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山市第五幼兒園 張雪梅
早期閱讀一般是指0~6歲的幼兒通過繪畫、文字或色彩等視覺以及成人形象地講讀等方式,理解幼兒讀物內容的活動過程。早期閱讀并不是單純地發展孩子的閱讀能力,而是要讓孩子通過各種途徑,接受各種信息,形成看、聽、讀、寫一整套的養成性教育,為孩子今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把學前兒童早期閱讀要求納入了語言教育目標體系,明確提出:“要培養學前兒童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符號的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學前兒童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學前閱讀和學前書寫技能。”因此,充分理解幼兒早期閱讀的重要意義,有效實施相關的舉措,發展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在幼兒教育改革中尤為重要。
為幼兒創設溫馨的閱讀環境。早期閱讀活動重在為幼兒提供閱讀經驗。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滲透閱讀內容,為幼兒創設溫馨的閱讀環境就十分關鍵。我們根據幼兒聽讀游戲識字教材及其他閱讀內容,利用一切機會和場所,將季節的變化、動植物的生長規律、幼兒的日常生活等與閱讀教育相結合,讓幼兒通過不斷的感知內化,積累閱讀經驗。同時,我們為幼兒提供了時間和機會,讓幼兒自由地選擇交流對象、交流內容、交流地點,開展閱讀交流活動。在“幼兒科學漢字教學法”實驗中,我們根據幼兒閱讀的材料、形式的需要,開展了針對幼兒閱覽室的研究。我們把閱覽室劃分為五大區域,即:資料庫房區、主要閱讀區、分散閱讀區、視聽閱覽區、輔助工具存放區。我們還設置了“天天讀句角”“說說心里話”“我與字寶寶交朋友”“排圖角”“我們愛讀書”“圖書為什么哭”等欄目,有計劃地為幼兒提供內容豐富的幼兒讀物。另外,我們將讀物每月換一次,短句每天換一次,安排一定時間讓幼兒自由閱讀,促使他們將已有的閱讀經驗同化于自主閱讀。
為幼兒提供合適的閱讀材料。對幼兒來說,書籍是學習語言的重要載體。在學前階段,幼兒所接觸的書面語言一般是他們已經知道的東西的文字代碼。為此,我們從幼兒認識書面語言這一特點出發,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識水平,有的放矢地提供大量有具體意義的、形象的、生動的閱讀材料,并擺放在他們容易拿到的地方,讓他們自由地選擇閱讀材料,自主地進行感知、體驗、探索。例如,在每次閱讀活動前,我們會在活動區、圖書角里提供與課程內容相對應的圖書和圖片,并向幼兒介紹新圖書、新圖片的內容,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在閱讀活動結束后,我們還鼓勵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活動,讓他們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表演,或者講出自己最喜歡的一段故事情節,發展幼兒的想象力。而在向幼兒提供閱讀材料時,我們注意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圖畫色彩鮮明,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二是圖畫內容具體、有趣,與幼兒的生活息息相關,能讓幼兒有耐心地看下去,并為幼兒提供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機會;三是文字順口順耳,句型短而反復。
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幼兒的注意力不穩定、易轉移,而鮮艷的圖片、好玩的動畫、多變的聲音能很好地引起幼兒的注意,讓幼兒產生興趣。一是情景體驗。情景體驗是指教師通過實物、情景表演或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形象的情景,激發幼兒在情景中體驗,在情景中閱讀。如在閱讀活動“拔蘿卜”中,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讓幼兒參與到活動情景中來。二是想象遷移。想象遷移是教師引導幼兒從局部情節出發進行想象和創造,旨在拓展幼兒的思維空間。如在閱讀活動“耳朵上的綠星星”中,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圖片“小松鼠沒有打扮就去參加音樂會”,并提出問題:“為什么小松鼠沒有打扮?”鼓勵幼兒發揮想象。有的說它睡過頭了,來不及打扮;有的說它不會打扮。
培養幼兒基本的閱讀技能。培養幼兒早期的閱讀能力,除了引導幼兒熱愛閱讀、使其讀得懂書面語言的意義以外,還必須幫助幼兒掌握一些必要的閱讀技能。一是按順序看書,掌握看書方法。指導幼兒的學習閱讀活動時,教師要幫助幼兒掌握翻閱圖書的方法,掌握一般的看書規則;在幼兒看書時要求他們一頁接著一頁,大班幼兒已認識1~10的阿拉伯數字,可以利用數字的識別來區分頁碼。二是按從左到右、自上而下的順序看書。在看書過程中,幼兒親自感受到圖是一頁頁組成的,故事是一幅畫一幅畫有序連接的,只有按順序看才能知道故事內容。教師要幫助幼兒讀懂圖書內容,會看畫面,能從中發現人物表情、動作、背景,將之串連起來理解故事情節;幫助幼兒掌握理解圖書畫面、文字與口語的對應關系,學會用口語講出畫面內容,或聽老師念圖書,知道是在講故事的內容。
家校結合,開展豐富的閱讀活動。幼兒早期閱讀活動的進行需要家長的全力配合。在家園聯系欄里,幼兒園可以開展親子閱讀活動,引導家長在閱讀物的選擇、閱讀環境的創設、閱讀氛圍的營造、閱讀方法的指導等方面做出科學的選擇。例如,在小班可以設立“我家的名字小書”,利用幼兒的畫、家長的字,可以使幼兒熟悉自己家人的名字,為識字鋪墊經驗;中班則可以設立“我和爸爸媽媽編故事”,利用幼兒和家長熟知的故事內容來自制小書,小書中的圖文內容則是孩子們相互交流的話題。此外,各班還可以定期開展親子閱讀比賽,引導孩子和父母一起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
幼兒早期閱讀應注意的問題。通過幾年的實踐和摸索,我們認為在幼兒早期閱讀教育活動中,可能出現以下誤區,需要在今后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加以避免。一是要避免需求的誤區。圖書對幼兒來說,首先是他們能從中得到愛和快樂的工具,其次才是擷取知識的途徑,但成人往往偏重于后者。由于成人為幼兒提供的閱讀材料與幼兒的需求存在偏差,導致一些幼兒對閱讀書目不感興趣,甚至不喜歡所謂的閱讀。二是要避免屬性的誤區。想要通過閱讀給幼兒帶來快樂,必須注重培養他們的注意力。在這一點上,圖書和玩具有著共同的屬性。幼兒圖書也屬于玩具范疇。但是,教師、家長總是片面地把圖書當作幼兒學習知識的工具,將幼兒圖書與幼兒玩具分開,未厘清圖書和玩具的關系,認為玩玩具時間就是幼兒游戲時間,而把閱讀圖書的時間視為學習時間。三是要避免質和量的誤區。在幼兒早期閱讀活動中,部分教師過分地強調幼兒閱讀的量而忽視幼兒閱讀的質,過分地注重閱讀的結果忽視閱讀的過程,從而導致一些幼兒能識很多字,能閱讀很多圖書,但閱讀的方法差,習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