓諾莎的理論上,物質和心靈分別被闡釋為活力發展的較低和較高程度。這種自然泛神論設定了“本我”(原初的我)與“個我”(經驗實存的個體自我)。從“本我”中分離出來的“個我”是不完滿的碎片,卻存在神性。人作為實存的不完滿的經驗個體,卻追求自身的無限完滿,這導致了有限性與無限性的矛盾與對立。“人相當于宇宙”,是宇宙的“一個環節”“一個階段”,上帝與個體的差別只是“量的差別”。〔19〕個體的命運便是要成為上帝,當經驗的自我感受到自身的殘缺與異化,便會表達對生存狀態的不滿,繼而試圖努力呈現自己的本質所是。有限通過永不停息、始終處于流動中的生成與轉化達到無限。“浪漫主義詩則處于尚在形成中;可以說這是它的本質特點。它永遠處于形成過程中,永遠不會完成……詩人是放任自由的,不能容忍任何法則。”〔20〕浪漫反諷就是浪漫派通過藝術創作來使經驗自我的有限性接近本我的無限完滿性:“詩將異化的此在化入本己(即本我)的此在。”〔21〕浪漫派將自身塑造為造物主以體驗完滿的幻象,然而現實中的主體依然是殘缺的甚至是受壓迫的。

馬克思早年的浪漫主義情感在其浪漫詩歌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他的詩歌表現了對世界的不滿與對無限力量的渴求:“宇宙萬物陷入了盲目的爭端和斗爭……我要把深淵和我之間的世界摧毀!”〔22〕這個由啟蒙理性與資本主義造就的世界不僅沒有實現人類自由,反而造成了人的異化與奴役,導致人的生存喪失了價值與意義。“同啟蒙學者的華美諾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23〕浪漫反諷的對現實表達的不滿與意圖超越的情緒為馬克思的社會批判確立了理想與價值的指向。馬克思與浪漫派一樣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異化現象,痛心于資本主義社會中人的本質的喪失。人的活動是自由自覺的創造活動,是自己意識的對象。然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工人的生產勞動卻異化了,勞動的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人同自身的勞動產品、生命活動、類本質及他人都發生了異化。異化勞動使得本該是自由創造的、確證人本質的勞動貶低為肉體生存的手段,人成了自己勞動產品的奴隸。“在國民經濟的實際狀況中,勞動的這種現實化表現為工人的非現實化,對象化表現為對象的喪失和被對象奴役,占有表現為異化、外化。”〔24〕在資本邏輯下,人的浪漫靈魂被囚禁于凡俗的肉身內。資本邏輯的實質是形而上學的同一性在社會生產領域的表達,這種表達是通過商品交換實現的,正是兩者的聯姻導致了個人受到抽象統治。

馬克思與浪漫派均表達了對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不滿情緒,追求人的個性與發展,希冀美好的未來。但浪漫派逃避現實,僅僅通過機緣來彌合主客體的二元分裂,最終只能耽于等待和幻想:“何時或最早在何時?這不必追問。一定要有耐心,它會來的,它必然來臨,那永久和平的神圣時代,到那時新耶路撒冷將是世界的首都。在此之前,我的信仰的同志,面對時代的危難你們要始終保持樂觀和勇氣,用言語和行動傳揚上帝的福音,并始終忠實于真正的無限的信仰,直到進入死亡。”〔25〕而馬克思則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基礎上展望自由與解放的理想王國——共產主義。在青年馬克思的著作中,浪漫主義的鄉愁被表述為人對自己本性的占有和復歸:“共產主義是私有財產即人的自我異化的積極的揚棄,因而是通過人并且為了人而對人的本質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會的即合乎人性的復歸,這種復歸是完全的和在以往發展的全部財富范圍內生成的。”〔26〕與浪漫反諷的結構一樣,共產主義也存在于無限趨向自由王國的運動中。浪漫主義對資本主義的批判是一種形而上學的否定,其向往回到前資本主義社會的愿望是非歷史的。但其為“個我”規定向“本我”回歸的神圣命運,被馬克思以對共產主義的闡述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對浪漫派反諷精神的繼承,馬克思確立了自己哲學的價值理想——實現了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共產主義。馬克思早期帶有人本主義色彩的著作表達了基于浪漫主義理想的一種價值的應然,在其理論的共時性結構中占有重要位置。

三、馬克思對浪漫主義的超越

馬克思的浪漫詩歌及其早期作品中的異化理論體現的反諷現實、展望共產主義、發揮主體性等主題是對浪漫精神的繼承。但是此種浪漫情懷只適用于個人主觀世界,一旦進入現實,遭受挫折后,則被證明不過是一場美好的幻想而已。“帷幕降下來了,我最神圣的東西已經毀滅了,必須把新的神安置進去。”〔27〕馬克思為了找到通往理想的現實道路,最終轉向關注現實的、經驗的世界,并開始批判浪漫派僅沉湎于審美卻逃避對現實的改造。

