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懿
國有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黨的領導,并需要不斷強化黨的領導作用。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領導核心,而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所以將黨建融入國企加快提升其經營效益可謂是精彩之舉。在當下,新時代企業制度的形勢下,將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同生產經營相融合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同時何為黨建賦予國有企業經營工作的力量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國有企業黨建與經營工作融合的價值與目標
1.國企黨建經營融合的價值。當黨建工作融入到國有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工作中,首先最顯而易見帶來的價值是能夠推動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提升內部辦事效率,優化各項工作效益。黨的建設作為國有企業參與管理治理的一部分,起著樞紐般的作用,它通過參與引領企業的發展建設,發揮了四大作用: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以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四個作用同現代國有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的領導力、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文化和決策層面不謀而合,由此,將兩者結合,顯而易見,黨建工作能夠帶動提高國有企業公司治理及生產經營。
其次,離開經濟層面進入政治層面,當黨建工作融入到國有企業的日常生產經營工作中時,更能夠彰顯出國有企業的政治職能,提高企業員工的政治意識。黨的十九大首次把黨的政治建設納入黨的建設總體布局,并強調“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凸顯黨的政治建設的極端重要性,體現出了黨的建設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在如今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環境下,受經濟全球化的沖擊,有一些國有企業員工受到西方資產階級工作制度思想的影響和誘惑,心理可能出現了一些問題。當黨建工作進入到國有企業中,并與經營融合,能夠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能力,加強國有企業職工的思想教育,對于受到不良影響的員工思想進行及時糾正,對于未受影響的進行相對應預防。如此,可以有效地提升國有企業職工的思想道德品質,使國有企業的政治地位得到有效提升。
再其次,在社會層面來看,黨建經營融合有助于加強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國有企業,是為人民和社會服務的企業,社會責任是國家賦予給它的任務。找準國有企業的工作核心,將其與生產經營融合,第一,能夠提高國有企業經濟效益能夠提高其核心競爭力。第二,緊跟黨的領導,國有企業能夠做到社會表率作用,以自身行動維護市場經濟秩序并作出積極貢獻。第三,黨建工作能夠在企業日常經營的同時注重引導國有企業對自身、社會和自然的合理協調,積極貫徹執行黨中央和國務院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第四,隨著黨建工作在國有企業中建立起的各項工作機制,完完全全融入到國有企業的經營中去,能夠更好地做到以人為本,切實維護員工的合法權益。
2.國企黨建經營融合的目標。第一,發揮黨在國企中的領導作用,加強對職工的思想建設。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關于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重要指示,將“黨的建設是最大的成就”作為工作理念,深入摸索國企黨建工作的特點和規律,結合企業行業特點和經營情況,找準切入點,從公司治理結構上融合,將二者層層融合,明確集團黨委在集團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地位,強化國有企業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政治核心和領導核心作用,改變如今一些國有企業的經營工作與黨建工作比重不平衡的現狀。
第二,增強國企干部及員工的政治意識,穩定企業的中心工作。在黨建與經營融合的過程中,國有企業樹立起鮮明的旗幟,將政治建設放在首位,全面服從黨中央。國有企業黨委領導過程中,堅決維護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核心領導,在思想上高度認同,政治上堅決維護,組織上自覺服從,行動上積極跟隨。不斷鞏固和提高員工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將積極的思想觀念帶入到工作中去。
第三,采取一定的措施,將黨建目標與經營目標發展至同步。把推動生產經營重要的績效指標和疑難不易的任務作為黨建工作的基點,利用黨建工作帶動經營業務工作,在生產經營中將黨組織的核心領導能力發揮極致,把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作為武器,用黨支部標準采取相對應的措施和政策來提高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益。堅決把握在國有企業中的黨建核心內容,充分融合進實際生產經營中,并且制定一系列相關的機制體制,規范緊抓黨員隊伍的各項紀律,提升黨員隊伍的工作效率,確保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紀律黨風,保證國有企業的形象,促進其長遠發展。
二、國有企業黨建與經營工作融合存在的困境
1.缺乏從政治角度分析問題意識。在國有企業生產經營中,一旦出現問題,有些人往往習慣從經濟的層面去找原因,經常忽略黨建的存在感,忘記黨建工作的作用,不善于從政治層面去分析問題。雖然國有企業作為一個企業,追求經濟效益是必然,但是作為國民經濟的主體,它還具有著不可避免的政治責任和社會屬性。習近平總書記談到國有企業,指出它“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由此,國有企業不僅僅是一個僅有經濟職能的載體,它還具有鞏固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保證黨的執政基礎、維護國家安全、穩定社會等一系列政治職能。所以,當國有企業遇到困難,如果能夠首先從政治角度,以黨建工作職能為出發點,全面地思考分析相關原因,再找出問題后在黨的領導下下發解決辦法,從而系統地處理問題。那么,在面臨問題時,以此來平衡黨建工作和生產經營工作水平,國有企業的發展也許會更加穩定。
