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宇超
摘? 要: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高校的辦學規模以及辦學模式也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大學開始采取開放式管理模式。而在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的當今社會,高校的開放性也為高校帶來了較多交通安全問題,該文首先對高校校園交通安全管理的現狀和問題進行總結,然后再以此為基礎,提出了高校交通安全管理的主要策略,旨在為今后高校交通安全管理提供借鑒。
關鍵詞:對策? 高校校園? 交通安全管理?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cale and mode of run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also changed greatly, and more and more universities begin to adopt open management mode. In today's society with increasing car ownership, the opennes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lso brought more traffic safety problems to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first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ampus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n based on this, it puts forward the main strategies of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Countermeasures; University campus; Traffic safety management; Analysis
高校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其校內的交通安全管理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周邊交通秩序混亂、社會車輛借道、車輛亂停亂放等問題使高校科研秩序和教學秩序受到了嚴重干擾,高校師生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了嚴重威脅。因此,提高高校交通安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 高校交通安全管理現狀和問題
(1)在大學校園開放性不斷提高的過程中,校園內校外行人和車輛也逐漸增多。通過對當前高校交通管理方法進行分析可知,其主要可分為全開放式、半封閉式以及封閉式幾個類型,在社會和高校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大多數高校管理逐漸向全開放式管理模式演變,在此過程中,會出現以下問題:①為了走捷徑,部分社會車輛會從高校內部穿越;②校園周邊居民為了便利會將高校當作免費停車場;③學校產研合作以及后勤等公務用車逐漸增加;④部分營運車輛會在校門周邊載客、拉客和下客。
(2)在高校私家車和公務車增多的過程中,高校教職員工和公車的數量也不斷增多,部分學生甚至會駕車上課,對校內停車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但是部分高校由于規劃問題,其車位數量已經達到最多,隨著社會車輛的進入,高校內的停車問題也越來越嚴重。
(3)高校內教職工和校內公務用車與學生活動路段以及時間經常重合,導致高峰期出現人車穿插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高校下課和開飯時間都是相對固定的,學生和教職工課間轉教師、上下班時的人流較為集中,極易出現車流和人流同步的情況,與此同時,部分高校道路并沒有明確的行人和車輛分道,在上課高峰期時,極易出現行人與非機動車、機動車搶行的問題,導致高校內交通事故發生率進一步增加。
(4)在現行法律法規中校園交通違法行為存在盲區。當前法律中并沒有對高校交通安全管理處罰細則、行駛速度以及管理職權等內容做出明確的指示,當高校內出現交通事故時,只能依照交通法中119條中的相關款項進行處理的,但是在該條款中,只說明了高校內交通事故的處理方式,并沒有對高校內行駛違法、違章、速度以及路標等內容進行規范,在法律上,高校中的道路是否屬于真正意義上的“道路”一直具有爭議,若其屬于非真正意義道路,則會使高校交通安全管理陷入法律盲區。
(5)現行的高校交通靜態和動態管理機制相對落后。高校在規劃和建設過程中,校內非機動車、機動車停車場以及道路不夠合理,導致校內交通管理存在較大漏洞。由于校內停車場地較少,部分狹窄道路上會停放較多的機動車,在大課間和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擁堵現象屢見不鮮。這種行車不暢的動態問題和無處停車的靜態矛盾,使高校交通靜態和動態管理壓力不斷增加,嚴重影響校園道路的正常運行。
(6)高校缺乏對師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培訓,導致其缺乏交通安全意識,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第一,部分學生在走路時會玩手機、聽音樂、嬉笑打鬧;第二,部分學生在騎車時橫沖直撞、突然到頭轉彎甚至會飆車,同時,校園內路口缺少信號和交通燈,也會導致高校內交通事故發生率增加[1-2]。
2高校交通安全管理的主要策略
2.1實施交通安全教育宣傳
