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敏,王華劍,唐瑋銘
(1.和田師范??茖W校,新疆和田 848000;2.新疆尚玉環??萍加邢薰?,新疆和田 848000)
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位于新疆和田地區,源于昆侖山,終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和田地區位于昆侖山以北、塔克拉瑪干沙漠以南,這里常年干旱,人們沿河而居,從事種植業、畜牧業、玉業。農作物以紅棗、核桃為主,水稻種植量、沙漠種草量呈上升趨勢。受畜牧業影響,飼料草成為和田地區養殖業的瓶頸;畜牧業以羊居多,近年來,發展十大養殖業、“十百千萬億”工程,如棗兔、尼雅黑雞、鵝、鴿子、鴨子、牛、蠶等。玉業,早在漢代時期,和田美玉聞名天下,如今和田玉交易市場依然活躍,成為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河流,研究河流成因、水質、發源、流域于當地人民而言,關系生存、生活,于生態發展而言,關系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的環境發展,于經濟而言,關系特色經濟產物的種植、養殖的發展。
和田地區屬典型的內陸干旱區,河流大都是內陸河。從東到西有安迪爾河、尼雅河、克里雅河、策勒河、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桑株河、皮山河等36條河流,這些河流起源于昆侖山,一部分經過沙漠平原區匯入塔克拉瑪干沙漠、一部分消失在沙漠平原區。和田地區年均地表水徑流量為73.35×108m3,其中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占全區河流總水量的61.2%,是水量最大的有出流河。
玉龍喀什河發源于昆侖山北坡,水源補給主要是昆侖山的冰川積雪。全長505 km,流域面積19 803 km2。河道經過山區、平原沙漠區,在山區,河床由卵石、細沙組成,在平原沙漠區,河床由細沙淤泥組成,沒有明顯河槽,尤其在平原沙漠區,滲漏嚴重,汛期時,河流進入塔克拉瑪干沙漠,北流與喀拉喀什河在闊什拉什匯合成和田河,注入塔里木河。在渠首,多年實測平均流量為22.88×108m3,灌溉量為8.51×108m3。
喀拉喀什河發源于昆侖山北坡,水源補給是昆侖山的冰川積雪,東臨玉龍喀什河,西靠葉爾羌河,南接昆侖,北流注入沙漠。汛期時,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與玉龍喀什河匯合成和田河,匯入塔里木河。
喀拉喀什河全長808 km,流域面積為26 600 km2,位于塔里木盆地南緣,河道經過山區、平原沙漠區,在山區,河床由卵礫石組成,在平原沙漠區,河床由細沙、淤泥組成,河道滲漏嚴重、蒸發嚴重。在渠首,多年實測平均流量為21.64×108m3,灌溉量為13.75×108m3。
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以出產和田玉聞名天下,開采歷史最早見于漢代文獻《史記·大宛列傳》,記載“漢使窮河源,出于闐,其山多玉石”?!稘h書·西域傳》,記載“于闐之西,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河源出焉,多玉石”,所謂“河源”是指和田河的上游源頭,即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玉龍喀什河又稱“白玉河”,多產白玉,特別是極品白玉——羊脂玉,而喀拉喀什河多出墨玉,稱“墨玉河”。這兩條河均發源于昆侖山,冰川積雪為主要水源。但是,兩河出產玉石質地不同,為此,2020年1月—2021年1月對兩河取水樣進行檢測,依據《地表水和污水檢測技術規范》執行,數據見表1。
從表1中數據對比得出,玉龍喀什河與喀拉喀什河在pH、五日生化需氧量、銅、鋅、氟化物、硒、砷、汞、鎘、鉻(六價)、鉛、氰化物、揮發酚、石油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硫化物參數上幾乎一樣,說明兩河水質對玉石質地沒有影響,這也不排除其他未測參數的影響,或與兩河發源地有關。
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河從昆侖山北坡流入沙漠平原,進入平原一分為二,形成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河,而后在塔克拉瑪干沙漠合二為一,成為和田河,最終匯入塔里木河。兩河進入沙漠平原后,清澈度存在明顯區別,玉龍喀什河水質渾濁,喀拉喀什河水質清澈。兩河組成和田河時,河流存在明顯分界,分界持續一段距離,待汛期時,方可測量。
玉龍喀什河灌溉玉龍喀什鎮附近的農作物,喀拉喀什河灌溉墨玉縣的附近村鎮的農作物,位于兩河中間的是拉斯奎鎮接受兩河灌溉。在當地,兩河灌溉的農作物長勢不同,喀拉喀什河流域的農作物長勢好、瓜果甜,優于玉龍喀什河流域。當地人民總是說喀拉喀什河流域是長壽之鄉,俗語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兩河流域的農作物的長勢、瓜果的口感,是水還是土的作用,需要進一步對水質成分進行探究,對土壤成分進行探究。
塔克拉瑪干沙漠,東西長約1 000 km,南北寬約400 km,面積達33萬km2,南疆圍繞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和田地區在沙漠南緣,東起若羌縣,與青海接壤,西至皮山縣,與喀什地區相接。新疆的瓜果全國有名,和田的水果更是一絕,長時間的日光照射、較大的晝夜溫差、昆侖山奔騰而下的河流,孕育了和田瓜果的獨特味道。
目前,和田地區大力發展農牧業,如大田農業、設施農業、沙漠農業,引入櫻桃、香瓜、香菇、草莓、人參果等新品種。十大養殖產業的發展,促使牧草供不應求,提高了牧草的價格。在224團昆玉市的沙漠邊緣、和田縣沙漠邊緣,一些農業科技人才在沙漠上種植飼料草,引水灌溉,科學施肥,使得沙逐漸變成土。第一年、第二年種草,第三年種小麥等結果實的農作物。
和田地區,春季多浮塵,當地人稱“下土”季節。兩河在沙變土起著關鍵作用,發展沙漠種草既可以產生生態效益,有效固沙;又可以產生經濟效益,解決養殖難題。目前,在沙漠上連續三年種植飼料草,其收益可以抵消成本,同時,筑起沙漠綠色屏障。
玉龍喀什河、喀拉喀什河是和田地區境內流量最大的河流,研究成因、水質、生態、經濟價值與當地民生有密切關系。昆侖山歷來具有神秘的色彩,因產玉而聞名天下,調研當地研究玉的專家得知,墨玉與白玉相比,墨玉含碳量較高,水中含碳量與玉石質地有關,還是與昆侖山有關,需要進一步探究。
昆侖山發源的河流滋養了沙漠平原的農作物,造就了獨一無二的南疆瓜果。如何高效利用河水,水中的礦物質與施肥配比,需要進一步研究。
兩河甚至更多的河流與沙漠交融著,如何在產生生態效益的同時,也產生相應的經濟效益,使得經濟收益高于綠化成本,以經濟促進沙漠變綠,拉動沙漠農業發展。建起和田地區的生態屏障,是一個值得探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