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消息? 11月23日,“幸福成長 筑夢羊城”廣州市第三屆農村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藝術教育成果展示活動在中山紀念堂舉行。本次活動以線下觀演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來自市、區各教育部門領導,學校的師生代表850余人到現場參加了展示活動,102萬余人觀看線上直播,共同感受廣州市農村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豐碩成果。
本次活動由廣州市教育局主辦、廣州市白云區教育局承辦,廣州市各區學校積極參與,共有150所學校選送節目,參演學生多達2800余人次,經廣州市各區教育局篩選推薦、專家遴選,最終擇優推選出16個節目參加現場展演,是歷屆以來參選學校、參演學生最多,多元優秀傳統音樂文化與藝術形式高度融合的一次展示活動,充分展示了這些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取得的豐碩成果,加強了各區和學校藝術教育交流借鑒,促進了農村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藝術素養提升,高效推動廣州市素質教育均衡發展。
活動通過舞蹈、器樂、聲樂、戲劇等藝術表現形式,融入豐富多樣的民族音樂元素,為觀眾奉獻了一場豐富精彩的藝術視聽盛宴。參與本次展演活動的所有人員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的學生,他們以精湛的藝術技藝、深厚的文化底蘊盡顯風采,贏得觀眾的熱烈掌聲。展演中,舞蹈《花兒·那樣紅》《閃閃紅星》《閃耀的軍旅夢》表達了廣州市中小學生愛國主義精神;表演唱《小花旦》、舞蹈《乞巧女兒心》《嘻篩惜篩客家娃》《彩云追月》、粵劇《春草闖堂》運用嶺南音樂與戲劇元素,展現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及地域特色;舞蹈《新鞋子》《堅持不“蟹”》《開學啦》表達了留守兒童內心深處的聲音,盡顯少年兒童自立自強的堅韌品質;鋼琴獨奏《肖邦練習曲》,器樂合奏《竹林深處》琴瑟和鳴,余音繚繞。節目異彩紛呈,高潮迭起,充分展示了廣州市農村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美育教育成果和陽光向上的精神風貌,激發了廣大農村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參與美育實踐的熱情。
從2019年開始,廣州市教育局堅持每年提供專項經費,為農村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中小學生搭建藝術展示平臺,加強普及、助力提升,鼓勵中小學生積極參與美育實踐活動,美育成果顯著。
廣州市教育局將繼續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明確職責,持續加大農村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美育工作扶持力度,加快教育資源配置優化進程,進一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全力提升農村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學校美育工作水平,實現素質教育城鄉均衡發展,構建城鄉學生共同享受優質美育的新局面。
(廣州市教育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