近代西方哲學力圖將人從中世紀神學與封建制度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重視人的價值與尊嚴是其最初的核心精神。然而,近代哲學二元的思維方式及自由主義利益本位的個人主義、工具理性的盛行導致了人的存在的異化與分裂。彌合主客之間的分裂狀態及個體之間相互冷淡的原子化狀態,是現代性批判者的任務,浪漫派與馬克思均處于對此任務的執行中。然而,浪漫派雖然主張以愛與藝術彌合人與世界、人與人之間的分裂,但它自身又持一種極端的個人主義與唯心主義,逃避現實生活遁入內心的城堡,拋棄現實的客觀性而僅僅滿足于依靠主體的想象力浪漫化世界。施米特指出浪漫派是典型的機緣主義者。機緣論是馬勒伯朗士為了克服笛卡爾的心物二元論而提出的。它倚靠更高的第三者——例如上帝——來消除心物二元論的對立。浪漫派將機緣論中更高的第三者上帝主觀化了,通過反諷在想象中成為自己內心世界的上帝,將世界提升至超凡脫俗的神圣地位,實則只是改變了主體自身心境,被心靈提升的客體世界在經驗現實層面上并無實際改變,主體還是不得不受現實的規約。

馬克思則要通過深入經濟社會的基礎來尋求摧毀當下世界、構建理想未來的道路以解決現代性問題。他指出,僅從觀念上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批判是不夠的,必須對其進行物質與現實的批判。“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質的力量只能用物質的力量來摧毀;但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28〕馬克思將浪漫的靈魂注入現實的物質當中,要通過實踐改造物質現實反諷實然。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批判也適用于浪漫派。他指出,青年黑格爾派只在觀念上批判唯心主義卻不觸及現實制度。而浪漫派與青年黑格爾派在無意改造現實、只批判觀念這一點上并無差異。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則從歷史與現實的人出發來解決思維與存在關系的問題,并通過研究資本客觀規律指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共產主義終將實現的歷史規律,確立了人的自由與解放的現實道路。

在哲學思維方式的變革上,馬克思認為傳統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均從二元思維方式出發去思考思維與存在的關系,這樣就造成了主客的二元分裂。馬克思通過費爾巴哈的影響獲得了人本主義的視野,又通過批判費爾巴哈理論中人的活動與感性現實的分裂確立了新唯物主義的原則。馬克思的理論關注的不是形而上學體系中抽象的人的存在,而是歷史中真實存在的人。人類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將自己建構為認識與改造世界的主體,按照自己的目的與意識改造客體,使客體變成主體要求的存在;同時,人也不得不按照物質世界的客觀規律去規范自身。人在這種改造世界與改造自身的雙重實踐活動中,彌合了近代哲學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分裂,實現了兩者有機的統一。人的對象化勞動在確證自己本質的同時導致人本質的外化,導致人對象性本質的喪失。于是,人通過勞動不斷超越自身的對象性存在,而這種超越又導致了新的對象化。這種普羅米修斯式的悲劇命運如同浪漫主體無限反諷的一樣,主體在這個辯證的過程中持續發展自身能力,向無限完善的可能性敞開,因而也超越了形而上學僵死的規范框架,處于動態的生成的過程中。在這一過程中人的自由活動創造著人的生存世界,推動歷史前進,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飛躍。

馬克思用實踐的觀點確立了不同于傳統哲學的嶄新思維方式,同時又通過政治經濟學為自己理論的現實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通過對黑格爾法哲學的批判指出,是市民社會決定國家,要徹底批判資本主義就必須深入市民社會的物質生產與經濟利益關系。馬克思通過研究政治經濟學發現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資本主義極大地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由于資本的逐利本性使它超出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生產,其結果必然是經濟危機。資本在推動生產力發展的同時也必將激化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基本矛盾,孕育自我否定的力量。一旦生產力發展得強大到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不能適應并對其產生阻礙的地步,“資產階級用來推翻封建制度的武器,現在卻對準資產階級自己了。但是,資產階級不僅鍛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還產生了將要運用這種武器的人——現代的工人,即無產者”。〔29〕無產階級與生產資料分離,除了能出賣的勞動力外一無所有。無產階級勞動的成果被資本家以剩余價值的形式剝削,越勞動越貧窮、異化的程度越高。生存境況每況愈下導致的無產階級革命意識的覺醒,催生了反噬資產階級的力量。“但是,自然科學卻通過工業日益在實踐上進入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為人的解放做準備,盡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發展。”〔30〕無產階級通過社會革命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消滅私有制,使生產力高度發展、物質財富極大涌流,極大地縮短工作時日和增加自由時間,最終達到以人本身的發展為目的的共產主義社會。無產階級必然承受悲慘的異化,遭受普遍的苦難,承受自然與歷史規律的束縛,如同從本我中分裂出來的個我在塵世經驗欠然。他們必須經歷一系列的否定性,被侮辱,被奴役,被遺棄,被蔑視。然而,他們身上的神圣性終將覺醒,以物質生產的實踐在這種束縛中爭取自由,救贖自身乃至全人類,使人類社會向人性復歸。這悲慘而又充滿希望的命運是何等浪漫!