為了使大學生意識到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高校應在安全教育課程中加入交通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借助校園廣播、電子顯示屏、校園網以及宣傳櫥窗等形式,向學生實時宣傳各種交通法規,并利用演講會、報告會、征文等活動使學生積極參與到交通安全的普及中,提高交通營造濃厚的交通安全宣傳、學習氛圍[3]。
2.2協調公安機關提高高校交通安全法律管理水平
高校應以現行法律法規為基礎,積極與當地公安機關溝通,借助公安機關的力量,使高校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2.1公安交管部門應對校內交通事故進行處理
通過對道路交通安全法進行分析可知,當高校內發生交通事故時,公安交管部門應積極處理,提高高校交通事故處理效率。
2.2.2公安交管部門應對校內超速行為進行查處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可知,當車輛行駛在居民區和單位院內時,應避讓行人、低速行駛,當道路上存在限速標志時,駕駛員應嚴格遵守要求。由此可知,高校可以對校內的限速標志進行合理設置,當機動車行駛過程沒有遵守限速標志時,則說明其以存在違章,交管部門應對其進行處理。因此高校應在適當的位置防止測速設備和限速標志,并接入交管部門的相關網絡,與此同時,交管部門嚴格驗收這些設備和標志。
2.2.3公安交管部門應對校園周邊交通秩序進行管理
公安交管部門應對校園周邊交通秩序進行管理,在校園周邊人車密集以及校園出口位置設置警力和紅綠燈,使校園周邊的交通環境得到改善,從而達到保障高校師生安全的目的。總之,在高校實施交通安全管理過程中,公安機關的參與不但可以使交通安全管理的權威性得以提高,還可以使管理規范化和科學化水平進一步提高。
2.3完善交通基礎設施
高校應以國家標準和交通需求為基礎,對交通標線、標志、信號燈、道路以及停車場等基礎設施進行完善和改進,使校園交通安全隱患得以消除,達到滿足校園交通需求的目的。在對高校實施整體規劃時,管理人員應將交通規劃融入其中,在舊校區改造和新校區規劃建設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具有前瞻性,使校園交通需求進一步得到滿足。比如,在對大型校園進行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應在相關性較大的院系之間設置合理的道路,并將學習生活設施配建在周邊,形成小的聚集區,與此同時,設計人員還應對聚集區的規模進行控制,在保障滿足學生生活、教學和出行的前提下,使其出行距離進一步縮短。
2.4提高高校智能化車輛管理水平
部分高校由于建校較早,存在道路設計不合理、預見性不足等問題,在車輛增加的過程中,高校內道路壓力也隨之增加,因此為了使管理效能進一步提高,管理人員應改變原有的管理模式,設置智能管理系統和車輛識別系統,使管理更加精細化,達到提高管理效果的目的。在此過程中,高校應借助科技手段,將車輛號牌自動識別器、智能讀卡器、視頻監控探頭等設備安裝在停車場、交通事故發生率較高、校園主要路口、校門口等位置,與此同時,管理人員應對出入高校的車輛信息進行采集和總結,使高校交通安全事故發生率進一步降低。除以上方式外,高校還應做到如下幾點:第一,當入校車輛為社會車輛時,應對其停車區域和行駛路線進行限制,避免其對校內交通產生干擾;第二,高校應由原有的靜態管理模式轉變為動態管理模式,對不同類型、不同時段和不同區域的車輛采取不同的管理模式,達到人車分流的目的[4-6]。
2.5完善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管理人員應以其機動車容量、道路情況、師生數量、校園面積以及地理環境等情況為基礎,對高校交通安全管理制度進行科學制定,制度應包括:(1)在實施交通安全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應明確各個院系和部門的主要責任;(2)管理人員應對各類區域和道路的通行要求進行規定; (3)對校園內交通規則進行制定,確保行人、非機動車以及機動車能遵守規則。
2.6健全高校交通安全管理體系
高校應對交通安全領導小組進行完善,其領導應由主管安保工作的領導擔任,其成員應包含教師、學生、規劃、基建、后勤、保衛以及黨辦校辦等部門,其辦公室應設立在保衛部門處。該小組應負責全校的交通管理,與此同時,為了使經費和人員更加具體,管理人員應將交通管理職能科室設置于高校保衛部門內部,使高校交通安全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7]。
3結語
高校應完善自身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和體系,運用先進的技術,提高其智能化車輛管理水平,除此之外,高校還應加強對交通安全的宣傳,使全員參與到高校的交通安全管理中,達到提高高校交通秩序的目的,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境。
參考文獻
[1]成俊杰,白晉龍,鄭立新.新形勢下高校校園交通安全管理的模式探究[J].科技風,2020(7):262-263.
[2]王競永.城市雙修視角下的武漢大學校園雙修規劃設計研究[D].武漢:武漢大學,2018.
[3]況亞勇.高校校園交通安全的問題及對策[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18):222-223.
[4]劉波.校園交通安全管理研究[J].智庫時代,2019(10):104-105.
[5]姜元剛,胡瑞麗.高校校園交通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以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18(1):42-44,36.
[6]劉浩田,王加銘.高校校內交通管理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以西南大學為例[J].法制與經濟,2021,29(1):78-81.
[7]李軍.時變論域下校園交通流擁堵分析與評估[D].長沙:長沙理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