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叢厚 姜顯英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現代企業的競爭不僅僅只是技術競爭,更是人才競爭。青年人才是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任何基業都是一代代傳承下去的,而青年人才正是未來的承接人,一個國家如果缺乏青年人才,那么就失去了發展的活力。同樣,對于石油企業來說,也必須要擁有充足的青年人才來不斷補充企業的活力,才能夠確保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石油企業人才現狀
1.復雜多變的生活環境對青年影響。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社會環境也在不斷地進步,然而近幾年來,拜金主義、超前消費、享樂主義影響不斷變大,逐漸蠶食了一部分青年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整個社會以及企業的發展都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在物欲橫流的環境中,是他們忽視了自身的發展,殊不知專業技能與知識的重要性,也對企業培養相應的人才增加了阻力,部分青年只關注自身利益,沒有正視社會與集體的利益。
2.缺乏生產一線的操作技術員工。石油企業擁有眾多的重資產,作為生產企業,有非常多的重型機械以及生產技術,這就需要技術型人才的操作以及研發,他們的專業基礎和素質直接影響了石油企業的發展。但是石油因為自身條件的限制,其生產一線比較的艱苦,技術型人才除了要有過硬的技術儲備還要有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的精神,這就使得企業在招聘和培養技術性人才時出現困難。而企業這時因為技術人員不足會采取技術外包的措施,但是業務外包行業市場還不是十分的成熟,市場管理機制不健全,會存在一定的生產安全隱患和環境問題,這就使得技術外包也不是解決技術人員缺乏的有效措施。怎樣培養具有一定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的人才,還要使他們能夠具有不怕吃苦,甘于奉獻的精神,這是石油企業培養主要人才需要考慮的問題。
3.全局性高科技人員缺乏。就目前而言,大多數人只從事于自己領域內的工作,對其他方面的工作不熟悉,從事管理的缺乏生產經驗,從事生產的缺乏研發經驗,從事研發的又缺乏管理經驗。所以企業應該著手培養具有全局知識的人才,熟悉每個方面的知識,從更高的高度建設石油企業。怎樣更有效率地采集石油,怎樣提高油品質量,這都需要高端的技術研發人才,而石油企業很大一部分人才是從高校中招聘的青年,他們雖然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但對實踐生產缺乏相對的認知,怎么樣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是石油企業對青年人才的重點培養方向。而且在實際人事任用中,有時不能對人才進行合理的崗位分配,使得有些人才沒有在適合自己的崗位上,長年累月造成了其工作積極性不高,缺乏創新精神。而石油企業的發展又離不開人才的積極作用,人才數量和技能儲備都是企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重視青年培養的必要性
1.石油企業必須重視青年人才培養。石油是國家的戰略性資源,而石油企業是石油勘探,生產,加工,銷售的主要主體,所以石油企業的責任巨大,而企業責任擔負離不開每一位員工。石油青年更應該擔當起這份責任,他們是社會和企業的未來,加強青年人才建設是企業的重要任務。青年有扎實的專業技能,積極的品德思想,企業才能更好地發展,負起這份重要的責任。因為條件的限制,石油企業大多分布較為偏遠的地區,甚至在海洋上開采,這就限制了其工作環境,必定是遠離城市的地方。而青年人才大多數都是高校畢業生,他們從學生到工作的身份轉變本就需要適應,再加上石油企業本身較為艱苦的工作環境,都對青年認知造成了一定的偏差。他們能否適應石油工作,并在工作創造出自己的一番事業,這都決定于企業的引導和培養,因此石油企業對青年人才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石油企業在生產中需要相對專業的人才,這就需要企業加大對青年人才的培養。石油生產涉及到多門學科交叉使用,高校畢業生大多都是專一方面的人才,這就需要企業在生產實踐中對青年進行培養,使他們可以勝任這個多學科交叉的工作。而且在石油的加工和銷售中,又會需要其他社會組織的配合合作,這就需要員工有較強的溝通合作能力,而青年人才剛從學校中畢業,可塑性和學習能力強,這也體現對其培養的重要性。
2.重視青年人才培養是由社會發展的趨勢所決定的。“青年者,國之魂也。”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青年是新時代的生力軍,是民族復興的中堅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大報告中強調:“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有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變成現實。對于當代青年而言,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既是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也是實現全面發展的最好舞臺。這段時期既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當代青年成長成才的關鍵期和黃金期。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各行各業都離不開網絡。而廣大的青年是成長在互聯網下的一代,他們熟悉和了解信息化的每個方面。在石油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中,青年人才更加的具有優勢,所以要對青年人才的培養更加的重視。
