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燁
(廣東行政職業學院 廣東廣州 510800)
隨著高職教育的不斷深化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混合教學模式是將傳統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相結合,集中傳統教學與線上教學的優勢,基于應用信息技術開展的一種新型的現代化教學方法。作為教學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一項成果,混合教學模式的推進勢必會引起評價模式的變化。混合教學模式能否發揮優勢,很大程度取決于評價的取向和其設計能否與混合教學的本質相符。
隨著高職教育的深化改革,混合教學模式的開展既要求教師設置科學合理的“線上+線下”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同時也要求學生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因此,教師要以“問題引領,任務驅動,小組合作”的教學方法,把互動學習貫穿于“課前、課中、課后”的每一個過程,實現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課前是自主探究的階段,教師上傳學習資源到課程平臺,發布導學任務,明確學習目標。學生下載教學資源,自主探究學習,有疑惑在線發帖討論,準備小組任務。教師根據評價系統和學生提問的問題,重新梳理預授內容,調整教學策略和技能點的教學時長。課中是課堂互動階段,教師在課上反饋學生課前學習情況,設置案例情境,講解重難點和易錯點。通過在平臺下發任務書,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實施任務作業。學生通過小組研討與合作,展示任務完成情況。教師對本次課的知識點進行總結,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學生通過自評、小組互評等方式,梳理歸納知識點,反思學習效果。課后是拓展延伸的階段,教師分析學生差異性,總結評價教學活動,發展課后拓展任務,鞏固提高學生學習知識。學生在線鞏固,拓展延伸,完成課后任務。鼓勵學生開展課下討論,師生保持必要交流,有疑惑隨時在線提問,教師進行遠程答疑。
混合教學模式以學生的學為中心,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學質量的好壞主要從學生的身上體現出來。對學生的評價更加注重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職業素質等,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混合教學模式是互聯網教學模式和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它具有線下課堂學習和線上自主學習兩種教學形式,這二者相輔相成,優勢互補。同樣,不同的教學方式,評價發生的空間也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在面授學習的教學環節,線下評價的手段主要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課堂作業完成情況、階段性測驗和期末考試等。然而這些手段會占用過多的課堂時間,因此需要線上評價作為補充,教師可通過在線學習時間、討論區發帖數量、在線測驗等方式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另一方面,在線上自主學習階段,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點、重點和難點也需要教師在面授過程中給予更詳細、更有針對性地講解和指導,從而有效地強化教學效果。
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教師主要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教學評價方式也只注重總結性評價,評價標準忽視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打擊了學習的積極性。混合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要求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其教學評價既要重視總結性評價,也要重視過程性評價。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和過程性結果,實時監控整個教學過程,還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與不同需求,立足過程,分層評價,實現每個學生最大限度的發展。過程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相結合,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確保了混合教學評價的全面性,鼓勵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混合教學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教師可以通過數據平臺的后臺數據統計結果,比如學生在線時長、觀看次數,討論區發帖量、回帖量、點贊次數、在線測驗等量比指標,快速、準確地對學生的學習給出定量性的評價。但是,混合教學活動過程包括線上自主學習的課前、線下課堂互動的課中階段和線上拓展鞏固的課后階段三個過程,這是一個復雜多變的動態學習過程,一味追求線上的定量評價是無法評判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高職課程具有研究性、探索性、問題性、實踐性、開放性等特點,這些深層次、綜合性的特點是無法用固定的量化標準來衡量的,比如學生在線下小組合作中的學習態度、投入程度、團隊協作、作品展示等,這些都需要通過觀察、分析、對比來進行綜合性的定性評價。定評評價的呈現方式可以是表揚、激勵性的評語,正面引導學生的學習,也可以是對學生學習的進步和不足的客觀描述,并提出建議。因此,教學評價要堅持定量評價和定性評價相結合,才能更客觀、準確、全面地進行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他人評價是一種客觀性的評價,由學校、教師、學生和教學平臺對其評價對象進行的評價。在傳統的教學評價中,對學生的學習評價大多數都來自他人評價,而這種他人評價主體單一,很多時候僅僅局限在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很少體現在學生的互評上。教師掌握著評價大權,學生沒有發言權,處于被動地位。這種片面性的評價很容易產生負面影響,影響評價的效果和作用。特別是在混合教學模式中,小組活動比較多,教師也很難全程跟蹤每一個小組的學習動態,每個小組成員需要通過小組同伴的積極評價獲得對自己優點和不足的充分認識,提升學習效果。混合教學評價的主體是多元化的,除了來自教師和同伴的他人評價外,還要充分發揮自我評價的作用。自我評價是主觀性的評價,學生通過自我評價,能夠消除相關疑慮,有利于他們在不斷分析、結束語、反思的過程中找到最佳的學習方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