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昊 趙悅
摘要:公共圖書館在社會現代化發展中,應該按照國家對社會發展做出的規劃,清楚未來發展方向。作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極為重要的內容,應該發揮自身的職能作用,為廣大基層群眾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在國民大眾經濟水平提高的過程中,對精神層面的需求更加迫切,受到此方面的驅動,使公共文化活動內出現大量的美術活動,可以滿足人們在精神層面的需求,該文主要分析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方面的發展途徑。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 ?美術活動? ?社會效益? ?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J0-05? ?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modernization, public libraries should follow the national plan for social development and be clear abou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modern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t should play its own functional role to provide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to the broad masses of grassroots.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the level of the national mass economy, the need for spiritual level is more urgent. Driven by this aspect, a large number of art activities appear in public cultural activities, which can meet people’s spiritual needs. The following analysis mainly focuses on art activities. Ways of development in mass culture.
Key Words: Public cultural services; Fine arts activities; Social benefits; Development paths
了解新時代大眾文化與美術活動間的關系,發現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方面可帶來的社會效益,這已成為公共圖書館群眾文化工作者高度關注的課題。
1 美術活動對群眾文化表現形式與其可帶來的社會效益
1.1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中的表現形式
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下國民大眾的經濟收入隨之提升,更多群眾有了閑情雅致參與各類文化活動,也使群眾文化獲得較高的熱度。群眾文化的表現形式多樣,比較受大眾歡迎的美術活動包含繪畫、書法、攝影、剪紙、雕塑等,此類活動適合大部分群眾[1]。
1.2美術活動可以為群眾文化帶來的社會效益
研究美術活動的進行情況,發現美術活動與群眾文化站緊密聯系。隨著美術活動擁有陶冶情操的作用,為企業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主要體現為以下幾點。
(1)美術活動可以豐富人民大眾的日常生活,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內容。在我國過往發展史中,美術藝術也擁有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在長時間發展中受到傳統思維的影響,使很多大眾對美術產生固定的思維,在僵化的思維下認為人們日常生活與美術是不相干的內容[2]。普通群眾也不愿意參與美術活動,認為其是自己無法企及的領域。將美術活動導入群眾文化中,可以改變人們講話的思維,正確認識美術活動。讓人們日常平凡生活與美術內容相互融合,對接美術的平凡與高雅,從而成為民眾可以參與的活動,豐富民眾的日常生活。除此之外,還可以打開民眾的視野,讓民眾正確的認知美術,了解美術內容并參與其中,豐富自己的日常生活[3]。
(2)美術活動會根據群眾對活動的需求進行創新,改變傳統美術的展現形式,使美術藝術的類型得以豐富。在人們自主意識提升的過程中,發現越來越多的民間藝術與民間文化,可以借助美術的形式展現出來,由此可以滿足群眾的表現欲望,還可以豐富傳統文化領域內容,推動傳統文化發展,將中國豐富的歷史以良好的方式展現在世界大眾眼前。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使國際友人可以清楚中國文化發展史,從中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在多元文化盛行的過程中,將中國文化的魅力展現出來,增加國際大眾對中國文化的認同程度,吸引更多國際友人參與到中國文化傳承活動中,為世界文化協同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4]。在近些年,隨著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使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群眾特色文化也得以通過各類活動展現在大眾眼前。雕塑、剪紙、漢服表演等活動均在美術基礎上,以特定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在展現民族文化的同時,還能為觀看者帶來美的感受[5]。