2.員工對黨建工作認同程度不足。在一部分國有企業中,黨建工作越到基層越難做,部分基層支部書記對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在內心對做好黨建實操是拒絕的,至少是接納的不那么順暢的。首先,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國有企業職工對于黨建工作不認同或者認同度低,他們認為在日常經營工作中還要兼顧起黨建工作,本身日常工作就耗費了很多的精力,更沒有時間去處理超乎日常業務外的工作,甚至有些人認為,黨建工作會影響到其日常工作,所以表現的不認同黨建工作融入到經營工作中去。其次,在國有企業中,有很多基層黨員干部僅僅只是為了應付上級下發的任務而做工作,忽視了黨建對業務發展的引領作用,內心懷疑認真開展黨建工作是有利于業務發展的。一些員工在認為黨建工作是形式主義的同時自己也應付式的形式主義,并未能認識到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然而在現階段,國有企業改革已經處于深度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領導,充分貫徹與落實十九大精神,才能夠使國有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國有企業員工只有從內心認識到黨建工作的有利價值,真正對其做到認同,黨建工作和業務經營工作在融合時才能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未能深入人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當下國家培養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它能夠確保國有企業的黨建工作能夠穩步發展。然而,首先在一些國有企業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未能起到很好的帶領作用,在工作過程中更偏向于形式主義,這就讓一些員工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僅僅是個形式,黨建工作也是應付式工作,這就導致了一些國有企業“輕黨建,重生產”的思想。其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面,一些國有企業仍然使用單一的工作方式,這經常使員工產生厭煩心理,從而使黨建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再其次,如今一些國有企業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還未擁有業務能力過硬的工作者,有的國企未能擁有專職的黨建工作團隊,其缺少專職工作人員,或者說有一部分從事黨建工作的員工甚至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達不到黨建工作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并不能起到帶頭作用,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時并未能深入到每一個員工思想中去。
三、國有企業黨建與經營工作相融合的啟示
1.黨建賦予國企經營工作的力量來源。習近平同志指出:“企業黨組織的思想政治工作既要解決思想問題,又要解決實際問題。要做得更受歡迎,溫暖人心,是工作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是國有企業堅持和實現黨的正確領導的根本保證,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動力和源泉,是促進企業和諧發展的重要樞紐。在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與經營工作融合過程中,若要達到二者之和大于二的效果,正如古文所說“事在人為”,那么必須從國有企業的員工入手,讓他們在思想上真正認同黨建工作,認為黨建工作能夠引領國有企業的發展。關于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認同問題,顧名思義就是國企員工在思想政治層面對黨建的認可度,所以歸根結底,只有緊握思想政治工作,國企經營工作才能在黨建工作的引領下更好的發展。在當下社會的不斷發展中,國有企業領導者越來越關注國有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實踐摸索中制定出了較為成熟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建立了比較完備的思想政治工作體制。在歷史長河中,由實踐可見,國有企業若沒有充分發揮出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其發展就會出現問題,要想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就要在思想上予以更新,在人力、物質上予以支持,在工作上予以引導。所以在國有企業的運營發展過程中,思想政治工作既是開展黨的建設工作的鋪墊,也是國有企業更好開展黨的建設工作的重要法寶。
2.把握黨建賦予國企的力量,夯實黨建經營融合工作。首先,積極貫徹執行黨中央的精神。國有企業黨委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應當時刻樹立起馬克思主要思想鮮明旗幟。結合時代發展需要,學習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把握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指導方針。教育國有企業員工在日常生產經營工作中把黨的建設并列在內,不斷強化“四個意識”,堅決維護黨中央的統一領導,確保國有企業全部落實黨中央各項決策部署。其次,要將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員工日常工作中去。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態化,堅定不移抓黨性教育,使員工充分意識到國有企業黨的建設的重要性,自發性找到黨建經營融合的有利之處。再其次,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招賢納士,提高黨建工作的整體業務水平。建立同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相適應的黨建工作機制,在日常經營工作中通過思想武器調整員工心態,提升黨建工作認同程度。以先進的理論武裝頭腦,將黨建工作完美融入國有企業經營工作中去,提升國有企業綜合能力。
(作者單位:海南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