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妃 于偉
摘 要:在信息技術環境下,人們逐漸認識到初中地理教育改革的意義與重要性。信息化地理課堂作為全新的綜合型教育體系,是我國實現智慧化教育的重要理論依據和關鍵。因此,文章將緊緊圍繞初中地理教學的信息化課堂構建進行簡單而系統的敘述。
關鍵詞:初中;地理課堂;信息應用思路
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巨大的變化,同時也給學生的學習方式帶來很多改進。目前我國針對信息技術和教育之間的共同點,研究出一種新型的教育方式,即信息化教育。
一、運用多媒體技術,引起學生探究興趣
在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和深化的今天,基于信息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育就需要制定新的教學目標,將學生放置在教育的主體地位,將教與學的特點和學生個人的素質相互融合。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要注意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采用有趣的講解和授課形式,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對地理感興趣,才能夠有效地培養思想拓寬能力,使之可以真正做到舉一反三。
對比于傳統照本宣科的理論知識灌輸,結合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效果更佳,而難度卻較高。這一點對老師而言是這樣,對學生而言也是這樣。一旦學校不能顧及學習者的接受能力,而進行信息技術結合課程的推行,那么許多習慣被動接受知識的學習者就會無所適從,反而對教學過程形成畏難逃避的心態。要成功推廣信息技術結合教育,第一步工作便是激發學習者的研究興趣。
因此,當班級學生開始學習《多民族的國家》這一章節時,可以在學生開始學習之前首先學習利用一臺多媒體播放設備聆聽播放《愛我中華》等中國傳統民族音樂,以及與不同少數民族歷史文化背景有關的一些圖片,興趣被充分激發的時候,學生對問題將逐漸形成濃厚的自主探索學習興趣,學生自然會充分利用學科教材以及課外書籍、互聯網等不同探索方法不斷尋求正確答案,而在這個激發學生的自覺、獨立地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自主學習的積極精神也因此得到充分體現。
二、創設教學情境,完善信息技術的利用
情境課堂教學對于將信息技術與地理課堂教育進行深度融合來說是非常有利的,傳統的地理課堂中,情境課堂教學往往比較缺乏視覺感染力,需要許多學生自己在腦海中重新構建教學活動過程中的情境元素,這樣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發展,而信息技術的有效利用可以幫助許多學生在進入情境課堂,模擬教學課堂中更快速建立具體內容,把自身帶入模擬課堂教學活動中,不斷深入參與課堂學習,不斷深入理解模擬課堂中的內容。
創造出具體的地理課堂教學情境,并以此法來調動全體學生的課堂學習激情與學生學習活動興趣。而老師所要求的創造和提出的情境教學不僅可以和每個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也能讓基本概念互相結合進行。
比如:當介紹海陸位置的變化時,地理教師可利用大陸漂移假說所產生的歷史故事,調動學生的求知欲與探究欲,讓學生重新思考大陸漂移現象產生的原因、大陸漂移的含義以及大陸漂移的歷史價值等,讓學生結合多媒體信息技術觀看具體圖片,并在大腦中思考問題,從而適當強化學生地理知識,并增加教師教學的興趣,充實學生的地理知識,以提升學生的地理水平。
三、開展小組合作,運用軟件應用學習知識
開展信息化的地理教學,可以通過分組協作探究方法,充分考慮各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學業基礎和接受能力的不同,把地理學習水平有差異的學生重新分組,以便鼓勵學生對問題進行更積極熱烈的探究。此外,為確保發揮出信息化課程的教育價值,在研究任務布置環節中,老師抓住兩點要求,一是要圍繞著教材布置任務,二是要布置有趣的研究內容,以調動學生的研究熱情。
初中階段的大多數學生,思維普遍比較積極和活躍,盡管對于地理已經具備一些認識和基礎,但還是遠遠不夠,仍然需要更加開闊的眼界和視野。而信息結合教育的實施離不開現代計算機和網絡信息技術,因此在軟硬件設施上必然需要適應并且滿足現代教育的需求。另外,還要通過“人才資源+智慧”的課堂方式來為學生量身定制地學習,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創新思考的能力。
例如,學生在學習東南亞的地理區域這一章教學內容時,老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下列任務:請查閱東南亞地圖,或就從經緯度方位、東西零點五位置、海陸情況等諸方面分析東南亞的地理區域,并進行簡要的闡述。這一探究性任務在突破傳統課程重難點同時,也充分調動學生的探究激情。另外,當研究任務完成后,由各小組代表作報告,有助于老師了解各小組的研究成果,之后再由老師對各小組的研究活動進行科學評估,并說明存在的缺點,以指導學生提高知識掌握程度。
綜上所述,把初中地理教學結合信息技術,運用融入中學生的地理學科課程之中,不但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地理學習探究興趣與地理學習中的積極性,還可以從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結合的實踐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地理綜合協作學習能力,從而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地理素質,培養廣大學生良好的地理學習行為習慣。在課堂學習中老師的教學引領引導作用也同樣不能被忽略,在滿足學生不斷追求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需要的同時,老師所采用的課堂教學模式也做到與時俱進和適時進行創新,以不斷提升學生課堂教學品質。
參考文獻:
[1]劉珊珊,唐英平. 初中地理教學管理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實施策略研究[C]// 華南教育信息化研究經驗交流會. 0.
[2]韋海萍. 地理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J]. 東西南北:教育, 2020(12):1.
[3]吉淑娟, 鐘永江, 吉喆. 利用信息技術創新初中地理教學方法[J]. 中國信息技術教育, 2013(7):5.
本文系長春市教育學會科研課題“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結構研究”(批準號:CJKG20200411)成果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