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斌
(安徽省桐城市呂亭鎮農業機械管理站,安徽 桐城 231423)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原始的農耕技術已不適用于當今現代化農業的發展,不僅會影響農作物的產量,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的人力、資金,繼而會影響農民的收成。因此需要大力推廣農業機械技術,將其應用到當今農業發展中才能夠有效節約資源,推動農業、農村共同發展。在充分認識到農業機械技術在農業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后,如何將農業機械技術推廣使用是現如今應當考慮的問題。農業機械的大面積應用需要在農村推廣農業機械技術,使我國農民有效掌握該項技術的應用方法,有利于我國農業向新興技術化發展。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新型技術產業的出現,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不斷加快,農業機械更新速度也隨之加快,廠家為了適應時代的發展與實現自身經濟效益的最大化,不斷提高農業機械的更新換代速度。例如,收割機中一直被列為佼佼者的約翰迪爾品牌從S660到S730不斷更新換代,從機械的收割壟數的增加到操作科技感的變化,無不吸引著購買者的眼球。
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使農民擺脫了手工作業的現狀,從過去每家幾畝地的小面積耕種方式到如今幾百畝甚至幾千畝地的大面積耕種方式,這一耕種技術的推廣不僅節約了大量的時間成本、人力成本,提高了農業耕種效率,使農民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加快解決我國“三農”問題,使農民盡快脫貧致富,實現真正的小康生活[1]。故而,政府一方面加大力度推廣農業機械技術,定期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另一方面,增加資金投入,對農業機械提供一定補貼,一定程度減輕農民的經濟壓力,為實現農業現代化做鋪墊。
農業生產作業的發展一定程度基于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速度和農民對農業機械技術的掌握程度,這些因素都能夠促進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一定程度加快了農業生產效率,實現農作物的增產增收。為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更近一步提供機遇與動力。改變傳統人工播種、施肥、殺蟲、收割方式,使用農業機械全程操作是現階段的重點。例如,過去殺蟲需要大量的人力勞作,現階段可以采用無人機進行操作,減少了農民與化學殺蟲劑的緊密接觸。其一有利于農民的身體健康,畢竟化學藥品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害;其二過去人工殺蟲的方法會使大量的殺蟲藥品停留在田間、水溝旁,對農田的生態環境造成一定損害。農業機械化與技術化的有機結合,對生態環境、身體健康、生產效益都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已經為農業機械的應用提供了相應的平臺。我國的農業機械技術已經取得了一定發展,但目前我國農業機械技術推廣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有待解決。我國農業生產缺乏一定的規范性,現階段農業機械水平較低,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這些問題都制約著我國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如果不及時改善將會影響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進程,減慢“三農”問題的解決。
政府的支持只能一定程度為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提供平臺,更為關鍵的是農民需要從自身轉變對農業機械的認識,從根本上認為農業機械的應用能切實為農作物增產,帶來經濟效益,從而支持農業機械技術在農村的推廣。然而我國現階段的九億農民,大多數所受的教育較少,文化水平不高,眼界短淺,思想觀念較為陳舊,對現階段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存在一定抵觸心理。部分農民認為農業機械會產生一定的浪費,沒有傳統人工操作效果好,也有部分農民接受新鮮事物的速度較慢。農業機械技術屬于高新技術產業,從國外進口的新型設備又附帶電腦操作程序,農民對農業機械技術的學習較慢,對電腦程序內容一竅不通,會產生一定抵觸心理[2]。因此,從農民自身來看,不支持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這一點上就給實現農業現代化造成了一定阻礙,影響我國農業發展的進程。