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中,可以豐富群眾文化內容,改變大眾對美術的固有看法,使藝術溝通與文化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讓藝術活動可以從生活中取材卻又高于生活。在美術活動進行中,根據大眾的想法出現具備特色的美術藝術作品,其主要由群眾智慧創作而成,使此類藝術作品可以獲得國內人員的喜愛。此外,可以使用此類產品征服外籍人士,為地域經濟藝術的發展創造商機。通過文化帶動區域人流量,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2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領域的發展路徑
2.1提高群眾對美術活動的重視程度
在群眾文化發展期間,需要清楚美術活動對群眾文化起到的推動作用,應該在根本層面掌握群眾文化的發展史,為提高大眾對美術活動的重視程度,需要在各種活動中進行適當的宣傳。通過內容的宣傳,使大眾改變對美術活動的固有看法。比如:在引導群眾參與群眾文化的過程中,讓群眾通過活動清楚美術與文化高效融合的表現形式。在杭州圖書館社會文化活動部開展的活動下,使大量人群圍觀活動,豐富民眾日常生活。在圖書館社會文化活動部開展活動后,會邀請高資質教師定期進行攝影大講堂、油畫課堂、少兒書法繪畫與書畫展覽等美術活動。通過帶有公益性群眾活動的開展,可以吸引大量的群眾,使感興趣的人可以參與其中。在活動進行階段,也肯定參與群眾的行為,使參與者在活動中擁有信心,為后續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創造良好的環境,使活動可以更好地進行。在宏觀層面分析群眾美術活動,可以豐富區域社會活動,并且鼓勵城市大眾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將生活的點滴以美術的方式呈現出來,提高城市人群的藝術素養,使群眾文化水平可以在活動參與中得到提升。
2.2邀請專業美術團隊
在美術活動開展階段,為了提高群眾文化的專業性,管理部門在各類群眾文化區域,積極的組織專業美術團隊參與其中。作為活動的引導者,可以使各類活動良好的進行,通過專業化的指點,使參與者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讓美術藝術可以在群眾中傳遞開來,使群眾愿意參與美術藝術。由專業的美術人員進行指導與規范,可以使參與人群掌握更多美術方面的專業知識,為群眾美術作品的創造提供指導信息,經過一段時間提高群眾在美術方面的整體能力,也為群眾創造高藝術價值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礎。
比如:杭州圖書館便定期開展社會文化,將美術繪畫作為活動主題,邀請群眾參與其中,談論美術繪畫的心得感受。在社會文化活動部的組織下,定期展示作品,讓參與群眾設計的作品擁有較為廣闊的展示平臺。圖書館社會文化部開展繪畫心得活動時,要求專業團隊參與其中,組織活動順利的開展,讓參與者介紹自己的作品,使美術活動與群眾文化良好的對接在一起,對群眾文化的發展有良好促進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將美術活動的價值更好地展現出來。
2.3構建交流平臺
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應該靈活的選擇活動開展方式,交流與溝通是群眾文化凝聚傳播的載體。在杭州圖書館活動部開展美術活動時,便考慮到群眾文化在凝聚、傳播方面的需求,發揮自身在職能方面的優勢。作為地區社會文化活動部門,可以整合杭州市區域公共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同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作為傳輸通信的平臺,借助微信公眾號、論壇與官網等傳播渠道,清楚市民讀者在群眾美術文化方面的需求,與大眾積極的互動,整理民眾反饋的信息。
圖書館在各類媒體渠道上,定期發布各種層次與類型的社會文化體驗活動。通過交流溝通可以掌握群眾對各類社會文化體驗活動的感受,并對活動進行適當的調整,使群眾可以更好地參與到不同種類社會文化活動中。通過活動的參與增加對各類活動的認知程度,這是讓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良好進行的有效手段[6]。
2.4規范群眾文化市場
群眾文化美術活動在過往開展中并沒有獲得群眾的積極響應,與市場機制不健全有一定的關系,使群眾文化難以良好的傳播。政府管理部門在群眾文化美術活動進行中,需要清楚自身在活動開展方面具備的優勢,發揮正面引導效能,在干預方式下引導群眾文化市場,使大眾可以正確認知群眾美術活動并愿意參與其中。在政府導向下,需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導向核心內容,從而可以為美術活動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石,使其可以更好地融入到群眾文化中,在群眾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滿足民眾在精神層面的需求。需要發現群眾文化與美術活動兩者之間的聯系,考慮到在時代變革期間美術活動與群眾文化構建方面的迫切性需要,增加對此方面工作的關注程度。為了良好地推進群眾文化,需要清楚人民群眾的實際訴求,還需要組織區域大眾喜愛的美術活動,使大眾可以通過基礎美術藝術活動,更好地發展群眾文化。
參考文獻
[1]童桉.美術活動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社會效益與發展[J].辦公室業務,2020(7):40,42.
[2]楊華.推動美術普及,搞好公共文化服務[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20(1):276.
[3]郁海平.淺談文化館公共文化服務的創新——以蘇州高新區文化館為例[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20(3):189-190.
[4]耿旺.美術教學中的民族藝術資源應用探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0,19(7):170-171.
[5]連越.美術館“文化擁軍”實踐初探——以太原美術館為例[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4(29):109-111.
[6]梁冰.少數民族題材油畫國家形象構建的藝術機制研究[J].廣西民族研究,2020(3):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