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元
【摘要】男生的陽剛教育,培養的是勇敢、獨立、剛毅、豁達、大氣的氣質和精神。陽剛之氣的缺乏,勢必會影響男生積極發展,其根源絕非僅僅是男生生理發育遲緩所致,更是如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誤區導致。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熟悉和理解男生個性發展的特點,積極開展男生陽剛氣質的培養,并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對男生教育的重要作用,利用各種渠道增加男生的誠信自律、堅強勇敢、自信大氣的品質,為男生終生發展和成就大業夯實基礎。
【關鍵詞】陽剛教育;女性化;性別;心理危機;父教缺失
近年來我們發現,小學階段許多男生經常表現出懦弱、靦腆、拘謹等特點,在各類活動中越來越多的女孩脫穎而出、惹人喜愛,無論是行為習慣還是學業成績,“陰盛陽衰”的現象逐步呈現,男生女性化,已漸成為小學階段一個普遍的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關系到男生的健康成長,更加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時代呼喚男生陽剛精神的蘇醒,男生陽剛氣質的培養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刻。
一、男生陽剛氣質缺失的主要表現
(一)男生身體素質漸顯柔弱
從1985年開始的全國少年兒童體質監測結果表現,30多年來我國男生的體質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男生肥胖、近視、臼齒、慢性疾病等的發生率不斷增加,男生中慵懶無力、懦弱宅家等比比皆是,在各類運動競技中(甚至國際比賽)女孩成績趕超男生已經不是神話。
(二)男生學業成績優勢逐漸被女生替代
各種針對男生氣質現狀的調查顯示,近年來男生的學業優勢不斷弱化,義務教育學校中,越來越多的“女班長、女主席、女辯手”等涌現出來,女生學業表現也趕上甚至超越了男生,學業表現的差異甚至逐步向職業表現的差異延伸。
(三)男生身陷心理危機的機率遠超女生
根據相關調查數據表明,我國男性青少年沉溺網絡的人數明顯高于女生,固執偏激、厭學情緒、學習障礙、注意力不集中、自我封閉、戀物怕黑等常見心理疾病的發病率遠遠高于女生。
(四)社會適應能力不容樂觀
男生在面臨失意、挫折、壓力時,往往會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經常出現消極或過激的應對行為,男生因個性得不到正確引導,在學校中出現撒謊、逃學、偷盜、打架等品行問題的機率也遠大于女生,男性青少年犯罪率呈現低齡、高發的態勢。
二、男生陽剛氣質缺失的原因分析
男生陽剛品質的缺失,既有孩子個體的生理原因,也受學校、家庭和社會的影響。正如孫云曉在《拯救男生》一書中指出:男生成長的危機絕非僅僅是生理發育遲緩所致,還有如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流行文化走入誤區,導致了男生的學業危機、體質危機、心理危機和社會危機等四大危機。
(一)社會現實為“男生女性化”推波助瀾
近年來,隨著影視、網絡、報紙等現代傳媒對社會生活深入滲透,學生接觸到的不良信息的機會越來越多。媒體中塑造的男人形象,受一些國外引進的作品影響,大多數男生都缺乏陽剛之氣,勢必對男生陽剛品質的培養造成影響。加上中國社會很多家庭存在“乖巧聽話”的學生才予以褒獎的習慣,有點叛逆精神的男生更是被視為異類,正是因為這種社會現象的推波助瀾,為男生成長提供了錯誤的導向。
(二)學校教育壓抑了男生個性的發展
學校教育是學生性格成長的重要陣地,是男生陽剛品質的缺失形成的一個重要根源。
1.小學階段男女教師比例嚴重失衡
在近年來,小學教師隊伍,尤其是班主任隊伍中,男性教師的比例不斷下降,個別學校甚至為零。女性教師特有的陰柔、細致,使男生們甚至少數男教師也被女性化了。
2.學校功利化的管理機制對男生嚴重不利
當前學校教育的特點,試圖將所有學生都培養成教師心目中“聽話”的學生。學校的各類評價皆以“聽話、順從、認真、仔細、舉止規范”為標準,而男生對運動的渴望卻被視為不守紀律,失去了鍛煉和展示陽剛性格和強健體魄的機會。
3.分數至上的教學模式不尊重男生的個性
毋庸諱言,我國社會評價學校和學生成功與否的標準,有時會偏重于學生的學業成績上,考試仍然以學生被動學習的內容為主,知識點的考察也體現在對學生的耐心細致、考慮周全等能力的考察上。這更適合女孩的思維方式,考試往往忽略了男生冒險精神和探索精神的考點,男生在考試中的個性優勢不能得到充分發揮,個性安靜的女孩考試成績占有重要優勢。
(三)家庭教育的錯位是男生陽剛氣質缺失的溫床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家庭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影響,尤其對男生陽剛品質的形成具有重大影響。
1.父教缺失嚴重影響男生個性發展