社會老齡化也加劇了培養青年人才的緊迫性。隨著大批到齡退休員工的離職,企業內會空余出相當一部分的職位,這都需要青年人才進行填補,我國社會老齡化在接下來幾年不可避免,企業要做好新老交替的準備,如何讓廣大青年盡快的適應工作崗位,頂替老員工的工作,這都體現了對青年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三、石油企業青年人才培養的建議
1.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勵機制。要保持青年人才工作的積極性,最重要的就是設計合適的人才激勵機制。在企業的青年人才培養上,企業要從其本身發展出發,充分考慮人才的發展意愿,將人才安放到適合的崗位上,要有完善的晉升機制,鼓勵青年敢于創新,艱苦奮斗。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只有人才自己對事業上心、積極,企業才能不斷前進,不能一味讓人才加班加點工作,要創新激勵機制,讓其看到晉升和待遇提升的具體途徑。例如說進一步的完善薪資的分配制度,對業績突出的員工進行獎勵,還可以建立良好的工作環境,使得人才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當中。近幾年對高校的招聘力度不斷加大,大量青年人才加入到石油企業當中,我們應該將青年人才的培養作為重中之重,建立合理的薪酬待遇機制,激勵其對工作積極向上的態度,在石油事業上突現自身的價值。
2.解決青年人才的困難。社會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每天都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但是青年的壓力也與日劇增,比如說住房問題。現代企業招聘是面向全社會的,內部聚集了來自全國各地的青年人才,其中大部分都是外地人員,在本地并無住房。人才要想留在企業,首先要解決的就是自己的居住問題,而城市的房價并不是剛工作的青年可以負擔的起的,并且租房也是一筆大的開支。石油企業可以為剛工作的員工提供員工宿舍,解決他們的居住問題。其次可以為有購房意向的人才提供購房補貼。雖然這些措施會增加企業的開支,但是從長遠看,這樣首先是可以吸引人才,二來可以留住人才,青年人才可以在企業中安心工作,減少其生活的壓力。
3.創造良好的青年人才成長環境。青年人才的可塑性強,所說他們可能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但是他們有更強的學習能力,在事業上實現自我價值的意愿更為強烈。因此,石油企業要創造一個促進青年人才成長進步的良好環境。首先就要改善企業的硬件設施,石油企業尤其是生產一線,原來工作條件艱苦,沒有完善的員工生活設施。在今后建設中,企業要重視員工的工作環境,使其可以在一個相對舒適的環境中工作。同時也要完善員工的生活設施,在他們工作之余,可以有一個休閑、娛樂、學習的場所。其次企業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在企業內形成尊重每一位員工,崇尚科學的生產的方法,團結互助,共同進步的企業文化。讓員工能有飽滿的工作狀態,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4.建立適當的青年人才培訓機制。企業首先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樣的人才,青年又想成長為什么的人才。在企業的發展規劃上,制定自己的人才培養方向,在對青年進行培養,要充分了解他們的意愿,找到適合企業和適合青年的培養的方向和方式,有針對性的讓青年開展學習。專業的理論知識和具體的操作實踐要結合起來,讓青年人才得到全面成長,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創新意識,使得石油企業的青年人才成長為綜合素質過硬的人才。
5.引導青年人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近幾年來,拜金主義、超前消費、享樂主義影響不斷變大,逐漸蠶食了一部分青年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整個社會以及企業的發展都造成了負面的影響。在物欲橫流的環境中,是他們忽視了自身的發展,殊不知專業技能與知識的重要性,也對企業培養相應的人才增加了阻力,部分青年只關注自身利益,沒有正視社會與集體的利益。企業要加強對青年的價值觀引導,面對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青年想要去探索發現本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要量力而行,同時也要明辨是非,不能因為青年時放縱浪費了大好青春。個人的發展要與時代呼應,做一個有利于國家,有利于社會,有利于集體的有志青年,在不斷進取中實現自我人生的價值。
四、結語
石油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青年人才,他們是未來企業發展的基石,同時青年人才他們的進步空間巨大,可塑性強,如何讓他們在石油事業中實現自我的人身價值,這就需要企業重視對其的培養,探索青年人才培養的新模式。
(作者單位: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