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強,蔣 翔,曹 斌,張明珠
(江蘇農牧科技職業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
農牧高職院校頂崗實習,旨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縮短高職生踏上工作崗位的適應期,有助于技能型人才與崗位需求的無縫銜接。當前農牧高職院校畢業生頂崗實習工作,已經逐漸成為農牧專業實踐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高職學生核心競爭力,培養高技能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意義顯著。
根據《現代農業發展規劃》要求來看,國家重視農業職業教育,突出農業技術性人才的培養,著力于培養一批新型職業農民。為突破農牧院校人才培養禁錮于教室課本的瓶頸,國內各農牧高職院校均嘗試以頂崗實習來提升農牧專業人才的實踐能力,并以此為契機推進畢業生求學路向就業路轉型的無縫銜接。就農牧高職院校畢業生頂崗實習現狀調查來看,暴露出來的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認識有誤區。不少高職生參與頂崗實習的目的、意義認識不清,隨意性強,紀律性差,將自由散漫的習慣直接帶到實習單位,工作中出現的失誤不以為然,單位要求稍微高一點、紀律稍微嚴一些,學生就打退堂鼓,怨言頗多。
擇業期望過高。不少農牧高職生有“精英”情結,沒有對自己的擇業有準確的定位,缺乏對自己客觀的評價,由此一般的實習單位不愿意去,期待去大城市、大企業實習。
嬌慣蔚然成風。當前,頂崗實習高職生多為00后,80%以上為獨生子女,在家里多為嬌生慣養,臟活累活干不得,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來,受不了半點委屈。走訪農牧企業的調查問卷來看,90%以上的企業認為頂崗實習的高職學生缺乏團隊合作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第一,把學生當廉價勞動力。農牧頂崗實習單位,不少把高職生當廉價勞動力用,重用工,而輕培養,僅安排他們從事些簡單的體力勞動,搬搬草料、運運糞污等等,專業農牧生產技術沒有被應用,更沒有專業的技術人員指導,大大弱化頂崗實習的功能。
第二,頂崗實習的農牧單位,不少在偏遠地區,往往條件較為艱苦,個別甚至要求三班倒,作為剛踏入社會的學生短時間適應難度大。
第一,頂崗實習管理浮于形式。個別學校缺乏規范的實習工作方案,學生一到企業即卸下包袱,認為學生只要不出安全問題,就不用操心,就萬事大吉。對頂崗實習沒有制定完善的管理辦法,學生在實習單位“放羊”管理,生產、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很難被及時反饋并得到解決。
第二,沒有嚴格甄選實習企業。個別企業生產條件、安全管理、生活條件、工作環境、專業吻合度方面,確實不適合與學校進行校企合作。但是,有些學校從自身利益角度出發,為了向社會和家長交差,急于把學生推出去,根本不管不顧這些因素。
個別家長對頂崗實習持排斥心理,認為這樣不利于學生學業、專業知識學習,思想上不重視甚至是排斥。個別家長對孩子嬌慣,孩子遇到工作不適,就給孩子打退堂鼓。
通過利益相關性分析,頂崗實習涉及到諸多利益關系,其中包括:國家的政策引導,學校的牽線搭橋,企業的主動聯姻,學生的積極參與。農牧高職學生頂崗實習管理,務必要著力于實現政府、學校、企業、學生的四方聯動,不斷優化管理實習前、中、后全方位的管控,明晰四主體在定崗實習過程中的角色定位,理清彼此間的權利和責任,真正將頂崗實習這項工作做好,實現全方位、各方面的共贏。
農牧畢業生頂崗實習工作,涉及到的部門種類繁多,各方間的關系訴求遠非學校和企業能協商解決的。在此,政府作為頂崗實習規則的制定者,在校企關系協調方面理應扮演好角色,在政策規范上下足氣力,健全完善校企合作機制,采取優化措施以消除阻隔校企合作順利進行的壁壘因素。
政府加大校企合作企業履責監管。加大校企合作企業方審查力度,保證企業有資質配得起頂崗實習單位的榮譽稱號。政府部門牽頭,要求各行業協會配合,自頂崗實習的工作環境、生活環境、技能培訓等諸多方面,設定標準細則,明確頂崗實習責任和義務,對實習企業加以規范化管理。同時,還需組織家長、媒體、校方、協會、政府等代表,深入頂崗實習單位考察驗收工作成果。對達標合格的企業,由政府頒發“頂崗實習優秀基地”,利用好宣傳媒體擴大社會影響力,提高企業在就業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讓企業以辦好頂崗實習工作為榮,以隱性福利調動企業做好該項工作的積極性。對敷衍了事的企業,直接取消其接受學生頂崗實習的資格,并定期更新頂崗實習崗位企業名單,接受社會的監督。