幼兒心理學家格塞爾說:“失去父愛是人類感情發展的一種缺陷和不平衡。”現代社會家庭,角色定位基本延續“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模式,父親整天在外忙碌,將孩子教育的重任全盤交由母親甚至家中老人打理,父親在照料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發揮的積極作用被嚴重忽略。
2.家庭的過度保護減少了男生養成陽剛性格的機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家庭幾代同堂的現象屢見不鮮,孩子在家庭處于眾星捧月的絕對中心,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于一些有一定挑戰性的戶外活動,更是不愿意讓男生去嘗試。正是這種過分溺愛,使男生再次失去了養成陽剛性格的機會。
三、男生陽剛氣質培養的策略與方法
(一)承認差異,讓男生的陽剛精神得到自由成長
研究結果顯示,由于多巴胺含量、胼胝體的體積、顳葉神經、海馬工作方式、荷爾蒙等生理構造存在差異,導致了男生容易沖動和挑戰,喜歡運動和冒險,男生情感獨立直接,女孩情感敏感內斂,男生無論語言、心智、生理的發育都較女孩晚熟1-2年。正是由于這種差異,我們總是感覺到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各方面的能力都是男生弱,男生總是讓人感覺到懶惰、不聽話,學習欠努力。作為家長和教師,在面對孩子的教育時,一定要充分尊重因性別差異給孩子帶來的不同。
學校教育要營造相對寬松的教育環境允許學生犯錯,真正接納學生適度的“錯誤”,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科學分析,加以正確引導,避免動不動就訓斥、懲罰、請家長。
家庭教育要改變好孩子就是“乖巧、聽話”的傳統觀念,男子的天性就是“調皮”,而調皮的孩子往往點子多,頭腦靈活,具有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要適度容忍孩子的頑皮和吵鬧,充分鼓勵孩子在一些“錯誤”事件中的良好初衷,對一些“錯誤”事件中因為過程、方法不當導致的“結果”進行總結和指導。
(二)家校配合,讓父親的陽剛精神成為男生榜樣
父親要全程參與孩子的教育,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學習、游戲、聊天和鍛煉,甚至帶孩子外出爬山、遠足、露營,想方設法培養男生堅強不屈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家庭成員盡量避免對孩子照顧過分周到、管教過分細致,培養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父親要適當教會孩子應對挫折的能力,經常和孩子探討解決困難、克服不良情緒的方法,并經常傳遞正能量以增添戰勝困難的勇氣。
(三)積極作為,為男生的陽剛個性培養創設環境
學校教育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環節,要為男生陽剛品質培養創設環境,不斷探索男生陽剛氣質培養的方法和策略。
1.全面動員,為男生陽剛氣質培養打造合格教師。基于小學階段女性教師占比重的現實,學校應充分關注教師結構配備,盡量招聘男教師進入工作崗位。同時,加強對在職教師的陽剛教育專題培訓,讓全體教師提高認識并掌握成熟的技巧,為學生獲取恰當的陽剛教育提供師資保障。
2.在多緯環境中培養多方面的品格,在挑戰活動中培養學生堅強勇敢的能力,在敢于質疑中培育學生的獨立人格,在體驗成功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和大氣。利用各種渠道增加男生的誠信自律、堅強勇敢、自信大氣的品質,不斷提高男生社會溝通、自主發展、自我突破、自主創新的意識和能力,為男生終生發展和成就大業夯實基礎。
男生的陽剛教育,培養的不只是肌肉發達的身體、勇猛好斗的品性,更加不是粗魯放縱、野蠻欺凌的惡習,而是勇敢、自律、獨立、剛毅、自信、大氣的氣質和精神。陽剛之氣是男子漢氣質中最重要的品質,是男生走向成熟、獲得生存、成家立業必不可少的動力和源泉。目前,男生陽剛品質培養仍處于探索階段,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要講究因材施教,關鍵要把陽剛品質培養這一理念和核心精神滲透到各類教育中,不斷完善陽剛教育的課程體系,優化培養方法和策略,放大“父親學堂”的效應,讓學生陽剛氣質的培養成為更多家長、更多教育同行的共識,并從中獲益,以真正達成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徐黎.培養男生的陽剛之氣[M].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2014.
[2](澳)比達爾夫.養育男生(最新版)[M].豐俊功,宋修華,譯.中信出版社,2010.
[3]紀大海.青少年陽剛教育初論[J].中國教育學刊,2013(5).
[4]劉順傳.陽剛之氣 君子之風[J].中國建設教育,2014(6):104.
責任編輯? 吳華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