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玄
(商丘市第一人民醫院 河南商丘 476000)
“云計算”技術從本質上講屬于新型科研技術,與醫院信息建設相結合,可以提高管理水平,為患者和患者家屬提供更加完善和快捷的服務,提升工作效率,形成有序的信息服務體系,為醫療設備的應用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確保服務信息的準確性。從這一層面來講,實現醫院信息化建設和云計算技術的深度融合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云計算從本質上講,是并行計算+分布式計算+虛擬化計算的統稱,依托分布式存儲系統,對網絡存在的用戶請求、數據儲存和傳輸進行服務。云計算利用OS系統、MVC框架、VMware重建虛擬化硬件內容,并做好大數據信息的挖掘,從海量的數據資源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認真分析并揭示數據中潛藏的價值,之后利用Web service技術、中間件技術、Agent技術等,分解出分步處理的小任務,做好數據資源交換,最后將訪問數據分配至各個資源模塊,從而提升醫院業務服務的處理效率[1]。
首先,目前部分醫院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共享效率不高,技術水平不高,編碼運行較為混亂,系統之間的獨立性明顯,日常工作和交流具有滯后性,臨床信息管理紕漏較多,相關硬件設備的服務費、引進費、融資費用較多,財務資金的使用不夠明晰。其次信息建設過程中安全性不夠高,容易產生醫療信息資源的泄露。如果積極引入云計算技術,可以突破醫療方面的應用瓶頸,提升醫療信息流通性,降低隱私信息的泄露風險,提高“云計算”的安全性能,提升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提高醫院服務綜合性質量。
在服務系統基本配置方面,云計算技術主要應用到軟硬件資源管理中,架構服務平臺的配置,利用UCLOUD云計算為醫院多種日常業務辦理提供大型超級計算機集群技術支持,在IaaS、PaaS和SaaS的基礎上對海量應用程序提供靈活的資源分配,最終實現云計算資源部署和優化。通過動態任務調度,使用WebSphere虛擬系統,并結合WCA架構管理和拓展網絡可用云資源,完成業務的多樣化數據處理,最終構建醫療云服務平臺,集合WebSphere虛擬映像包,監控面板,WebSphere配置構造,優化服務器網絡拓撲結構。利用WebSphere虛擬環境部署并建立個性化診療平臺,成為具有多種服務功能的程序,在WCA基礎上部署IP地址,實現多元組件擴展。在醫院信息化管理系統中,整個系統采用B/S結構,利用多種編程語言(比如Java EE、JAVA等),開發移動客戶端程序,將醫療系統登錄、病歷填寫、藥品信息管理、財務收費管理、科室職能管理等部署在SQL Server平臺,響應用戶的訪問操作。
云計算技術在醫院功能系統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同時也是應用效果最明顯的環節,對醫院的日常事務進行管理[2]。其中主要管理環節為門診掛號、藥方結算、醫療收費和診療數據處理與管理這幾個方面,門診掛號管理即對用戶信息和掛號/退號信息進行輸入和修正,是醫院最常見的業務服務,也是基礎業務。一般來講在醫療患者人數較多的前提下,掛號/退號數據量大,掛號預約難問題、服務管理混亂問題時有發生,此時可以借助診前掛號,錄入個人信息保存到后臺數據庫中,以便計算人員做好費用的調用與結算。藥方結算就是指對藥品進行管理,通過配藥和發藥做好藥品信息的出入記錄;醫療收費就是指通過結賬查詢,對收費/退費進行管理,做好醫藥費、手術費、住院費的催繳;診療數據處理與管理就是指對科室人員進行管理并做好診療數據處理,統計病人開具的藥物信息,在數據內容的存儲與管理基礎上,對網絡管理人員進行管理,分析并檢驗診斷、輸液、診斷信息與其他數據信息之間是否具有一致性,實現藥房數據信息結算功能。
云計算技術在醫院電子信息管理中主要體現在電子病歷和遠程醫療服務系統這2個方面[3]。首先,提高病例利用率,結合醫院實際情況,在信息管理系統中進行網絡連接,實現同一家醫院不同部門、不同科室之間的溝通性,將設備的使用情況、預計歸還時間等記錄到電子信息系統中,實現資源的網絡化共享。其次,可以增加電子病例功能,避免病例記錄不規范的現象,有利于醫患良好溝通,提升醫院醫療病例系統完整性,建立電子病例共享平臺,可以實現整個治療階段病史、病情、藥物提供的透明化,讓患者和患者家屬打消心中疑慮,有效避免醫療事故的發生。引進疾病分析軟件,結合醫療行業的科研成果,提升新型病癥的診斷精準度,最后云計算技術可以拓展醫療服務范圍,通過建立遠程醫療服務系統,合理保存醫療檢測結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轉院效率,通過不同區域、不同醫院之間的信息共享,為患者二次診斷和治療提供便利。
綜上所述,當前醫院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還存在一定的階段性問題,比如日常工作和交流具有滯后性,科室之間的聯系度不緊密等。因此筆者建議醫院技術研究者和管理者應該突破醫療方面的應用瓶頸,充分利用云計算技術,拓展醫療服務范圍;充分發揮其在服務系統基本配置中、功能系統中、電子信息管理中的作用;引進疾病分析軟件,建立遠程醫療服務系統,提升醫院全體員工的信息化應用水平,最終實現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高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