以政策惠民讓利企業,調動企業參與積極性。政府一方以政策惠民讓利企業,發揮好經濟杠桿的作用,通過對企業參與職業教育貢獻值大小的評價,以稅收、政策等諸多方面讓利企業,通過顯性福利鼓勵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擔起培養人才的重要責任。可以說,在頂崗實習工作中,只要企業一方積極性調動起來,人才強國的夢想才不會破滅。
加大學校頂崗實習工作的考核力度。加大校方頂崗實習工作考核力度,將年度頂崗實習工作納入校方辦學實力考核范圍,督促高職院校將頂崗實習工作做好,確保學校一方要拿得出經費、抽得出人力,以保障頂崗實習工作溝通管理到位。
政府出臺細則保障學生合法權利。為學生能安心頂崗實習,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應出臺相關細則,明確頂崗實習期間校方、企業一方的責權利,將工作時間、工作量、節假日加班、勞保、工傷等諸多方面細化具體到位,以切實保障農牧實習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的合法權利。
第一,前期做好組織規劃。頂崗實習學生所在的學校,是該項工作的實際組織者。由此,學校必須要履行好教育管理工作,將頂崗實習環節的諸多方面考慮周全,執行最為科學的管理辦法,力求做到事前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事中有檢查、有督導、有反饋,事后有總結、有評價、有考核。在上崗前,務必要結合實習單位的實際情況,提前進行細微的培訓和教育指導,以夯實學生的農牧專業知識、生產專業技術,提高學生入崗后的實踐能力,明確具體的考核目標、方法,以為用人單位提供短期可用之才,也消除用人單位的疑慮,真正做到用人單位敢聘、敢用、敢使。
現場做好跟蹤、教育監督。學生頂崗參加工作時,為確保頂崗工作質量,學校應選派專業教師常駐做教學指導。其一,做好與實習單位的溝通交流,協助實習單位做好學生的生產技術訓練工作。其二,做好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掌握學生生活工作方面遇到的難題,幫助學生排憂解難。其三,做好與校方的溝通交流,及時傳達學校的一些通知,解答學生在實習中的那些質疑。此外,還要加強學生紀律管理。對表現突出的學生,應及時反饋到學校,給予表揚。對紀律松散,不服從管理的,應加以批評,必要時責令返校,消除該實踐環節的學分累計。
后期做好批閱、評價工作。學生頂崗實習結束后,要對學生進行一次總結性的評價考核。對頂崗實習成績突出,給予獎學金獎勵,同時授予優秀畢業生、優秀頂崗實習生的榮譽稱號。對考核較差,沒有認真完成頂崗實習任務的,應推遲其畢業時間,以儆效尤。
企業提高頂崗實習重視度。農牧學生頂崗實習期間,是實習單位低成本使用、儲備、優選人才的絕佳機會。從過往農牧專業畢業生頂崗實習調查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對頂崗實習充滿激情和熱情,期待將課堂上學習的技術、知識能更快地應用到一線生產實踐中去。作為農牧企業在經營發展戰略的執行上,務必要重視頂崗實習工作,要將這部分人力作為企業不竭發展的人才后備庫,加大人財物的投入,讓學生迅速成為生產實踐能手。
做好入職前準備工作。接受實習學生之前,企業應根據年度生產目標,結合短期生產需求,協調做好入職前準備工作。根據企業實際的生產目標,制定頂崗期間的實習計劃,明確學生短期工作任務。同時,還要兼任學生的生活指導老師,安排好學生的食宿,幫助學生適應工作環境、緩解前期的不適應癥。
嚴格頂崗后管理標準。入職后的畢業生,一是學生身份,二是員工身份。由此,對學生應執行雙重管理,工作上要遵守單位紀律,技術指導上要有耐心和寬容。尤其注意講求方法,不要傷害學生自尊。同時,加強學生的跟蹤管理,并及時與校方溝通,反饋學生實習情況,做好評價工作。
家長是在校學生第一監護人,對畢業生定崗實習必須要高度重視,并要意識到該項工作在學生求職路上的重要性。由此,我們必須要支持,而且千萬不要驕縱學生,遇到挫折要去鼓勵我們的學生,不能縱容其放棄這么好的機會。要引導孩子樹立“先就業、后擇業”的工作觀,積極迎戰挑戰,變被動為主動,鼓勵學生在既是在艱難的環境中堅持下去,以贏得更出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