“三農”問題是我國長期以來存在難題,一直難以攻破。一方面是農民接受外來新鮮事物的能力較差;另一方面是農民的團體意識較強,但凡一戶對農業機械技術存在疑問,產生抵觸心理,就會一傳十、十傳百,使農業機械技術難以在農村得以推廣。農業機械推廣無論是在政府財政支持上還是專業技術指導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方面,當政府政策支持力度較弱時,農民本身資金運轉較難,農業機械更新換代較快,故而對農業機械推廣產生畏難心理。在專業技術指導方面,政府下派的技術人員受過高等教育,所接受的教育較為專業,而農民當中學歷高的占少數,對技術人員的專業指導接受程度較低。因此,政府的支持推廣無論從政策支持、財政保證還是技術指導都需要改變策略。
客觀地說,當前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更為依賴企業的宣傳,更多的是通過企業的銷售來宣傳農業機械的好處,增強農民對農業機械的認識。然而,僅僅通過企業的銷售、售后宣傳,難以起到有效的作用。目前,農民對農業機械的推廣仍然保留觀望的態度,其中重要的原因是農業機械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例如,現在農業中收割機械大型設備中,農民更為看好國外生產的約翰迪爾收割機,大多數農民認為約翰迪爾品牌的收割機浪費量比其他的農業機械少。雖然該機械的價格較貴,但前幾年政府的補貼力度較大,在中央補貼后還有地方補貼,能很大程度減輕農民的經濟壓力。反觀這兩年剛興起的國內品牌,購買的人數較少,農民也大多不認可該品牌的收割機,其重要的原因是企業的推廣力度相比政府而言相差較大。
目前,政府對推廣員這一推廣方式的重視程度不夠。一方面,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方式仍然采用單一的培訓類方式,農民對這種理論性指導興趣不高。真正參加培訓的農民也很難將理論知識轉為實操,實實在在提升農民農業機械操作技術,不能真正滿足農民對農業技術的需求。另一方面,培訓人員多為高校畢業的人才,對科研項目、專業知識掌握度高,但與農民日常接觸較少,不能真正地站在農民的角度考慮問題,缺乏與農民之間的溝通技巧,致使在推廣過程達不到預期效果。
單純的企業宣傳無法滿足當今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需要,政府應當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積極參與到宣傳當中,提高農民對農業機械技術的認識,宣傳其在農業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充分調動農民使用機械化耕作的積極性。一方面,當地政府要因地制宜地加強宣傳力度,通過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更有效地推廣農業機械技術。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媒體、村干部的作用,加大宣傳力度。要想使農民了解農業機械技術的好處,首先要使當地干部充分認識到農業機械能為當地所帶來的效益。其次,開展多種宣傳方式,改變枯燥無味的宣講式宣傳,要以農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開宣傳,例如采取宣傳短片、文化活動等具有吸引力的方式。另外,可以采取試驗田的方式,通過當地媒體公布各項數據,如產量、播種方式等有效數據,使農民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到使用農業機械的好處,從而真正從內心認識到農業機械技術的作用。
農業機械技術的推廣離不開政府的支持與推廣人員深入基層的大力宣傳推廣。從本質上來講,推廣人員與農民接觸最為密切,最能了解農民的所感所想,最能從根本上轉變農民對農業機械的偏見。因此,從政府層面來看,要對推廣人員定期進行培訓,使其在掌握專業知識的同時提升與農民之間的溝通技巧,在培訓推廣過程中以農民能接受并理解的方式宣傳,只有貼近農民進行宣傳才能有效強化宣傳效果。從推廣人員自身來看,要提高專業素養,形成一套完整的推廣體系,在推廣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當地政府要將解決“三農”問題當作主要任務來抓,完善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相關機制,為當地農民爭取到更為實惠的政策補貼,緩解農民購買新型農業機械的經濟壓力,解決農民的后顧之憂,從根本上保障農民的切身利益。同時要加大扶持力度,技術支持在推廣農業機械中也是重要的一環,在推廣農業機械中要深挖存在的問題,有效發揮政府職責,通過多方協調解決問題,為我國農業機械技術推廣提供堅實的后備支持[3]。
政府部門要重視農業機械技術推廣基地的建設,通過引入第三方企業,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通過實地調研引進先進農業機械,讓企業發揮主體作用,運用專業的知識講解農業機械在農業現代化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通過基地中的試驗也讓企業發現農業機械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更正,調整出更適應當地作業的機械[4]。另外,通過基地的數據,讓農民更加直觀地看到農業機械的優點,看到農業現代化帶來的好處。同時,也可以利用實驗基地對農民進行實操培訓[4]。
綜上所述,為使我國農業生產現代化進程加快,需要大力推廣農業機械的使用,讓農民真正認識到農業機械的高效化。只有政府重視,農民轉變自身觀念,從根本上解決現今農業機械技術推廣當中存在的問題,才能最終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