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石新妹
學校作為教育的重要組織機構,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教育目標的實現,學校管理水平決定了學校的發展。我國中小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要求校長全面領導并負責學校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然而,任何一所學校持續良好的發展不能僅靠校長,還需要學校中層管理人員以及教師們的配合。學校管理涉及到校長的領導、中層干部的執行以及教師的追隨等問題,因此,本文嘗試從校長領導力、中層干部執行力以及教師追隨力等方面變革學校管理,以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校長領導力是在學校管理過程中,學校領導層所具有的管理能力與影響力的綜合。校長領導力包括四個維度,德行垂范和領導魅力偏重于校長的能力品質,愿景激勵和個性化關懷則更表現在管理過程中校長與教職工的人際互動。
改變校長培訓方式,激發管理活力。校長領導力作為校長能力與影響力的綜合,探討其提升不可避免地要提及專業知識和管理能力。在校長培訓中可以建立類似研究生培養的“導師制”,針對校長的個人特點與經歷,指導其辦學理念和管理工作。校長培訓導師制中的導師可以包括一位教育管理領域的專家和一位優秀的校長,管理專家深入學校內部,了解學校管理實際,反思學校管理的不當之處,有針對性地幫助學校管理層形成開明的管理思想;作為導師的優秀校長可以分享自身管理經驗,指導學校管理工作,提高校長的業務能力,同時實現教學相長。
實行人性化管理,提升校長領導力。校長是學校發展的決策者,要依據學校本身的特點形成合理的發展目標。在學校管理中學校領導要綜合學校、教師的特點,制訂切合實際的共同愿景,利用各種場合,通過不同形式向師生描述、宣傳,引導教職工把學校共同愿景融入教育教學工作。校長對教師的個性化關懷是校長領導力的表現形式之一。在學校管理中,校長作為領導者,在與教師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了解不同教師的特點,依據個人實際情況,為教師創設適合成長的環境,對教師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幫助和關懷。
中層干部角色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在學校管理中的紐帶作用,組織能力、創新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領悟能力是中層干部執行力相對重要的組成部分。
學習管理知識,提高中層干部執行活力。中小學中層干部具備必要的管理知識,是提高執行力的前提和保障。領悟能力、信息處理能力和組織能力是中層干部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能力。但目前的中小學教師培訓主要關注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對學校中層干部工作的指導較少,這也限制了中層干部執行力的發揮。在教師培訓中關注中層干部在學校管理中的特殊地位,從中層干部對管理知識的需求出發,安排學習內容,將管理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比如,邀請專家學者進校園,深入管理一線,有針對性地傳授管理知識。
“模擬管理”活動,提升中層干部創新活力。創新性的思維和方法一方面源于個體自身的修養,另一方面得益于經驗的累積。中層干部缺乏創造性必然會降低工作的效率,影響執行力水平,其創新能力是在對工作目標有清晰的認識之上,使用新方法解決問題。學校承擔的是培養人的任務,這一教育目標不允許在學校管理過程中進行“試誤”。因此,加強中層干部執行力的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學?;蚺嘤枂挝豢梢圆捎妙愃朴诜ㄖ平逃小澳M法庭”的形式,組織學校中層干部實施“模擬管理”活動,模擬學校管理情境,通過案例分析,使中層干部有意識地創新管理思路和方法。在模擬管理時,學校或培訓單位盡可能還原案例發生的情境,給予中層管理者發揮管理能力、展示獨特見解的空間;然后請學校管理人員和案例當事人分析原始的處理過程,對比分析多種模擬的處理方式,同時邀請教育管理專家從理論層面對每個管理過程進行理論解讀和評析,總結形成有效且有新意的解決辦法。
教師追隨力是在學校管理過程中教師作為追隨者通過行為反映出的追隨特質。有研究表明,校長領導力、中層干部執行力對教師追隨力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因此,學校可以通過著力提升校長領導力與中層干部執行力來間接提升教師追隨力。
優化學校組織機構,提高溝通效率。學校組織機構是學校為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而建立起的組織系統。合理的組織機構模式能夠保證管理工作的有效運行,層次清晰的學校管理組織系統有利于提升教師追隨力水平。學校要在堅持“權責一致”“精簡高效”“集權與分權相結合”“分工協作”“管理跨度合理性”“渠道暢通”的原則下,對組織機構進行優化。具體包含:精簡機構,合并功能相似的部門,或合并相似的工作部署,真正實現某部門具體負責某類具體工作,減少基層教師的重復工作;各組織機構上下、左右之間信息溝通渠道務必暢通,使決策層的指令能夠及時、準確地傳達下去,執行層和操作層的實施情況也能快捷、如實地反映上來,溝通及時、順暢能夠保障教師追隨力的提升,進而提高學校管理工作的效能。
賦予教師自主權,營造寬松自主的氛圍。依據實際情況合理放權給教師,一方面能夠增強教師的自我效能感,另一方面還能增強組織的靈活性和適應性。鼓勵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為教師提供實現專業發展的空間,就需要學校領導做到該下放的權利一定要分派下去;同時,還要建立良好的監督和協調機制。賦予教師自主權,既存在著對管理活動規律的深刻洞察,也存在著深奧的用權藝術。在寬松自主的氛圍之中,教師積極參與學校管理,為學校發展出謀劃策,提高了學校管理水平,也能提升教師追隨力。
創建有利于溝通的組織環境,提升教師追隨力。在學校教育教學中,參與學校管理既是教師的權利,也是教師的義務,創設有利于教師參與學校管理的組織環境,更有利于學校發展。學校領導要實行柔性管理,及時了解教師的需求,給予個性化關懷;中層干部通過提高工作的組織能力和效率,進而提升教師追隨力。
校長領導力、中層干部執行力、教師追隨力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學校要根據發展實際變革管理方式,發揮學校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不斷提升“三力”,形成高效率辦事系統,形成全體師生聯動效應,激發學校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