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琴 王紅霞
(1.寧夏銀川市西夏區第七小學 寧夏銀川 750021;2.寧夏銀川市興慶區第三小學 寧夏銀川 750001)
在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小學生對祖國的錦繡山河產生熱愛、對我國民族文化產生共鳴、對我國傳統悠久的歷史文化產生敬仰,并對祖國優越的社會主義制度以及共產黨產生深深的熱愛,要引導小學生關注祖國的改革開放,并主動對祖國未來的繁榮富強而積極努力,培養學生為實現國家的進步而獻身的精神。
小學生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發展的希望。少年強則國強,只有努力培養小學生科學文化知識,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才能更好地保障祖國的未來,讓我們的國家不受威脅。在小學階段進行愛國主義,讓學生從小就在自己的意識中產生愛國主義情懷,是將學生培養成對社會、對國家有用之才的前提。換言之,如果學生的學習成績很高,學習能力很強,未來在社會生活中有很大的成就,但他沒有愛國主義情懷,那么他也不能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才。所以,培養小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是非常重要的,要做到讓學生心中有國,能夠利用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承擔起振興中華的責任,讓祖國變得更加強大。
在小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其中包括大部分學生不能將國歌唱出來,也知道國歌的全名,這種現象是愛國教育的疏忽。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雖然有很多學生的愛國情緒非常激烈,但是小學生的情感存在不長久的特點,就比如說今天喜歡這種玩具,到明天就忘記了。再加上學生受社會因素和家長的影響,經常被灌輸外國經濟發展比國內好等等概念,讓小學生產生迷惑。還有一些學生被現在反抗侵略戰爭劇的影響,對歷史知識有一些錯誤的認知,相信電視劇中夸張的劇情,認為當時我國抗日戰爭取得勝利是輕松的,無法正確認知中外關系,影響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小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當前社會正處于發展階段,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以及個人文化修養之間有很大的差距,再加上現在處于世界經濟一體化,在我國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發生沖擊和交融的過程中,小學生就會被一些新鮮的事物影響,我國傳統的民族文化受到威脅,民族文化在小學生心中被淡化,因此,導致不少小學生會產生崇洋媚外的思想。第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過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為了提高學生的升學率,導致學生一直都是在為了考試而學習,自然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有疏忽。第三,傳統愛國主義教育的形式不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在小學生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對小學生進行合理的教學,要滿足小學生的需求,以小學生的主觀意識為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在實際教學中,大部分教師只是采取基礎的灌輸式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培養,導致小學生很難理解和接受,很難對祖國文化以及歷史產生愛戴之情,再加上很多學校忽視愛國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只是走走形式,對學生是否真正對國家有愛國情懷并不重視。[1,2]
在小學愛國主義教育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向學生介紹我國歷史上的光榮事跡,講述代表性的重要事件以及重要人物,講述我國歷史中杰出的事件,讓小學生感受到我國文明的發展和進步,讓學生在我國光榮的歷史中激發愛國主義情感,增加學生的民族榮譽感。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述我國歷史人物是如何通過努力和奮斗來實現民族進步的過程中,不斷滲透愛國主義情感,讓學生在真實事件的感染下,快速激發自身的愛國主義情懷。另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組織相關的主題活動,比如說以愛國主義為前提的演講活動,讓學生以愛國主義為中心發散思維,自己創作演講稿并進行演講,讓學生在真實的活動中激發愛國情懷;其次,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制作相關的板報設計,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設計營造充滿愛國氣息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再次,教師還可以通過主題班會的形式,在課堂中向學生講述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讓學生意識到我國一直處于世界發展的前端,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師在講解四大發明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對我國古代的文化、科技有一個簡單的了解,清楚地認知到我國古代的發明代表著世界科技文化的進步,是我國中華民族的驕傲,讓學生產生濃烈的民族榮譽感和自豪感。
遙遠的古代歷史和現在小學生的生活存在一定的差異,而且小學生的生活經驗不足,對古代發明的了解程度不足,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技術將古代發明融入到課堂中,利用多媒體設備增加學生的主觀感受。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教室中播放《鄭和下西洋》的相關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這一狀況的場面而感受到我國當時的實力,從船只的擁有到鄭和遠航的意義感到驕傲,讓學生勵志發憤圖強為祖國的偉大建設而努力。
在小學生愛國主義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講述我國的進步,還要向學生講述我國近代史的民族屈辱,讓學生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在中國近代史那段充滿屈辱的歷史中,外來的侵略者對我國進行野蠻的進攻,不僅搶劫我們的財富,還殘害我國人民,進行野蠻的侵略,給我國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災難,但是我們中華民族在那種艱難困苦的條件下,依然不放棄,那些為了國家犧牲的壯士,為了爭取名族獨立而放棄生命仁人志士,他們的付出和奮斗才成就了我國的現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我國民族的屈辱史,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小學生能夠牢記歷史勿忘國恥,要不斷地奮斗振興中華,砥礪前行。
例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地向小學生講述一些中國近代史的歷史事件,但是在講述的過程中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講事件的過程講述清楚就好,不需要讓小學生掌握歷史事件的意義和作用,那不是小學階段學生該掌握的內容,只要讓學生認識到我國曾經經歷過的屈辱,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讓學生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奮斗。教師可以選擇小學生可以理解的內容,比如可以講《南京條約》的事件,將不平等的條約傳達給學生,激勵學生奮發圖強,為了發揚民族精神而不斷奮斗。[3,4]
在小學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制定有趣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參與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希望少先隊員可以了解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知識,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用實際行動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這是習主席對我國少年兒童的要求和希望,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在保證學生學習的前提下,融入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為小學生組織趣味性的教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激發自己的愛國主義情懷,對學生進行激勵教育,讓學生了解我國改革的歷史知識,讓學生明白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革命先輩的無私奉獻,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教師要通過這種教學形式不斷滲透愛國主義,引導學生在今后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可以奮起直追。
綜上所述,在小學愛國主義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思想內容和精神內涵,將愛國主義融入實際教學中去,將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理論結合到一起積極探索教學策略,明確小學愛國主義教學的目標,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立德樹人的教學理念,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講述民族屈辱史,激發學生責任意識;展開趣味教育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感;讓學生在教師的領導下培養愛國主義強懷,延伸愛國主義教育,將愛國主義扎根在學生心中,發揚愛國主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