馬克思早期希冀人自由而全面地發展的浪漫情懷是一種抽象的價值預設,但他通過對政治經濟學的研究成功地把浪漫理想的合目的性與歷史必然的合規律性結合起來,實現了對資本邏輯和形而上學的雙重顛覆。在馬克思看來,人類的神圣理想并不是超驗的無限或絕對,而是在把握現實規律上通過實踐不斷超越的自由,這種自由只能通過物質實踐改造現實、變革現實社會關系來實現。歷史之謎的解答者正是代表人類普遍利益的無產階級,他們是浪漫本我分裂出的現實個我,為了向神圣的本我復歸而不斷反諷資本主義,這一浪漫理想通過無產階級對歷史規律的把握而達成了兩者的有機結合。

四、結語

浪漫主義喚醒了青年馬克思對美好未來的希冀和向往,激發了其革命熱情。啟蒙理性將對終極價值的追問從公共生活中排除出去,導致了虛無主義的泛濫,同時其二元思維方式也使人與客觀世界產生分裂。而馬克思的理論則重新確立了人類合乎歷史必然的終極完善目標,通過深入人類社會的物質基礎,為浪漫反諷找到了現實道路及其擔綱者無產階級,并以實踐彌合了主客體分裂。馬克思的理論蘊含兩個維度:一是從浪漫的理想出發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倫理批判,說明了共產主義是人類必須達到的神圣而崇高的可欲目標;二是對達到這一可欲目標的科學方法即歷史規律的把握,通過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分析,得出了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忽視馬克思從浪漫主義繼承來的主體價值內在性,會使馬克思哲學過度世俗化與實證化并僵化為機械決定論,這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我國的建設已經產生負面影響,值得警惕和反思。闡發馬克思理論中的浪漫主義維度這一意義重大的工作,對于我們正確認識馬克思的理論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猜你喜歡
浪漫主義馬克思現實
漫談詩的革命浪漫主義
中華詩詞(2022年1期)2022-12-31 05:40:44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十九世紀法國浪漫主義大師
藝術啟蒙(2022年6期)2022-06-22 06:48:48
西班牙浪漫主義的狂想
藝術啟蒙(2022年3期)2022-03-24 02:35:10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我對詩與現實的見解
文苑(2020年11期)2021-01-04 01:53:20
一種基于Unity3D+Vuforia的增強現實交互App的開發
法式浪漫主義音樂會登陸杭州
杭州(2015年9期)2015-12-21 02:51:48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現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欧美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9丨情侣偷在线精品国产| 国内精品视频|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欧美日韩第三页| 婷婷亚洲最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国产欧美高清| 永久免费无码日韩视频| 久久无码av三级| 免费A∨中文乱码专区| 91久久青青草原精品国产| 国产杨幂丝袜av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天堂色AV|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亚洲视频无码|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人妻21p大胆| 成人午夜天| 亚洲区第一页| 日韩av手机在线| 幺女国产一级毛片|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内精品小视频在线| 国产99在线|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 91探花在线观看国产最新| 最新国产在线| 免费网站成人亚洲| 乱人伦99久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91九色| 色综合天天操| 国产精品手机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jizz|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手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在线观看无码av五月花|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a在线看| 国产综合精品日本亚洲777| 亚洲一区黄色| 久久黄色影院|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野外拍在线| 麻豆a级片|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又猛又黄又爽无遮挡的视频网站| 高潮毛片无遮挡高清视频播放| 夜夜爽免费视频|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99视频|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年人片|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多人| 欧美不卡二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国产jizzjizz视频| 一本一道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 |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 丝袜久久剧情精品国产| 97精品久久久大香线焦| 91毛片网|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国产成人综合网| 99精品这里只有精品高清视频|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91久久国产热精品免费| 色悠久久综合| 2022国产无码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电影| 免费亚洲成人| 视频二区国产精品职场同事| 毛片视频网址| 综合色88| 精品国产成人av免费| 国产H片无码不卡在线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